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家平:加强信用建设 助力营商环境再优化

来源:  企业观察网       发布时间:2022-1-8 17:02  |  

商务部研究院信用研究所所长 韩家平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还有线上的各位朋友:

下午好!

首先我非常感谢组委会对我的邀请,祝贺论坛举办第十三届,《2021中国企业信用发展报告》今天又隆重发布,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和中国合作贸易企业协会联手为企业信用建设,十几年来持续不断的作出这样的努力非常值得尊敬。谢谢你们。

今天结合这个会议的主题,我发言主题叫做《加强信用建设 改善营商环境》,主要讲几个方面的问题。信用建设应该在做什么,进展怎么样;信用建设给营商环境提供哪些助力与支撑;信用建设下一步,尤其是企业信用建设重点应该做什么,现在面临哪些主要的困难。

关于信用建设和营商环境之间的关系,我们首先得明确一下,中国说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跟西方说的信用风险管理,信用建设不是一个概念。中国的信用建设是广义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信用的地位立法已经有了,把社会信用定义为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履行法定义务和约定义务的状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遵纪守法,合法的情况,还有一个是履行契约的状况。而西方主要是在契约方面,在合规方面是单独的,主要是在法制体系里。中国的信用建设是两大体系,一是诚信合规体系,二是信用风险管理体系,而信用风险管理体系主要作为于经济和金融领域,诚信合规体系是我们全面依法治国的一部分。我们这样一个信用体系的广义的定位,在前些年主要做了什么工作?我们国家1999年就提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当时提出来的出发点是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当时吴仪副总理讲我们要把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作为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治本之策。主要是解决诚信合规的问题。这个概念虽然提出来,但是大家对信用建设到底是什么,怎么建,争论不休,经历了十五年左右。

2014年国务院发布一个规划纲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14-2020年》,这个规划纲明确我们的社会信用体系是干什么的,这个信用体系是有效的经济社会治理机制,定位跟西方的信用风险管理明显差异。这也是后来,包括贸易战,西方有些国家攻击我们的社会信用体系的根源,因为我们跟他们不一样。我国社会信用体系真正到了快车道,是在规划纲要发布以后。我认为到目前为止信用体系最大的成果,它是探索出了一个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的商事制度改革也是在2014年以后,商事制度改革以后放宽市场准入,加强事中事后监管,从那以后市场主体数量每年新增上千万,以往传统的监管方式完全不能适应。这个时候开始探索用什么样的监管方式加强事中事后监管,与信用体系建设几乎是同步。一个方面是信用建设在找应用场景,到底怎么样更好的支撑治理,另一方面政府职能转变,“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在找工具,怎么样才能做好。这两个最后结合到一块,形成了信用建设和深化“放管服”改革,和我们优化营商环境实践紧密结合,逐渐探索出了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

最初的时候,这个提法叫做以信用为核心的新型监管机制,后来又改成以信用为基础,这个变化很有意思。那个时候大家觉得找到了这么一个好的工具,信用建设非常有效,比如我们治理法院“老赖”问题,很多社会治理的难题都通过信用建设联合惩罚一下子解决,效果非常好,很多人就把信用建设的地位提的非常高,提出以信用为核心,后来发现我们进行治理,尤其是监管还是要以法治为核心,不能脱离法治轨道。信用只是市场经济的基础制度,一个基本体系,只能发挥基础作用。后来又回归到以信用为基础。这样一个探索,使得信用建设找到了最佳的应用场景,而我们的“放管服”改革又反过来支持信用建设进展,形成一个良性互动。

我们推广统一的社会信用代码,所有的企业以前各种代码都有,现在只有一个代码——社会信用代码。我们加强重点领域信息记录归集共享和开放,开展信用监管,治理群众反映的突出失信问题,助力小微企业信用融资。我们通过信用建设收集大量的公共数据,而这些数据又支持银行,金融机构放贷。

信用建设到目前为止效果怎么样,我引用国家发改委连维良主任有一个评价,他说总的来讲,我们的信用建设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在全面依法治国和全面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过程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这强调两个方面,依法治国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我们也收集了一点数据,看一看这些年信用建设效果到底怎么样。在合规方面我收集三方面的数据,经营异常信息、行政处罚信息、严重违法。大家看,2011年-2014年,包括2015年,这三类案件数量都是持续上升,到了2015年、2016年以后,案件数量逐渐下降,尤其是到了2019年、2020年,2020年因为有疫情,情况比较特殊一点,总体来讲市场主体整体的合规状况是越来越好,或者说违规的发生率越来越低。这个可以说明我们的信用建设是有成效,在诚信合规方面发挥了很好的作用。

