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国有企业网络舆情高发领域及应对策略分析

来源:  《国企》杂志       作者:阮超男      发布时间:2024-4-1 09:25  |  

新媒体时代背景下,抖音、快手、小红书等短视频平台成为新的舆情传播载体,重塑了网络舆情的传播方式,向国有企业网络舆情应对提出了巨大挑战。

当前,国有企业网络舆情高发领域主要集中在突发性事件类、负面环保类、领导高薪类、贪腐权色类、涉国企维权类等方面。然而,诸多国有企业网络舆情工作存在着网络舆情监测研判机制不完善、应对能力欠缺、应急处置协调机制不健全等问题。本文从监测研判、舆情处置、总结复盘三个方面创新舆情应对策略,将舆情工作流程精准化,以有效增强国有企业防范舆情风险的能力。

国企网络舆情高发的五大领域

一是突发性事件类舆情。突发性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事件。比如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等。国有企业突发性网络舆情事件中,社会公众除关心事件发生的原因和损失之外,也高度关注事件责任人、企业责任、企业处理能力等方面的内容。因此,突发性舆情事件是国企舆情处置工作中的重要一环,也是挑战性较大的一环。

2023年6月22日,辽宁营口某炼铁厂一号高炉在生产过程中炉缸烧穿,液态渣铁遇冷却水发生喷爆,造成5人死亡、4人受伤。在抖音等自媒体平台上,“安全生产意识淡薄”“企业安全管理混乱”“监管执法不到位”等谴责言论强烈。2023年6月8日,广东电信出现网络中断长达5小时的重大故障,不少当地市民在微博等平台反映“电信手机卡直接显示无信号,无法拨打电话、收发短信、上网或者拨打电话时提示空号或关机,手机重启也无济于事”,相关话题迅速登上热搜。

二是负面环保类舆情事件。党的十八大以来,环境治理工作持续保持高压态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不断深入人心。近年来,国有企业负面环保舆情呈现上升趋势,尤其在钢铁、煤炭、化工、石油等领域。

2023年5月,“攀钢大量炙热钢渣水倾倒金沙江边”事件引发《南方周末》等媒体关注。网民质疑当地监管责任、吐槽大型国企生态担当的声音强烈。2023年“贵州茅台造酒耗水量远远超过国标的舆情事件”、2022年“陕西榆林市横山区波罗镇沙沟村民联名举报朱家峁煤矿违法排放污水事件”等负面环保舆情发生后迅速在网络平台形成民意聚集,给国有企业舆情应对工作提出了巨大挑战。

三是领导高薪类舆情。近年来,诸如烟草、金融及部分行业国企领导干部因为高薪引发舆论声讨的案例比比皆是。部分国家专营行业国企获得的利益,经常被网民主观上判定为“来源不正”。而对于钢铁等部分亏损的国有企业领导干部,网络平台上也存在一些“收入不透明”“贪腐收入”等猜测。

2023年6月,抖音、快手等平台流传的视频显示:“一名男子自称18岁,家里是做烟草的。他每月零花钱是刷父亲的卡,花销约20万元,家里还有七八套房。而他穿的一件T恤价值就高达6400元。”

2023年7月,山东烟草专卖局、江西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深圳市烟草专卖局、云南省烟草专卖局等纷纷发布2023年高校毕业生招聘公告,要求“直系三代血脉不得应聘”。一石激起千层浪。“烟草行业高薪”“入烟草富三代”等言论刷屏评论圈。

四是贪腐权色类舆情。国有企业的行政属性,社会公众通常认为国有企业不仅仅是企业,更是政府的一部分。国有企业领导干部可以在政府部门和事业单位等调任、专任、挂职锻炼,又给国有企业增加了政府的色彩。

近年来,发生在国企内部的以权谋私、权钱交易、权色交易事件屡禁不止,在短视频、微博等社交媒体平台上引发高度关注。而国企领导“有权”“有钱”成了网络平台上的刻板印象。2023年6月,网络出现某公司所属寰球项目管理公司总经理胡某某及员工董某某相关视频,引发重大舆情。2021 年 12 月,宁波交通投资控股有限公司通报原总经理许某某存在生活腐败堕落、权色交易等问题,引发了公众的关注。

