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电七局走进新时代的变与不变

来源:  企业观察网       作者:李俊敏      发布时间:2022-7-19 13:11  |  

源于黄河,根植大渡河的七局人,五十七年劈波斩浪,吃苦不言苦,有痛不说痛,在祖国大地、山川河流筑起座座丰碑。

在变与不变的史册里,也曾默默无闻,也曾感天动地……

龚嘴水电站地下厂房野外炊事班

变的是时光,不变的是初心

1969年,作为第一批出生在五一五工程指挥部龚嘴医院的程勇强,称得上标准的“水三代”。“高耸入云的大山,龇牙咧嘴的峭壁,蜿蜒崎岖的道路,绕顾四周,群山环伺,纵生出翅膀,也感觉插翅难飞。”面对难以想象的恶劣环境,和程勇强父亲一起抵达龚嘴的首批七局人,以天为被、以地为床,三个石头垒起了一口灶,砍两麻袋野草席地就成了“床垫”,以一百把铁锤、两百根钢钎,六十盏马灯,就此打响龚嘴水电站建设第一炮。

在那段峥嵘岁月里,成千上万的七局人横刀立马,顽强奋战,用热血、青春、豪情和汗水铸就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担当、特别能包容、特别能团结、特别能奉献的七局精神。

1978年12月26日,龚嘴水电站七号机组胜利并网,标志着电站实现全部投产发电。这是一群人的付出,几代人的坚持,更是一个企业的担当。在父辈的耳濡目染下,9岁的程勇强默默在心里种下一颗种子:长大要像父亲一样,为建设祖国的大好河山贡献力量。

1988年,19岁的程勇强正式加入水电七局。跟随七局,行走于名山大川,辗转在广西、四川、广东、海南等地,参与建设了世界第一高混凝土双曲拱坝——锦屏水电站、世界第一高碾压混凝土重力坝——龙滩水电站、中国首个海岛绿色抽蓄电站——海南琼中抽水蓄能电站等大大小小十余个水电站。

程勇强坦言,这些年在项目上经历了大干时期,连续三天没合眼,最后累到躺在宿舍睡了一整天;也遭遇过项目前期物资匮乏,没有干净水源,只能在下雨时用盆子接屋檐水烧着喝;还忍受过常人不能及的寂寞,在了无人烟的地方待了五年……但从未想过退缩或放弃;在他看来,这是水电人与生俱来的坚韧与担当。

党员突击队在汶川大地震中抢险

变的是创新,不变的是坚守

2020年12月11日,是科技工作者肖铧职业生涯最难忘的一个日子。

水电七局研发的科技“利器”——灌浆与锚固智能化质量控制技术研究与应用拿下中国质量技术领域最高奖——中国质量技术一等奖。

锦屏二级水电站引水洞堵水施工

作为成果研发团队主要成员之一,谈及成绩,肖铧说除了归功于团队数十年如一日专注灌浆与锚固智能化创新研究外,还得益于水电七局一直以来坚持实施科技兴企战略。

时光倒回20世纪70年代末,计划经济时代,铜街子水电站建设时期。

据水电七局历史片记载:1979年,部里面科技司组织考察团前往日本考察学习碾压混凝土施工技术,由于日本人知道我们没有这方面的经验,就基本上封锁了所有核心技术要点。

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七局人猛然发现,科技实力决定着各个企业的前途命运。要想在激烈的市场角逐与竞争中保持优势强势乃至领军之势,答案不言而喻,是科技创新。

回国之后,他们经过长达三年的室内实验,历经无数次的核算和调配,终于掌握了碾压混凝土施工的配方,最终实验成果成功应用到工程主体,取得良好效果,施工技术荣获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如今,在一代代七局人的不懈努力下,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新工艺随处可见,信息化、智能化建设俯拾皆是。

在国内首个百万千瓦级EPC水电项目——杨房沟水电站建设过程中,七局人创新管理模式,率先开启对EPC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为新常态下水电市场转型升级提供新的发展方向,被授予“全国工人先锋号”。

在世界首条智能高铁——京张高铁建设全周期,七局人大力推动项目信息化、智能化建设,将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现代化技术运用融入工程建设中,为京张高铁的顺利开通运行提供了有效保障。

七局人拿下10项国家优质工程金质奖、4项鲁班奖、11项国际里程碑奖、8项詹天佑奖,取得了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在内的重大科技奖项上百项,专利、工法、成果上千项……

水电七局转移受灾群众

变的是地域,不变的是拼搏

从特区到大湾区再到先行示范区,这是深圳的伟大跨越,更是当代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跨越。

