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过山和大海:火箭心脏“钻刻师”何小虎

来源:  新华网       发布时间:2021-5-8 14:56  |  


天问一号

北斗导航

嫦娥登月

每一次“飞天”成就的背后

离不开的是一代代航天人的汗水付出

何小虎

一位高职学校毕业的农村娃

是如何加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第六研究院7103厂

从事液体火箭发动机相关零部组件的机械加工

进而誉为火箭心脏“钻刻师”的?

1.

普通农村里飞出的航天娃儿

1986年出生的他

来自陕北延安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

高职学校毕业后

从300人考试中脱颖而出

以实操第一名的成绩

加入了神圣的航天事业

在航天科技集团六院7103厂工作期间

他加入了技能协助协会

三年时间,一千多天

很多时候都要做一个重复的动作

“把这个产品装到数控机床上

加工完以后

从数控机床上取下来测量

把它清洗完放到规定的位置”

这样的动作一天要重复甚至三百遍

何小虎也曾怀疑过

这份枯燥的工作有什么意义

但当他想起第一天入职时劳动模范曹化桥说的话

航天人就是要一股“干”的精神

那时的他在暗自下决心

三百遍的动作提升到250遍、或200遍完成

就是这股“牛”劲儿

让他三年后成为了一名合格的航天工作者

完成了第一个梦想

2.

技能名师的“飞速”之路

发动机被称为火箭的“心脏”

研发液体火箭发动机燃烧系统相关产品

更是心脏之中的心脏

就像是给心脏动手术

是一项既需要精深技术

又需要坐得住冷板凳的工作

有时候加工的一个零部件的公差

只有头发丝的十分之一差别

甚至是一点点多余物

都会导致整体工作的延误甚至失败

成为合格航天工作者对于何小虎来说

只是一个开始

他并没有停下脚步

五年期间

他边学边干

将自己的业余时间都磨泡在研究技术上

不断参加各种技能大赛

其中代表陕西省参加了全国数控大赛

获得了第四名的成绩

弥补了陕西省在数控大赛名额的空缺

满墙的奖状成就了如今的技能名师

完成了他的第二个梦想

3.

独创方法

为天问一号做出突出贡献

何小虎清晰记得

在某型号液体火箭发动机的研制过程中

其中有项关键部件的加工精度要求极高

公差仅为0.008mm

相当于头发丝的1/10

即使是高级技师加工

合格率也只能保证20%

严重制约了产品的交付周期

何小虎为了突破加工瓶颈

主动请命拿下这个难啃的硬骨头

那段时间他吃不下、睡不着

满脑子都是这个难题

经过半个多月的试车、摸索、查阅资料

提出了“设备稳定性”的加工概念

即准确掌握机床最理想的加工时间段进行精密加工

这个思路完全颠覆了传统的加工方法

开创了该公司超精密加工的新方法

第一批次试加工时合格率直接提升到100%

如今的何小虎已经解决了

火箭发动机加工难题65项

独创了微小孔高效加工法

极限加工稳定性控制法

首件标定参数法

有效提升了新一代运载火箭发动机喷注燃烧系统工作可靠性

在长征五号、天问一号、北斗组网、探月工程等任务中

作出了突出贡献

完成了何小虎的第三个梦想

4.

成为大国工匠

带领年轻人推动航天事业

不仅是技术上的执着

何小虎数十年如一日的坚守

始终离不开家庭对他的支持

“其实家里人刚开始也是不理解

经过这么长时间的工作

妻子渐渐认同了我的价值观

感觉自己也是航天人的一份子

在为中国的航天事业做贡献”

今年何小虎获得了

第25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

如今的他带领着95后、00后的团队

去攻克一个个技术难关

他正在朝着第四个梦想迈进

——大国工匠

正是这样一代代航天人从未停歇的脚步

推动着中国航天事业阔步前行

嫦娥揽月、北斗组网、天问奔火……

从“天眼”到“嫦娥”

从火星到暗物质,星空浩瀚无垠

航天人的探索之旅从未停歇

监制:朱永磊 邱小敏

策划:李由

记者:关心

剪辑:刘厦

配音:冯粒

设计:王晔

新华网新闻中心出品

(编辑:王月

今日看点
视觉 / 视频更多
习近平会见美国国务卿布林肯
中越国资监管和国企改革交流座谈会在京召开
一图速览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
亚洲最长最重导管架钢桩完成装船
我国在大漠腹地打出首口万米深井
第七届中国企业改革发展峰会暨成果发布会召开
融媒体更多

深度观察|长安汽车冰火两重天

让王健林退位的男人

刘伟平挂帅三峡集团有何深意

时评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