现在还存在什么问题呢?四个方面。一是进展很不平衡,我们的实践探索远远快于理论研究,公共领域快于市场领域。什么概念呢?我们前些年的信用建设主要是在公共领域,在监管领域,是公权力部门参与的监管领域应用比较多,但是在市场领域,比如企业信用建设,金融风险防范等等方面,还没有发挥很大的作用。平台建设快于制度建设,这些年各个地方开展了很多信用平台,信息数据库建设,现在数字技术发展比较快,这个进展比较快。东部快于西部,垂直领域快于其他行业领域。我们虽然做了这么多工作,但我们的诚信缺失和交易风险问题仍然是比较突出。我们的政务诚信缺失问题仍然存在,这里面主要是一些地方基层的政府政务诚信缺失问题,比如新官不理旧账,债务风险,还有一些在新的领域弄虚作假,假冒伪劣,以前是在商品领域发生比较多,现在到服务领域,包括科研领域也出现一些科研诚信问题。

另外在市场化这一块比较突出的是企业应收账款问题,企业应收账款规模从2011年以后,这个数字持续上升,到现在差不多十年时间,余额增长13万亿左右,每年平均是1.3万亿,这是余额的增量。而且回收周期延长,2011年的时候,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应收账款不到一个月,29.8天,现在是51.6天,大概延长了21天多。每延长一天的应收账款的回收,意味着一天销售额的现金流没有收回来,或者说减少了一天销售额的现金流。现在的企业相对于2011年的时候,它21天的销售额现金流减少了,减少的现金流怎么办?要么借款,借不到银行的款就高利贷,要么就拖欠,靠商业金融来维持,所以造成了两个极端情况,一是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一个是大企业高负债高杠杆的问题。大企业借款容易,越借越多,小企业借不到钱,变成融资难融资贵,而且也导致一些局部金融风险发生。这个问题很显然是信用问题,是经济领域的信用风险问题。

另外由于法制建设的滞后,我们近些年在公共领域里面,比如公共信用信息记录,失信名单认定,失信联合惩戒措施随意扩大,以及信用修复难,权益保护不到位的问题,对企业和个人合法权益也造成一定的影响。另外信息孤岛和信息滥用的问题比较突出,我们现在推广数字经济、平台经济,反而形成更多的信息孤岛,信息数据垄断,算法歧视。这些问题是信用领域比较突出的问题。

营商环境跟信用建设什么关系?按照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的定义,它是企业市场主体在市场经济活动中所涉及的体制性因素和条件,也就是说,从市场进入生产经营退出全生命周期所涉及到的外部环境的总和。这个环境可以划分一下,企业要经营,要进入市场,要跟政府打交道,有政务环境,同时还有商务环境,司法环境,同时也有社会人文环境,这几个方面都会涉及到。这几个它对企业的影响不一样。比如说政务环境主要影响企业政务服务的效率、成本,办事的效率怎么样,成本怎么样。商务、市场这一块主要影响企业的机会和盈利问题,到底有没有市场机会,能不能赚钱,能不能盈利。司法环境,我把信用和法制放在一起,中国说的信用建设是依法治国的一部分,是诚信合规体系,主要是解决合规问题。这一块主要影响的是市场的秩序和预期。如果你秩序不好,预期不好,也会很大程度上影响营商环境。最后是社会人文自然,这个影响到宜业宜居的问题,包括自然环境。

这么来看,信用建设和营商环境是什么关系?有一个观点,信用环境实际是广义的,社会信用规划纲要里面,把信用体系也分了四个方面,政务诚信、商务诚信,司法诚信,社会诚信,跟我们的营商环境四个方面几乎是一一对应,所以我说它们是一个孪生的关系,互相映射的关系。我记得习近平总书记讲过,法制是最重要的营商环境,信用是最基础的营商环境,法制主要规范的是底线,而信用更基础更广阔一点。营商环境的优劣,也跟一个地区的信用建设水平是直接相关,要改善营商环境必须要加强信用建设,所以这两者之间几乎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现在我们的信用建设进入到新的阶段,我举四个方面的会议和文件。一是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完善诚信建设长效机制,健全覆盖全社会的征信体系,什么概念呢?你要进入规范化。信用建设前些年突飞猛进,有很多法治建设是滞后的。2020年5月18日,中央国务院《关于新时代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意见》里面,提出以一流的营商环境建设为牵引,持续优化政务服务,构建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的社会信用体系和新型监管机制。2020年12月底,出台《进一步完善失信约束制度,构建诚信建设指导意见》,落实四中全会的精神,主要是在两个方面,一是什么样的信息纳入到信用信息,要求建立公共信用信息目录,国家建立基本目录,各个省可以建立补充目录。二是建立失信惩戒措施清单,这个目录必须有法律法规,或者党中央国务院的文件作为依据,否则的话一律不能够纳入这个清单里面来。这里面提出依法依归保护权益,审视适度,清单管理。2021年12月22日发布一个新的文件,加强信用信息共享应用,促进中小微企业融资实施方案。什么概念呢?信用建设在新的阶段,要把更多的着力点放在服务实体经济,解决企业困难,尤其是融资方面的问题,要从公共领域转向服务实体经济领域。

