今年以来,随着我国首套自主研制深水水下采油树完成海底安装并启用、首个百万吨级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等项目建成,油气、新能源等领域重大科技创新实现突破。
“我们正处于一个能源系统大变革的时期,加速推进能源科技创新,不仅要努力攻关核心技术,还要基于全局思维,整体规划能源系统,实现多项技术的协同。”清华大学清华-力拓资源、能源与可持续发展联合研究中心主任麻林巍在接受人民网财经采访时表示。
我国能源科技自主创新步伐如何?
此前印发的《“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指出,我国现代能源产业进入创新升级期,能源科技创新能力显著提升,产业发展能力持续增强,新能源和电力装备制造能力全球领先,总体来看,我国能源技术装备形成了一定优势。
近年来,我国能源领域多项创新技术实现突破,如首个海洋油气装备制造“智能工厂”中应用的“海洋油气装备大规模机器人焊接”等技术,填补了国内海洋油气装备多项技术空白;首个盐穴压缩空气储能电站完成并网发电,首次实现压缩空气发电不用化石能源进行二次加热。
“当前,能源科技创新进入持续高度活跃期。”国家能源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可再生能源、储能、氢能、智慧能源等一大批新兴能源技术正加快迭代,成为全球能源向绿色低碳转型的核心驱动力,推动能源产业从资源、资本主导向技术主导转变。
对于目前能源领域取得的阶段性成果,相关部门表示,下一步将以重大能源工程为依托,推动重大技术装备进行示范应用,加快在先进可再生能源、新型电力系统、能源数字化智能化等领域的创新步伐。
“在大量能源工程建设的支撑下,能源系统将加速转型,其安全性、高效性、经济性和清洁低碳水平得以提高,有助于双碳目标的实现。”麻林巍说。
如何攻克短板实现发展新跨越?
据了解,当前我国在非化石能源领域具备技术装备优势,但原创性、引领性、颠覆性技术较少;其他领域部分能源技术装备关键零部件、专用软件、基础材料等自主研发能力较弱。
锻造优势长板、攻克技术短板,是稳步推进能源科技自主创新的重要举措。国家能源局有关负责人介绍,下一步将重点组织推动燃气轮机、核电、油气、工业控制系统等重点领域短板技术攻关,同时积极锻造能源技术装备长板新优势,推动数字化、智能化技术在能源领域的应用。
“除了一些科技薄弱的领域,能源系统低碳转型的整体任务也异常艰巨,创新能源系统不能仅停留在局部。”麻林巍认为,随着风光等波动性可再生能源大规模接入和终端电气化的推进,整个能源系统的灵活性还需提高。
如何在能源供需波动、极端天气等不确定事件发生时,保障整个能源系统稳定运行?麻林巍建议从供应侧实现多种能源和技术优势互补,使能源供应输出稳定;从需求侧做到负荷的灵活响应和可调节;还需要改变整个能源基础设施,包括建设智能电网、热网和燃料网,使其能够各自灵活运行并相互联通协调,从而顺畅地联结供需两端。
目前,碳达峰、碳中和正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中提到,我国一次能源消费中的非化石能源占比预期到2030年达到25%左右,到2060年达到80%以上。
谈及如何加快能源结构转型、如期实现双碳目标,麻林巍以储能领域为例进行介绍,认为需要经济、高效的多种能源形式的储能相互协同配合,使得能源系统更加灵活,这有助于加快实现双碳目标。
业内人士表示,在双碳目标的总体要求下,要推进化石能源清洁高效利用与安全替代、实施清洁能源多能互补与耦合应用、融合低碳化多能战略,构建能源技术创新新体系。
如何提升能源产业链的现代化水平?
据悉,我国已建立完备的清洁能源装备制造产业链,成功研发制造全球最大单机容量100万千瓦水电机组,具备最大单机容量达10兆瓦的全系列风电机组制造能力。
“近年来,我国能源产业链体系不断完善。但是,当前能源产业链仍存在供需匹配不佳、跨区域配合不佳、技术和基础设施配合不佳等问题。”麻林巍表示,能源供应侧与需求侧均要在能源系统中积极发挥主动性,电网等基础设施则要有效地进行双向引导。
为成功构建现代能源体系,提升能源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是“十四五”时期的重要任务之一,国家能源局有关负责人此前表示,要加快能源产业数字化和智能化升级,推动能源系统效率大幅提高,全面提升能源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
当前,我国能源产业数字化、智能化水平发展不均衡问题仍然存在,如何加快能源全产业链数字化、智能化升级?麻林巍认为,下一步需要将设备和工厂的数字化、智能化技术基础,进一步普及应用至产业链甚至整个经济、社会的管理中。同时,还需培育更多新产业,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能源产业、能源系统深度融合,使能源全产业链实现透明、灵活、可控。
“需要注意的是,提升能源产业链现代化水平还要注意协调许多相关方面的体制和机制。”麻林巍强调,不只是能源行业,各行业和领域都需提高能源素养和低碳素养,努力实现协同和高质量的发展。
(编辑:王星)
凡本网注明“来源:企业观察网”的所有作品,均为《企业观察报》社有限责任公司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企业观察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企业观察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联系方式:010-687196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