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职高=没出息?北大教授姚洋在担心什么|锐观察

来源:  企观锐角度       作者:张然      发布时间:2022-9-27 14:17  |  

“双减”政策后的第一个假期刚刚结束,又到开学季,近日与教育有关的新闻多了起来。

有个一年级小朋友因为开学焦虑,坐在马路边上痛哭;还有学生控诉衡水桃城中学违规,该事件冲上热搜,引起围观。

前几日,还有一个有关教育的新闻引起了热议。在2022年经济学家年会上,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姚洋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上职高确实没出息,这个社会就是这样,上职高总归是比不上大学的,你摆在那就是给你看的。而且不应该把不成熟的男孩,直接送进职高,应该给他们上大学的机会。”

“上职高没出息 话虽难听却很真实”

——一些网友认为

大学扩招以来,升学率持续上升,近年来个别省市已达90%以上。在大家的概念里,只要愿意,上大学几乎是自然而然的事。

在中国家长心里,教育改变命运的观念依旧很深刻。大学扩招的这些年,家长虽然焦虑,即便有没完没了的补习班,即便有没日没夜的“题山题海”,但对孩子的未来,却始终充满希望。

突然,“中考改革”,普高与职高比1:1。一半的孩子连高考的机会都没有,就在高中之前被分流了,家长们一时难以接受,也在情理之中。

2021年12月9日,在河北省邯郸市峰峰矿区职业教育中心,烹饪专业的学生在进行食品雕刻 郝群英 摄 图源:CICPHOT

在他们看来,职业学校是万不得已的选择。来自考而优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职业院校学生认为职业教育发展的最大困难是社会认可度,其中,中职和高职学生选择此选项的比例分别为70.26%、73.48%。

认可度低下造成一个残酷的现实:社会整体对职业院校学生有“歧视”。对很多企业来说,工资明确跟学历挂钩,企业招研究生年薪是20万、30万,但职业院校学生,每月工资仅几千元。

岗位层级、薪酬待遇双双遭碾压,目前来说,这是一个无法逾越的现实问题。即便职校生自己可以接受这样的“歧视”,但要想让职业学校有更好的发展前景,必须同时让家长、用人单位乃至整个社会改变观念,真正接纳职业教育及职校生。

社会对职校生的认可度,短期着实难以改变。这种情况下,教育的选择,应该是快速改革倒逼形势扭转,还是应缓缓图之择机再试?各有利弊下,需通盘考虑,慎重权衡。

如果改革必须进行 在方式上和缓冲期方面要有考虑

——一些专家建言

一次中考就能定型一个学生的未来吗?对此,网友表示,教育的目的,难道不是让孩子有更多的可能吗?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曾公开表示,目前中考录取比例为5:5,对心智比较晚熟的男生来说不太公平。

莫言提议取消中考分流,将12年学制直接缩短为10年,不进行中考考试。调整后的10年学制的教学模式是5+2+3,即小学念五年,初中念两年,高中念三年。这10年全部归属于义务教育,让每个学生至少都拥有高中以上学历。

北大光华管理学院教授梁建章也表示,太早对于学生进行分层,将会让等级意识变得更加明显,建议缩短学制和把高中纳入义务教育。

2021年11月5日,同学们在贵州省毕节职业技术学院现代物流实训室里学习 罗大富 摄 图源:CICPHOTO

从网友、家长们的观点来看,普通家长们大都认为,中考分流可以有一个缓冲期,比如开始前几年比例定位2:8,逐步到3:7、到4:6,在合理的时期再过渡到5:5的比例。

他们的理由是,一方面,让社会产生整体预期,让家长和孩子有充分的认识。另一方面,过渡期出台一些倾向性的优惠政策,促进职业学校提升教学质量、探索学科改革,促进企业改变用人观念、调整用人政策。这样才能更好地让全社会行动起来,改变对职业教育的认可度。

的确,除了薪酬分配机制、职场待遇外,地方政府部门对职校学生认可也不够,如在公务员招考等方面,对职业院校学生设置过高门槛。

改变全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认可度,才意味着职校生有了长远的未来。

高技能人才缺乏 改革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一些政策的考量

一位企业部门负责人认为,有的孩子虽然学习成绩不好,但他动手能力很强。从实践来看,职业教育有其广阔的发展空间。

从社会发展来看,社会极度缺乏高技能人才,所以为了培养该类人才,教育部门才发布了此次中考改革政策。对于社会上有不少取消普职5:5的呼声,教育部回应表示,目前还是要坚持普职比大体相当的原则,这是国家发展和个人成长的双重需要;而取消普职5:5,全面普及高中,现阶段还是不成熟的,需要日后进一步落实。

