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境门”看万里长城的文化内涵

来源:  新华网       作者:曹国厂 杜一方      发布时间:2023-12-19 17:15  |  

在塞外山城张家口,东、西太平山遥相对望,一道雄关横亘塞野,沿着斑驳的城墙拾级而上,巍峨群山一览无余。闭上眼,三千里张库大道上的驼铃仿佛声声入耳。

这里,就是万里长城的著名关隘——大境门,位于河北省张家口市桥西区北端,中国古建筑学家罗哲文先生称其为“万里长城第一门”。

中国长城研究院院长、《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长城卷》副主编赵琛说,万里长城关口多以“关”“口”称谓,而作为长城沿线唯一以“门”命名的著名关隘,大境门的“门”字,蕴含着开放、交流之意,这也正是其独具魅力之处。

如果说张家口是一座“历代长城博物馆”,那么大境门的“镇馆之宝”地位无可撼动。从战国到明代,从燕山山脉到阴山余脉,长城及其附属建筑在张家口市域内蜿蜒起伏。

大境门的门楣处,“大好河山”四个大字苍劲有力。传统认知里,长城是一道中国古代的军事防御工事。事实上,它还是一条促进民族交融、维系文化交流的重要纽带,而大境门就是典型代表。

赵琛说,大境门长城始建于明永乐年间,最初只是一个仅容一人弯腰出入的暗门。清顺治元年,开豁建门,始称大境门。关门可守,开门可做生意,兼具防卫和贸易功能。这两扇门板,在万里长城所有关、门之中,是唯一的清代原装门板。大境门的历史,完整再现了长城内外由矛盾冲突向和平共处的历史发展过程。

大境门的开通,不仅使北方游牧民族与中原农耕民族实现互通有无,也促成了张家口及周边地域经济的空前发展。

古时,中外商旅互通的陆路通道以丝绸之路、茶马古道、张库大道为主。其中,张库大道被称为“草原丝绸之路”和“草原茶叶之路”,大境门便是这条传奇商道的起点。

张家口市文史研究专家刘振瑛介绍,清代张家口的贸易地位最为凸显,作为张库大道上马匹、皮毛以及茶、盐、绸缎等货物的集散地和转运地,张家口逐步发展成为我国北方最重要的商业城市和金融中心之一。

据史料记载,张家口曾是“国际最繁忙兴盛的经贸大通道”,长城内外聚集各国客商多达9万余人,中外商号、银庄等多达5000余家,茶叶、绸缎、瓷器、皮毛等堆积如山,大批驼马牛车商队川流不息。

专家认为,在追求“和而不同”“以和为贵”的广泛社会认同中,历代修筑长城,意在建立起长城内外的安全秩序,这体现出中华民族守望和平、开放包容的精神。

历经岁月打磨,长城已成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符号和精神载体。长城所凝聚的开放包容、守望和平这一精神,也已深深融入中华民族血脉,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力量。

(编辑:王星

今日看点
视觉 / 视频更多
习近平会见美国国务卿布林肯
中越国资监管和国企改革交流座谈会在京召开
一图速览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
亚洲最长最重导管架钢桩完成装船
我国在大漠腹地打出首口万米深井
第七届中国企业改革发展峰会暨成果发布会召开
融媒体更多

深度观察|长安汽车冰火两重天

让王健林退位的男人

刘伟平挂帅三峡集团有何深意

时评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