这是习近平总书记最近两年对信用建设的论述。三次会议讲了不同的方面,加起来正好是整个信用建设应该做的几个方面的内容。2020年企业家座谈会,提到了新时代企业家精神,爱国诚信,诚信合法,主要是从诚信合规角度说的。2020年9月9日在中央财经委第八次会议,提出要完善社会主义,加快推进重要产品追溯体系建设,建立健全以信用为体系的信用监管机制,这个强调的是信用监管。2021年8月17日,第十次中央财经委会议,落脚到金融经济风险,要深化信用体系建设,发挥信用在金融风险识别、监测、管理、处置等环节的基础作用。前面两个主要是在公共领域,第三个就讲到了经济和金融领域,我们前些年主要是在公共领域做的比较多,而金融领域相对比较滞后。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五大政策,里面提到了微观政策有一句话,叫强化契约精神,有效治理恶意拖欠账款和逃废债行为。这个事情是跟信用有紧密关系,2021年12月份连续两次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什么问题呢?一是破解拖欠中小企业账款问题,二是研究运用市场化手段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这两个问题都是跟我们经济工作会议要求紧密相联系。这个问题可能是我们当前企业层面最最需要解决的信用方面的问题,在整个需求萎缩、原材料价格上涨、融资难融资贵的压力之下,企业之间的拖欠问题比较突出,这是详细的数据。尤其是到2021年11月末的时候,企业应收账户规模19.54万亿,同比增速11.6%,回收周期51.7天,虽然回收周期略有下降,但是应收账款的规模应该继续扩大。为什么在这么高层次的会议上提出清理拖欠款的问题,也说明企业之间拖欠问题非常突出。

下一步企业,包括企业信用体系建设应该怎么做。我刚才说了这么多应收账款问题,为什么会有这么多应收账款呢,不仅仅是契约精神太差,或者信用建设还没有到位,法制建设还没有完善,这只是一个方面。另外一方面就是经济基本面,信用交易的规模和比例非常高,上世纪90年代以后,国际贸易结算当中的信用交易比例从20%已经上升到90%,上一轮经济全球化以后,企业之间的交易大量的转向信用交易,据统计,2021年已经达到91%。这是一个非常大的基本面的变化。由于大家开始信用交易,不是立即付款,所以都有账期,大企业占据优势地位,在它的资金周转紧张的时候就会拖欠小企业,形成互相拖欠。另外一方面是数字经济发展,当然比例没有那么高,现在从企业的销售和采购角度看,大概50%左右,这二者结合构成基本面大的趋势。

现在我们的信用数字化和数字信用化是快速发展,我们以前以为的信用数据是什么?财务数据、金融数据。实际上现在公共数据,监管数据,司法数据也可以用于信用,我们的税务数据,都可以跟贷款连接起来,现在已经是大数据时代,可以作为信用方面来应用的时代。

我提出要下一步的信用建设从公共社会治理领域为主,转向公共和市场领域并重,信用从治理之基走向发展之源,这是我们目前应该做的一个最重要的转变。提出这么几条建议。

第一条,信用法制建设。现在国家层面的信用立法还有争议,虽然全国人大已经列入计划,但是目前具体什么时候能够出台,没有时间表。这个问题要解决。

第二条,打破各种信息孤岛,我们虽然要保护隐私,保护权益,但是数据共享是大势所趋,如果不打破孤岛,信息无法共享,就没有办法推进信用体系建设。2021年12月份国办文件也是要求进一步整合信用数据,为中小企业融资服务。

第三条,高度重视商业信用体系建设,这个主要是企业层面。金融征信体系已经健全了,但是企业征信体系没有,企业之间拖欠的问题没有一个数据库。这类数据应该建立起来。

第四条,发展信用融资和供应链金融,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小企业都是在供应链当中,供应链当中如何依托大企业的信用传导到小企业,解决它的融资问题,现在是一个国际上解决中小企业融资的重要做法。

第五条,包容审慎开放商账催收行业,商账催收行业是信用服务业的一种,是通过信用压力,法制支撑,来给债务人施加压力,这个是在发达国家,市场经济国家是非常重要的信用服务业。我们国家禁止这个行业,但是它是一个市场化的手段,我们现在是否可以考虑,或者在一些地方试点开放商账催收行业,利用市场化手段解决账款拖欠问题。

第六条,加强企业内部信用管理,好好推广诚信体系建设标准,让企业在自己内部把合规体系、风险管理体系建立起来,这样才能跟外部对接,实现整个社会信用体系微循环和良性互动。我就讲这么多,谢谢。

(编辑:王星

今日看点
视觉 / 视频更多
习近平抵达布达佩斯开始对匈牙利进行国事访问
国务院国资委党委召开先进职工和优秀青年座谈会
一图速览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
亚洲最长最重导管架钢桩完成装船
我国在大漠腹地打出首口万米深井
第七届中国企业改革发展峰会暨成果发布会召开
融媒体更多

上任百日,刘明胜对国家电投总部“动刀”

茅台告别空降兵时代,新掌门为什么是张德芹?

深度观察|长安汽车冰火两重天

时评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