从就业情况来看,我国现在属于制造业的大国,社会发展需要技术性人才。一旦孩子们都去接受高等教育,没有人来学习技术,我国的制造业将会受到强烈的打击。采取通过中考分流的方式,让一些有技术的人员早日步入社会,增加基层的劳动力,满足国家的发展需求。

从缓解老龄化视角来看,专家认为,目前国家的老龄化比较严重,虽然开放了三胎政策,但是依然无法很快解决新生儿出生率低的问题,大学生毕业后再就业,等到事业稳定普遍都过了最佳生育年纪。而中考分流则让一些学生早就业,也就可以早成家,这对老龄化或有一定缓解。

从促进改变观念来看,专家认为,普职分流非但不是教育焦虑的根源,还是教育焦虑的“解药”。“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每个孩子的优势智能是不同的,职业教育为那些不擅长掌握陈述式知识和学术性思维的孩子提供了另一种选择。普职分流改革从而倒逼观念的改变,多元人才观和发展人才观的树立,学历和职业岗位之间的刚性对应关系的破除,并不适合被动等待。

2021年12月9日,在河北省邯郸市峰峰矿区职业教育中心,机械加工专业的学生在实训室学习车削轴类零件郝群英 摄 图源:CICPHOTO

关于“双减”、关于普职对半分流

——一些思考

首先,教育均衡问题不能忽视。姚洋教授曾在400多人大课上问:哪位同学的父母是农民?仅两三个举手。姚洋感慨道,“当年自己这一代大学生,每个班几乎都有1/3的大学生是来自农村的!”

半月谈曾发文表示,“不患寡而患不均”在当下教育领域呼声尤甚。教育资源,尤其是优质义务教育资源,在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学校之间还不够均衡,父母让孩子上好学校的强烈愿望与教育发展不平衡、好学校供给不充分的矛盾,使受教育的美好愿望异化成“不能输在起跑线上”的焦虑,从而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

对于“过早地在中考分流,是否对教育资源薄弱的乡村有科学考量”这个问题,网友们很顾虑,“寒门出贵子”越来越难了。这样下去,职校可能大部分都是那些落后地区、教育资源薄弱地区的孩子。因为在当下这样的背景下,他们根本无力与城市孩子站在一条起跑线上竞争。

其次,做好政策之间的现实平衡。“双减”的含义有两层:减少作业负担,减少校外培训负担,时间范围是义务教育阶段。这就涉及到一个问题,普职对半分流的节点是中考,中考之前的在校教育,均是义务教育,也正与“双减”政策所涵盖的时间段重合。

“再不好好学习,高中都上不了!”这是普职分流政策出来之后,很多家长的口头禅。

毫无疑问,“双减”的初衷和出发点都是好的,为学生减轻没必要的负担,让孩子轻松快乐成长,让应试教育逐步向素质教育转变。但很多网友表示:中考分流,竞争变大,明面上的压力缩减后,暗地里的竞争压力只能更加严重。“卷”得更厉害了,当如何破解?

最后,是否给职校生留出进一步上升的通道。大家身边可能都有这样的同学,初中学习很一般,高中突然“开窍”,高考考入名牌大学,最后专业领域也有突出的建树。初中毕业,不是对一个孩子“盖棺定论”的阶段。对于晚“开窍”的孩子们,职校一定要有充足的上升通道。

初中毕业时学生的年龄是十五、十六岁,正值青春期,“三观”还没有完全形成,思想上、情绪上的波动都比较大,很容易被环境所影响,被周围的人误导,在这一阶段让成绩不好的学生去职业学校,普职的教育环境和育人氛围,能否托举起更多孩子的成长需求,仍让人心生担忧。

其实,这也是很多专家的担心,当农村教育依旧相对落后,当职校教育现状仍未有改观,当用人单位对职校生仍有较大“歧视”的现实大背景下,这些十七、十八岁孩子们的命运,能否在教育改革中踏出一条“蓝领”被不断认可的大道呢?


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企观锐角度”获取更多原创内容

(编辑:王星

今日看点
视觉 / 视频更多
习近平抵达巴黎开始对法国进行国事访问
国务院国资委党委召开先进职工和优秀青年座谈会
一图速览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
亚洲最长最重导管架钢桩完成装船
我国在大漠腹地打出首口万米深井
第七届中国企业改革发展峰会暨成果发布会召开
融媒体更多

深度观察|长安汽车冰火两重天

让王健林退位的男人

刘伟平挂帅三峡集团有何深意

时评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