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拉开人生差距的,不是“做完”,而是“做好”

来源:  企业观察网       作者:齐宣      发布时间:2021-7-12 17:10  |  

在工作中,“做完”和“做好”虽然仅一字之差,但却足以拉开人与人之间的差距。

“成败取决于最后那1%的努力。”世界著名实业家稻盛和夫在《干法》一书中阐释:在90%顺利进展的情况下,有人就会自满:“这已经不错了吧!”从而停止努力。这样的人,最终做不出完美无缺的产品;“写错了,用橡皮擦掉就行!”如果心存这种马虎的念头,就不可能取得让自己、让旁人真正满意的成果。

做完和做好的区别在于,前者只是完成了某项工作,而后者不仅完成了工作,还取得了一个好的结果。面对一项工作,如果你总是抱着“差不多”的心态,最终将被别人越落越远。

这就是稻盛和夫所说的:“做完”和“做好”的区别,就是人生的差别。

成败取决于“最后1%的努力”

很多时候,一个极为微小的失误,就会令人们之前的努力全部化为泡影。

企业的销售也好、生产也好,如果放松了最后1%的努力,就有可能失去订单,或造出不良品。想要让自己的努力结出更大的成果,就必须在工作中不断追求完美。

稻盛和夫在其著作《京瓷哲学》中写到这样一件事:

京瓷规模尚小时,只生产电子工业领域的各种陶瓷部件。这些部件基本上都是客户定制的。京瓷公司营业部的业务员拜访客户、进行洽谈,客户提出要求:“我希望你们制造这样的陶瓷部件,在这个日期之前交货。”于是京瓷的业务员回答:“我们会按期交货的。”客户要求在指定日期收到部件,从而用于自家机器的生产。而机器的生产计划是事先制订好的。为了不让客户自身的生产计划受到影响,京瓷必须在指定期限之前交货。

但现实情况不可能一帆风顺,而且往往越是在时间紧迫的最后关头,就越容易由于一个小失误而失败。如果一种产品从混合粉末到成品完成总共所需的时间为15天,那么如果在最终出货前的节骨眼上失败,就需要再花15天的时间。于是就不得不告知客户“需要再等15天”。

这样的话,京瓷的业务员就会遭受客户劈头盖脸的责骂——“我真是瞎了眼,居然把订单给了你们。你们这家破公司,要害得我们公司倒闭不成!?”业务员只好鞠躬作揖,苦苦哀求客户原谅。然后哭丧着脸回来对稻盛和夫说:“社长,客户很生气,说再也不和我们做生意了。”

稻盛和夫说:“正因为体会过这样的辛酸,我才深刻认识到‘即便一丝微小的失误,也会导致严重的后果。’也正因为如此,直至今日,我都坚持把完美主义作为京瓷公司的宗旨。”

在稻盛和夫眼中,成败取决于“最后1%的努力”。“完美主义”只有在每天认真的工作和生活中才能产生。要求每天的工作都追求“完美”,这很苛刻,也很困难。但如果你真心想把事情做得令人满意,除了竭力做到“完美”之外,别无他法。

橡皮绝对擦不掉的错误

能做成事业的人,都是掌握了“完美主义”,并将它贯彻始终的人。所有的行业、所有的职位都适用这一条规则。

稻盛和夫在其著作《干法》当中记述了这样一件事:

京瓷还是小企业时,稻盛和夫在会计方面有不理解的地方,就一一向财务部长提出疑问。这让财务部长大伤脑筋,稻盛和夫提的都是“财务报表怎么读”“复式簿记的处理方式”等问题。一个连会计的“会”字都不认识的人却提出了这么多形形色色的问题,那位年长的财务部长每次都露出不悦的神情。

不过稻盛和夫虽然年轻,却是他的上司,他也不好太敷衍了事。“常识都不懂,尽提些幼稚的问题。”他内心一边这么想,一边勉强应答。

有一次,这位部长说明的数字稻盛和夫无法接受,连连追问下,财务部长非常窘迫,无言以对。最初他看稻盛和夫是外行,不把稻盛和夫放在眼里,但在稻盛和夫再三追问之下,证明他的数字有误。

他大概也感到不对头,连声说了几句“对不起”,赶紧拿来橡皮将错误的数字擦去。对他的这种做法,稻盛和夫实在难以容忍。

“只要一个文字、一个数字错了,就有可能造成工作上的致命后果。这一点他毫无意识。我大发雷霆,狠狠地批评了他。”稻盛和夫回忆说:

当会计的人,为了便于擦改数字,先用铅笔写,发觉错了就用橡皮擦掉再重写,他们认为没什么大不了。正因为以这种心态做事,所以非常简单的错误却总是改不过来。

工作中有很多用橡皮绝对擦不掉的事情,而且,抱着“错了改、改就行”这种想法做事,小的失误就会频繁发生,其中就隐藏了导致无法挽救的重大错误的危险性。

无论何时何事,“错了改、改就行”的想法绝对不能允许。平时就要用心做到“有意注意”,不允许发生任何差错。这样才能提高工作质量,同时提升人自身的素质。

纠正“差不多”心态

工作要想做到“完美无缺”,就必须注重细节。德国有句格言:“神寄宿在细节处。”事物的本质决定于细节,美好的事物产生于注重细节的认真态度。

在此基础上,就要不厌其烦,持续、专业地工作。稻盛和夫认为,无论做什么工作,只有天天持续努力才会进步。即使是清洗机器这种简单枯燥的工作,在天天持续努力的过程中也能积累非常有用的技术和经验。

如果讨厌做这样的努力,缺少“持续力”,是不可能做出优良的产品,完成让自己和别人都满意的工作的。

关于这一点,国内很多管理学者也极为赞同。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BiMBA商学院院长陈春花曾说,每天看似忙碌不停的你,在工作中执行任务时,是不是仅满足于“做”,而忽视了“结果”?虽然“做完”和“做好”仅有一字之差,但二者的本质是不同的。前者执行了但却不到位,只是走过场或者是纯粹地应付了事;而后者不但执行了,而且到位了,它代表着对自我目标负责、对上级组织负责,对公司利益负责。

在陈春花看来,追求完美和一丝不苟,首先要纠正“差不多”心态。纵观市场上的名牌企业,为什么它们的牌子百年屹立不倒,经久不衰?因为他们不但在产品品质上精益求精,对于人的管理也更加精益求精,他们从不允许自己的员工做事时总是一副“差不多”的心态。

“我曾去过一个知名的大企业,我发现他们每个员工手里都有一个比中华字典还厚的工作手册,仅一项流程就有好几十页,这说明什么?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要想做得出色,受到认可和欢迎,就必须严格要求自己,这也是把事情做好的保证,如果总是觉得‘差一不二’就行了,那你将永远停留在‘做完’那一步。”陈春花说。

同时,也可以通过在执行中树立个人品牌,来激励自己把工作做好。在如今这个年代,人们对于一份工作的渴望,早已不再是谋生的工具那么简单,每个人都渴望在职场中闯出一片天地,业绩出色,有所作为。所以,很多人对于职业的情感都是神圣的,工作更多地成了一种精神支柱。

既然如此,一次高效的执行不仅可以带给你一个圆满的成果,还能使你渐渐树立起自己的品牌,产生源源不断的工作动力。“既然做就做好”,这样一来,你的整个工作流程就会变成一种良性循环,任务就会轻松一步到位地搞定。

追求完美和把事情做好,也是在对自己和结果负责。工作上执行得不好,说到底其实是一个人对自己和结果不负责任的表现,而这样的人在职场中是很难提升自己的竞争力的。因为竞争力的基础是执行力,执行不到位,甚至谬以千里,你之前描绘再好的蓝图也只是一张废纸,你交出来的最终结果对企业没有任何价值,不过是在浪费人力、物力、财力罢了。

所以,身为企业员工,不要一味地背诵执行的重要性,更要在实际行动中把任务执行到位,对自己和结果负责,这样才能在“做完”的基础上“做好”,逐渐提高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稻盛和夫,世界著名实业家,27岁创办日本京都陶瓷株式会社(现名京瓷Kyocera),52岁创办第二电信(原名DDI,现名KDDI,目前在日本为仅次于NTT的第二大通讯公司),这两家企业都进入过世界500强。2010年出任日本航空株式会社会长,仅仅一年就让破产重建的日航大幅度扭亏为盈,并创造了日航历史上最高的利润。现任京瓷和日航名誉会长,KDDI最高顾问。

(编辑:于思洋

今日看点
视觉 / 视频更多
习近平会见美国国务卿布林肯
中越国资监管和国企改革交流座谈会在京召开
一图速览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
亚洲最长最重导管架钢桩完成装船
我国在大漠腹地打出首口万米深井
第七届中国企业改革发展峰会暨成果发布会召开
融媒体更多

深度观察|长安汽车冰火两重天

让王健林退位的男人

刘伟平挂帅三峡集团有何深意

时评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