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工勘:以科技创新为钥 走绿色发展之路

来源:  企业观察网       作者:浙江省自然资源集团      发布时间:2024-3-29 22:55  |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保障人类社会持续发展的基石。2023年9月20日至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浙江时,强调要在以科技创新塑造发展新优势上走在前列,坚定不移推动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建立完善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

浙江省自然资源集团所属浙江省工程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简称“浙江工勘”)始终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围绕浙江“两个先行”奋斗目标,贯彻新发展理念,着力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创新驱动,致力于高阶转型和绿色发展,主动融入美丽中国、美丽浙江建设,形成以生态环境保护为主线,以环境检测、生态修复、综合整治、渣土资源化利用为抓手的人才队伍和一体化产品配置。

在2023年11月10日的全省创新深化大会上,浙江工勘与浙江大学、浙江理工大学、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合作项目“城市余泥渣土安全处置与再利用关键技术及应用”荣获浙江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这一荣誉正是浙江工勘蓄势待发,为国家绿色发展战略提供有力支撑的体现。

勇担重任

渣土处置利用“三大难”

“此次‘城市余泥渣土安全处置与再利用关键技术及应用’荣获浙江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它获奖的背景是什么?或者说为什么要研发这项技术应用呢?”我们带着疑惑向项目组提问。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建筑垃圾产量呈井喷式增长,我国各城市地下空间开发与建设产生余泥渣土量达25亿吨/年,浙江省约6亿吨/年,主要包括工程渣土和工程泥浆,如果不加以妥善处置,将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和破坏。另一方面,常年砂石资源大规模开采在城市周边遗留了上万座废弃矿坑(山),亟需大量土石方进行回填治理和生态修复,沿江沿海城市已出现砂石资源短缺问题,工程建设也亟需寻找可替代的工程填料。为解决我国城市地下空间开发与建设带来的海量余泥渣土堆填处置和大量座废弃矿坑的治理回填以及工程建设亟需的工程填料短缺等三大难题,浙江工勘勇挑重担,积极响应‘两山’理念,紧跟时代步伐,勇当绿色发展的践行者,承担下这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重大科研课题。”负责项目研发的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浙江工勘首席顾问蒋建良说道。

“此项目的技术创新为城市余泥渣土的安全堆填、堆高增容、复垦农业用地、资源化利用等众多疑难问题提供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为实现城市建设带来的海量余泥渣土安全处置和渣土资源化利用填补各类工程填料缺口提供了可推广、可复制的生动实践样本。”该项目组核心成员管仁秋回答道。

十年一剑

宝剑锋从磨砺出

“城市余泥渣土安全处置与再利用关键技术及应用”是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住建部重点项目及浙江省重点研发项目的支持下,由项目组历经十多年的研究实践积累和技术攻关完善形成。项目立项肇始于2018年12月底,浙江工勘受宁波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委托,完成“矿山消纳建筑渣土技术指导意见”编制。2019年,与浙江大学陈云敏院士团队合作,签署了关于淤泥质渣土堆高增容关键技术合作研发协议并合作编制CECS协会标准《工程渣土堆填处置技术规程》(T/CECS1215-2022)。2020年,与宁波市城建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等合作申报浙江省建设科研项目《建筑废弃泥浆在市政工程中的资源化利用研究》,与浙江大学合作编制浙江省地方标准《工程渣土堆填处置技术规范》,与浙江省建筑科学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合作编制浙江省地方标准《工程渣土再生填料道路路基技术规程》,同年成功申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重大科技攻关与能力建设项目“沿海软土地区建筑渣土资源化利用关键技术研究及示范应用”。2022年,承担宁波市住建局课题“宁波市建设工程建筑废弃物排放限额技术规范”,并编制《资源化利用示范企业和示范基地评价指南》。技术研发中,浙江工勘贯彻“边研究边实践”“以实践促研究”的工作模式,先后在建筑渣土资源化领域获得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4项,另有2项发明专利进入公开程序,1项国际专利处于申报阶段。