五是国企维权类舆情。新媒体环境下,私人领域与公共领域互相叠加,转型期社会利益分配的局部失衡,导致部分民众很在意眼前利益的得失,普通民众在“弱者认同心理”的作用下,通过把局部问题牵连归纳、放大问题涉及面等方式来表达不满。因此,负面舆情极易获得关注。

抖音、快手以及新浪微博等自媒体平台的崛起,越来越被当作重要的维权渠道。一些员工或者员工家属、涉事群体将企业生产经营中的问题和自己的不满情绪直接发表在自媒体平台上。如果问题具有典型性,或者契合民众某些方面的集体情绪或诉求,就极易诱发网络舆情,甚至酿成群体性聚集事件。

国企网络舆情工作面临的困境分析

(一)监测针对性不足、研判精准性欠缺,部分国有企业网络舆情预警监测机制不完善

提前预警和研判,是正确应对网络舆情的基础,也是新形势下国有企业舆情管理工作的必然要求。目前,国有企业对网络舆情监测工作较为重视,但由于舆情监测机制不完善、精准定位和准确研判能力较弱,影响了国有企业网络舆情处置应对工作。

目前国有企业基本借助第三方网络舆情监测系统完成日常舆情监测工作,提高了舆情监测的效率和质量。但是由于技术手段抓取的信息海量、一键生成监测报告等弊端,不少第三方舆情监测信息缺乏针对性,对国有企业的参考价值较低。在人工监测方面,当前许多国有企业通常只是在企业内部设置“舆情处理中心”,相关工作人员每天搜集来自主流媒体、政府官方网站等权威部门发布的相关情况,以及贴吧、论坛、微博、快手、抖音等新媒体平台的信息和舆情事件,整体而言速度较慢且效率不高。

第一时间对监测到的舆情信息进行研判非常重要,但目前不少国有企业对网络舆情的研判精准性欠缺,时常出现“小舆情拖成大舆情”“小矛盾拖成大矛盾”的情况,导致舆情问题升级,给国有企业带来舆情危机和困扰。比如,从中央环保督察期间的诸多案例来看,不少国有企业对热点环保舆情分析研判不足,低估垃圾发电厂建设等负面舆情可能造成的重大舆情风险,最后演变为群体性维权事件。

(二)信息沟通能力弱、话语权掌控不足,部分国有企业网络舆情应对能力欠缺

网络舆情事件发生后,需要第一时间发声。清华大学刘建明认为,广义的第一时间是指公众对于事件的了解是最初的阶段,狭义的“第一时间”是指事件最初发生、没有被外界悉知的时刻。此时,少数恶意的知情者来不及歪曲事实、筹备传播谣言,第一时间实际是抢在信息扩散之前,引起人们警觉或预防某些倾向,有效地掌控有害信息的蔓延,防止给社会带来灾难。

自媒体环境下,网络舆情多元化、复杂性的特点愈发凸显。但不少国企在重大事件发生时并没有在第一时间做好情况通报,通常采取不予公开或推迟公开的处置方式。在舆情回应方面,部分国有企业执行“鸵鸟方案”,唯恐消息公开或者正面回应会影响企业稳定和形象。例如在国企领导桃色舆情事件中,不少企业“顾左右而言他”,反而在舆论场引发更大的质疑。

当下国有企业利用新媒体平台辟谣、发声的能力较弱。大部分企业搭建了自己的新媒体矩阵,但平时并不重视新媒体账号运营,不理解互联网思维和新媒体的运营逻辑,导致在应对舆情时无法很好地发挥新媒体的作用。因此,受话语权缺失、信息沟通能力弱等因素影响,国有企业在网络舆情应对工作中通常错失最佳引导权,导致舆情发酵升级。

(三)缺乏内外联动,部分国有企业各部门应急处置协调机制不健全

国有企业体量较大,人数众多、引起舆情的原因纷繁复杂,单个领域或部门单打独斗的应对舆情是远远不够的。但是当下不少国有企业在处置网络舆情时,通常是临时成立工作小组,协调应对舆情的机制较弱,反而加剧负面舆情的传播,不利于事件的处理和企业形象的构建。