2012年,第一批“川军”出川南下深圳,承建第一个地铁项目——深圳地铁7号线,吹响了全面进入城市轨道交通施工领域的嘹亮号角,也奏响了加快水电七局转型升级发展的强劲足音。

转眼十年过去,纵览水电七局在南方的发展脉络,承建项目从一个裂变到50余个,业务领域从施工到投资,工程属性由地铁扩展到房建、铁路、水环境治理等,业务范围从深圳辐射至福州、东莞、广州、惠州、珠海、阳江等城市,市场版图不断扩张。

成绩背后,是这群南下新兵不懈的闯荡、拼搏与奋斗。

建设者奋战在粤港澳大湾区

“北上广深不相信眼泪,都是以成败来论英雄,必须要以数据说话。”这是龙岗平湖项目所有人的共识。这个平均年龄只有25岁的年轻团队,面对紧张的工期和点多面广的工点,超前策划布局,一改以往水电领域按部就班的工作方式,创新实行“全员协调全员安全”制度,全力打造“深圳速度”+“龙岗特色”。一年时间完成黑臭沟治理56条,实现正本清源和雨污分流小区768个,海绵城市建设点完成180个……施工高峰期,三个月时间完成5个亿产值,刷新了南方分公司项目施工历史纪录。

“没有一点闯的精神,没有一点‘冒’的精神,就走不出一条新路,站稳不了脚跟。”深圳,见证了这群南下新兵的快速成长史,也见证了一个“城市建设者”在推动深圳发展所展现的基建韬略。

而这些,仅是七局人奋勇拼搏,助推转型升级发展的一个缩影。近年来,七局人牢牢把稳国家发展脉动,紧跟国家和重点地区战略规划,立足大基建、聚焦水能城砂数、集成投建营,积极融入“一带一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粤港澳大湾区、雄安新区等重点市场区域,相继落子多个重大项目,逐步形成了区域发展全面开花之势。

变的是考验,不变的是担当

上世纪60年代末,七局有一部分人勇敢走出国门,飘洋过海,前往叙利亚、伊拉克、朝鲜等国家援建水电工程。

半个世纪后,七局人勇担使命,积极融入“一带一路”,承建印尼雅万高铁项目。

建设者庆祝印尼雅万高铁3号隧道贯通

作为中国高铁全产业链走出去的第一单,印尼雅万高铁建设遇到的挑战与困难可谓空前。“中印尼员工间文化的差异、当地市场物资的匮乏,独特的热带火山堆积层,特有的热带雨林气候,种种因素都与国内高铁的施工大相径庭,也在无形之中给项目施工增加了诸多难度。”

考验并不止于此,2020年,雅万高铁项目扛住疫情重压,“防疫情,保生产”,双线齐头并进。在所有建设者的共同努力下,项目圆满完成3号隧道贯通、DK655特大桥线下主体工程完工暨刚构连续梁合龙、中国海外首个高铁轨道板场中方预制任务等重大节点目标。其中3号隧道贯通刷屏中央电视台和《人民日报》等主流媒体,收获无数掌声。

作为“一带一路”倡议的先行者和建设者,水电七局在全球10余个国家同时建设28个海外项目。疫情爆发后,七局人心系家国、胸怀大局,从“全球扫货”支援国内,到“带疫解封”坚持生产,1300余人顽强坚守,970余人逆行出征。他们以勇当先锋的责任,猛冲在前的拼搏以及敢打硬仗的勇气,坚守奋战在海外一线,为七局疫情防控做出了重大贡献,也创造了国际业务的高光时刻:中标中国电建海外第一大单——巴基斯坦最大水利枢纽工程巴沙水电站;中巴经济走廊最大交通基础设施项目PKM高速公路顺利移交,外交部发言人多次点赞;北马其顿KO高速公路全线最大跨度现浇桥左幅悬臂段全部完工,成功攻克全线重难点控制性工程……

新的时代、新的思想、新的目标、新的号召,水电七局正牢牢把握“一核多维、六业并举、两场互动、三链融通”的高质量发展密码,奋力书写新时代赶考路上的“七局答卷”,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编辑:王星

今日看点
视觉 / 视频更多
习近平抵达布达佩斯开始对匈牙利进行国事访问
国务院国资委党委召开先进职工和优秀青年座谈会
一图速览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
亚洲最长最重导管架钢桩完成装船
我国在大漠腹地打出首口万米深井
第七届中国企业改革发展峰会暨成果发布会召开
融媒体更多

上任百日,刘明胜对国家电投总部“动刀”

茅台告别空降兵时代,新掌门为什么是张德芹?

深度观察|长安汽车冰火两重天

时评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