一系列成果的背后,凝聚了项目组不畏艰难、顽强拼搏推进课题项目进展的无数汗水。为了调查余泥渣土的处置现状,项目组数十次深入工地观基坑开挖、走进深山查废弃矿坑乱象、访各类建筑垃圾资源化工厂生产情况。为了获得经济合理的材料配合比参数,项目组用完了数十车余泥渣土、用坏了上百组金属制样模具,制作了几千组大小试样,对可能的各种配合比进行了无数次的试验和校正。为了获得产品在工程上的实用数据,项目组在各个示范项目上倾注了大量时间和精力,现场指导、现场取样、现场试验测试等工作里留下了无数挥洒汗水的身影。

绿色发展

深耕细作专业领域

此次获奖是对公司全体上下孜孜不倦追求“科技创新塑造发展新优势”道路的重大鼓舞,是公司“人才强企”战略的一次成功实践。近年来,公司注重发挥“大师工作室”“劳模创新工作室”“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科研平台的牵引作用,先后建立了省级高新技术企业研发中心、宁波市市级环境岩土技术中心和岩土工程大数据中心,同时积极响应数字赋能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的号召,先后研发地铁保护自动化监测系统、智慧防灾信息系统、房屋安全数字化信息系统、农村集体资产管理系统等综合应用平台。目前已初步形成岩土工程、渣土资源化利用、建设项目全过程咨询、地质灾害防治服务、土地质量调查与生态治理、矿山建设开发、地质大数据应用场景建设等多个一体化与专业化产品服务能力。公司先后数十次荣获浙江省和宁波市科学技术奖及科技进步奖,取得各类发明专利及实用新型专利60余项,主编/参编各类国家、省、市级规范20余项。2020年获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厚积薄发

浙勘低碳故事仍在继续

“城市余泥渣土安全处置与再利用关键技术及应用”发明了余泥渣土多指标快速检测系统,建立了余泥渣土综合质量分级方法,提出了分质资源化协同处置策略,并在此基础上研发了余泥渣土堆填场稳定安全控制及生态修复、渣土与泥浆互层回填废弃矿坑复垦农业用地、淤泥质渣土固化处理生产工程填料三项关键技术,成功应用于全国290余个余泥渣土处置与再利用工程,安全消纳余泥渣土达4亿方,再生农用土地3000亩,矿山生态修复面积5000亩,形成了城市余泥渣土安全处置与再利用技术体系。

依托现有技术及可预计的技术发展成果,浙江工勘将继续致力于余泥渣土的资源化利用产学研用,通过提高产品经济性、组建标准化生产工厂、将产品商品化、与重大工程项目协同运行等措施,推动余泥渣土资源化行业的产业化、规模化发展,带动更多的管理部门、企业、社会组织参与其中,为“无废城市”建设做出积极贡献。

数字固定于当下,技术应用和发展不断创新前进,所产生的生态效益仍在不断增长,浙勘的好声音、低碳故事也在继续 ......

浙江工勘将以此为契机,紧紧围绕集团打造有力支撑我省自然资源资产管理、自然资源保障、生态环境保护、公共安全服务及美丽城乡建设的行业主力军的定位目标,继续发扬地质“三光荣”精神,加快推进高能级技术企业研发中心建设,全面提升岩土工程和环境工程的科研水平和技术实力,在浙江省“率先走出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之路,打造生态文明高地”的道路上贡献更多浙勘智慧和力量。

(编辑:王星

今日看点
视觉 / 视频更多
习近平抵达布达佩斯开始对匈牙利进行国事访问
国务院国资委党委召开先进职工和优秀青年座谈会
一图速览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
亚洲最长最重导管架钢桩完成装船
我国在大漠腹地打出首口万米深井
第七届中国企业改革发展峰会暨成果发布会召开
融媒体更多

茅台告别空降兵时代,新掌门为什么是张德芹?

深度观察|长安汽车冰火两重天

让王健林退位的男人

时评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