部分国有企业与外界沟通不足,和一些网络意见领袖、专家机构、媒体机关联系较少,利用新媒体渠道与网民的沟通互动不多,遇到突发性网络舆情时多方主体协同发力的调动性不足。

新形势下国有企业网络舆情应对的创新优化策略

结合舆情应对工作的实际经验,舆情治理要在根本上取得突破,国有企业要做好“监测、研判、疏导、总结”八个字。

(一)加强国企网络舆情监测预警和研判:精准分析舆情引爆的各项因素,消除舆情滋生蔓延的风险隐患

提前预警和精准研判,是正确应对处置网络舆情的基础,也是新时代政务短视频舆情管理的必然要求。一方面,建立精准的网络舆情预警机制。国有企业可以与专业机构合作,构建一整套自身舆情信息监测监控软件,建立专门的指标体系研判舆情风险等级、舆情走向、舆情引爆机制等,形成网络舆情预警等级机制。另一方面,可以将国企以往的重大、典型的舆情作为案例素材,依托现代化的第三方技术手段,形成智能化的舆情预警体系。

加强网络舆情风险评估,利用“网格化”管理办法,针对易出现“线下转为线上”的关键岗位、敏感业务、重点工作进行梳理,报送至一级片网。同时,对员工抖音、快手、百度贴吧等活跃账号进行严格管理,对尤其是通过图片和视频泄露企业秘密、诽谤造谣政策等相关情况进行严厉打击。

(二)建立国企网络舆情引导和处置机制,防止网络舆情上升为群体性事件

一方面,要注重正面引导,用好“首因效应”。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贵在早、贵在快,要完善快速反应机制,及时发布权威信息,有针对性地回应社会关切,先声夺人、赢得主动,确保首发定调。”

例如,发生涉国企安全生产事故类舆情,国企相关部门需第一时间多渠道、多主体协同应对,及时联系属地政府,会同设施群体积极答疑协商,主动化解矛盾纠纷。在网络舆情事件发生后,针对抖音等短视频平台上传播的虚假消息和负面舆论,国有企业需及时发布事实真相,引导民众客观理性看待问题,避免因谣言大肆传播和恶意炒作而酿成重大网络舆情。针对网络舆情发布声明和通报后,也需持续关注网民评论及倾向,及时总结网民质疑点,为下一步舆情应对工作提供参考。

另一方面,自媒体时代,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快速崛起,传统的话语传播路径发生颠覆性变化。因此,国有企业也需采用社会化的表达方式,多采用短视频、图片新闻、直播等形式,通过网民习惯的方式与公众拉近距离,进而引领舆论走向,提升舆情化解效果。

(三)建立国企网络舆情事后动态化反馈机制,总结复盘增强企业舆情风险处置能力

舆情风险处置结束后,国有企业应持续关注舆情态势,保持对原舆情事件的密切关注,综合分析评判公众评价和情绪倾向,防止负面舆情死灰复燃。同时,及时对舆情事件进行复盘总结,分析舆情出现的深层次原因,总结舆情事件带来的问题和影响,改进舆情风险防治方面存在的问题。比如,可以文件形式总结舆情事件的处理过程,专门组织学习讨论活动,提升内部管理人员的舆情应对能力。提炼有价值的经验和教训,为后续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

综上所述,新媒体环境时代,国有企业面临更大的网络舆情风险,对企业未来发展提出了巨大挑战。因此,国有企业应高度重视网络舆情管理工作,建立完善的舆情监测预警及其应对机制,积极探索优化舆论风险管理的途径,确保国有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作者单位:四川省委网信办)

来源|《国企》杂志2024年3月号

(编辑:王星

今日看点
视觉 / 视频更多
习近平会见美国国务卿布林肯
中越国资监管和国企改革交流座谈会在京召开
一图速览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
亚洲最长最重导管架钢桩完成装船
我国在大漠腹地打出首口万米深井
第七届中国企业改革发展峰会暨成果发布会召开
融媒体更多

深度观察|长安汽车冰火两重天

让王健林退位的男人

刘伟平挂帅三峡集团有何深意

时评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