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年轻人都想去南方?为了就业、为了北归......

来源:  企业观察网       作者:宋亮      发布时间:2021-2-28 21:02  |  

谁解乘舟寻范蠡,五湖烟水独忘机。——《利州南渡》(唐)温庭筠

或许,温庭筠认为,南下,可以寻找自由洒脱的人生,寻找先秦杨朱重商学派经济理论代表人物、大资本家范蠡曾经取得成功的市场环境。而今天,这一幕又一次出现了:东北的年轻人都想去南方发展。

如果家乡好,谁会去南方?

的确,很多东北孩子第一次去南方,都会惊呼:“那么大的蟑螂!还会飞!”

南方的朋友常常习以为常,北方的小伙伴第一次在四川、广东这样的地方见到比手机充电器还大的蟑螂时,绝对震惊得目瞪口呆!

当然,如果你是北方人,没去过南方,你可能不理解我在说什么……

其实,南方的寒冷,是让很多北方人难以忍受的。

没错,我没瞎说。要知道,南方冬天是没有暖气的!

有一年冬天,本人去南方出差。当时已经是2月底,听说武汉的樱花都开了,于是,我高高兴兴穿着毛衣和厚外套出发了……在下火车的一瞬间,我居然冷得岔了气!这毛病后来跟随、折磨我很多年,导致一系列的人生苦痛……

还有还有,夏天的闷热。

那种100%的湿度,闷热,让北方人有一种要被淹死(窒息)的感觉……看看甲A时代北京队在成都的战绩吧!凡是七八月份的比赛,小输当赢……

只是,北方家乡,实在也没了呆下去的机会了。

北方水土挺养人,北方教育也有优势

就冲生长在北方的人,个子更高这一条,是不是南方人可以考虑举家搬迁到北方?

或许,这是恒温动物的生长规律,因为天气寒冷,人们就会摄入更多食物,当然容易长高一些了。而且,寒冷地带的个体发育速度比热带地区慢,所以生长发育期更长。南方女孩子,普遍发育比北方女孩早,南方男孩,亦是如此。很多女生初三甚至高中还在长个,男的更是普遍在高中还能猛长很多。

在教育方面,北方也有优势。

因为比南方更早得到现代工业和现代教育的洗礼,北方的大学比南方数量要多,种种原因,质量也相对更高一些。

南方大学少于北方。这是个不争的事实。

虽然,南方人要上大学,或者上特别好的大学,很多时候必须往北方走。

但,上大学不是根本目的,好的就业才是目的。于是,毕业后的情况,就是集体往南走了,这其中,北方人可不是少数……

这个事实是瞒不住的。

顺着沿海城市一路向南,直到海南岛,在每个城市都能听到东北普通话,能看到那些带着东北口音的年轻人,和不年轻的人。

为什么?

南下!那里有新兴产业

看看这个年轻人的理由:

——“我是吉大电子系毕业的,问题是,留在东北是真的没有啥半导体行业,只能去南方找工作啊,被逼无奈罢了。”

这位大兄弟(东北人比南方人强壮)说出了大部分东北人南下的原因:作为计划经济时代的先发地区,北方地区不像南方那样多气象灾害和地质灾害,没有台风没有地震没有泥石流。这就使得过去百年中建设起来的重工业、制造业,大都选址在北方,使得东北地区乃至北方地区历史上比南方更早发展起来。

在改革开放之后,国家放开生产力的限制因素,鼓励个体经营、民营经济,在工业上一片空白的南方,正好成了“一张白纸,可以画最美最美的图画”。

这就是南方这几十年比北方发展快的原因——后发优势,正处在高速发展期。

而新兴产业,能容纳更多劳动力,也是国家未来发展的方向,包括教育在内的各行各业都要向新兴产业靠拢。

南下就业,成为越来越多年轻人的必然选择。

心中是北方家乡?

鸿雁向南方

飞过芦苇荡

天苍茫

雁何往

心中是北方家乡

这是呼斯楞演唱的歌曲《鸿雁》中的一段歌词。不过,我更喜欢降央卓玛的版本。

或许每一个南下的北方青年,都是一只飞过芦苇荡的鸿雁。

曾经的流行词“北漂”,容纳了多少北方青年的梦想。而今,北京已经不能“漂”。

只只鸿雁,飞过芦苇荡,

继续向前,飞过北京。

一去不回头,一直飞向南方。

有的停在上海,更多的一直飞到广深。

没人能责怪他们不爱自己的家乡。

如果家乡想要留住他们,或者北方的大城市愿意留下他们,容纳他们的漂泊,他们很可能不会飞那么远。

不仅仅是对于这些南下的北方青年来说,北方寒冬难留,很多上了年纪的老年人,也在纷纷南下。但是南方未必欢迎这些老年人。有些老年人是追寻温暖的气候,有些人则是陪伴南下的儿女。

不管是哪一种情况,向年轻人敞开落户怀抱的广州、深圳、武汉、厦门、长沙、成都、重庆……并不对老年人开放落户。

南方的城市,只欢迎年轻的北方鸿雁,并不欢迎他们的父母。

而年轻人也会有老的一天。真到了那一天,他们会回到北方吗?

南下,为什么不是为了北归?

著名哲学家、全国政协常委冯友兰先生说过:“稽之往史,我民族若不能立足于中原、偏安江表,称曰南渡。南渡之人,未有能北返者。晋人南渡,其例一也;宋人南渡;其例二也;明人南渡,其例三也。风景不殊,晋人之深悲;还我河山,宋人之虚愿。”每一次南渡,都是一次民族之哀,历史血笔。

然而今日中国人的南下,和历史上每一次都不同。

今天,没有国破家亡的现实暴力威胁,或许有经济环境的细微差异,但远远没有达到三座大山的程度。今天南下的年轻人,追寻的是个人发展的前途机遇。

南下,为什么不能是为了北归?

在有清一朝,满族统治者把白山黑水视为禁脔,设置柳条边,禁止汉人进入东北。东三省至西伯利亚,数千里上万里渺无人烟,因为无人守土,以至于他们自己的曾经的 “老家”——西伯利亚地区被沙皇俄国(不是苏联或者俄罗斯)侵占。后来柳条边被废除,大量山东人闯关东,才保住了现在东三省的中国版图。

今天,南下的年轻人就像当年北上的山东人,为曾经是农业地区的南方带去了高素质的年轻劳动力,助推南方经济腾飞,守卫祖国南疆。他们今天在南方的成功,也并非是日后回归北方的阻碍。

从晋朝到南宋,多少北方人,梦想回归家乡?今天,那些南下弄潮的北方青年,会不会终有一天,回望北方家乡,开启北方的下一次辉煌?

这,还真是个未知数。

(编辑:王月

今日看点
视觉 / 视频更多
习近平抵达布达佩斯开始对匈牙利进行国事访问
国务院国资委党委召开先进职工和优秀青年座谈会
一图速览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
亚洲最长最重导管架钢桩完成装船
我国在大漠腹地打出首口万米深井
第七届中国企业改革发展峰会暨成果发布会召开
融媒体更多

上任百日,刘明胜对国家电投总部“动刀”

茅台告别空降兵时代,新掌门为什么是张德芹?

深度观察|长安汽车冰火两重天

时评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