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强有力的政治监督保障国企更好发挥“主力军”作用

来源:  《国企》杂志       作者:杨宗霖      发布时间:2023-5-12 09:15  |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我国国有经济布局广泛、结构合理、资源丰富,国有企业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在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实现高质量发展和确保发展成果由全体人民共享等方面肩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主力军”。

确保国企发挥主力军作用

需要把握“三个关键”

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发展应当坚持什么前提、贯彻何种理念、发展成果如何惠及全体人民,是顺利完成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这一历史使命所绕不开的重要问题。因此,充分发挥国有企业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过程中的“主力军”作用,需要把握以下“三个关键”。

加强党对国有企业的全面领导是根本前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也包含坚持党的领导。从国有企业的历史定位来看,国有企业发展史就是一部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的历史。从国有企业的改革发展方向来看,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10月召开的全国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强调:“中国特色现代国有企业制度,‘特’就特在把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各环节,把企业党组织内嵌到公司治理结构之中。”这表明,党的领导既是国有企业长期以来改革发展的根本遵循,也是引领未来改革、发展之路的必然要求。

从外部环境看,国有企业当前身处市场化浪潮,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东升西降”趋势加速演进。正因如此,以美国为首的少数西方国家对我国金融、关键技术和进出口政策的打压与限制愈演愈烈。国际形势更为错综复杂,不确定性不稳定性继续增强。从内部环境看,国内改革进入深水区和攻坚期,我国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新形势下,机遇和挑战并存。坚持党的领导就是国有企业克服自身发展兴衰规律、永葆生机活力,在更好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道路上行稳致远的根本前提。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是必然要求。一方面,要努力把国有资本做强做优做大。“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抛却国有企业的经济属性,简单谈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必然是空中楼阁。另一方面,国有资本源于民,发展成果必然要惠于民。简单照搬市场逻辑、片面追求经济利益、依托自身的垄断资源或市场支配地位与民争利等做法不但与国有企业地位与使命不匹配,而且违背了我们发展公有制经济的初衷。

引领保障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是目标追求。改革开放以来,国有企业经历了多轮改革,国有资本不断优化布局,国企主责主业更加符合新时代党和国家发展需要,更加聚焦国计民生。但是,在一段时间里,社会上滋生出对于调整国有资本初衷的错误认知,将国企改革片面理解为“国退民进”或“国进民退”。这种论断的逻辑是将公有制经济的壮大与民营经济的发展对立起来,进而在“国富”还是“民富”之间得出荒谬结论。这种错误的声音也在时刻警示着我们,国有企业必须更加聚焦主责主业,坚定不移走好新时代国企改革发展之路,稳步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进一步发挥国有资本放大器作用,确保更多社会资本实现保值增值,使发展成果更加直接、更加有效地惠及全体人民。

更好发挥主力军作用

离不开强有力的政治监督

纪检监察机关始终强调把政治监督摆在首位。党的二十大对于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目标任务,就是新时代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根本遵循,也是抓好国企监督的根本遵循。

一是紧紧围绕党的二十大战略部署开展政治监督,引导、督促国有企业时刻着眼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立足主责主业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过去一段时间,少数国企领导人员无视主责主业,片面追求短期效益,热衷于搞“跨界打劫”,甚至以高负债驱动野蛮生长,最终给企业带来难以挽回的损失。加强国有企业政治监督,就要强化对相关党组织和领导干部的“政治体检”,督促其树立正确的政绩观,着力纠正改革经营发展中的政治偏差,引导企业在治理体系建设、科技创新引领发展、优化国有经济布局结构、提升风险防控能力上聚力、用力、发力,以自身的高质量发展带动经济社会整体的高质量发展。

二是紧密结合国企纪检监察工作实际,研究推动将中国式现代化等战略部署在国企领域转化为务实有效的工作思路、办法举措。重点加强对国企改革措施落地及成果运用情况的监督,坚持“两个一以贯之”,推动党建入章、“双向进入、交叉任职”、党组织前置研究要求等工作进一步向基层国企延伸;探索健全混合所有制企业党组织管党治党作用发挥机制,明确不同股权类型企业党组织职责定位、任务目标和实现路径;不断健全完善纪检监察监督、巡视巡察监督、出资人监督、审计监督、职工民主监督和社会监督协作贯通的监督协同机制,推动中央各项决策部署落地见效,使国有企业的发展成果更多、更广泛地惠及全体人民,增强人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三是持续强化一体推进“三不腐”,坚决铲除国企领域侵害群众利益、啃食国有资产的“蛀虫”“硕鼠”。全面从严治党“十年磨一剑”,一体推进“三不腐”的大气候已经形成,但在一些重点行业领域仍需持续营造局部“小环境”。应当深入把握腐败的利益链、关系网,对于隐蔽性强、查处难度大的新型腐败、隐形腐败敢于“亮剑”,以超常举措巩固“不敢腐”的高压震慑,着力减少腐败的机会;重点整治“靠企吃企”、国有平台腐败,严防“资本无序扩张”;着力推进“粮食购销”“供销合作社系统”等重点领域的专项整治,集中力量开展靶向治理;坚定稳妥推动受贿行贿一起查,彻底铲除腐败滋生土壤;扎实做好以案为鉴、以案促改、以案促治,坚持惩治震慑、制度约束和提高觉悟一体发力,从治标入手,把治本寓于治标之中,不断完善防治国企领域腐败滋生蔓延的体制机制,为早日实现中国式现代化贡献力量。

四是坚持把反腐败与防风险结合起来,不断增强从源头上防治腐败的能力。国企领域腐败与风险往往紧密交织渗透。从实践看,一些腐败行为容易诱发经营风险,风险本身容易伴生腐败问题。腐败案件中暴露出的问题,往往是国企改革发展中的重大风险点和日常管理中的漏洞,反之亦然。因此,要抓住政策制定、决策程序、审批监管等关键权力,不断强化全链条、全方位的监管。特别是要严防“不受约束的资本”与“不受监督的权力”相勾连的问题,准确把握资本的特性和行为规律,紧紧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在查办腐败案件中精准做好“排雷拆弹”,在关注廉洁风险的同时时刻警惕债务风险、金融风险和社会风险,真正把反腐败工作融入党和国家工作大局。

来源|《国企》杂志2023年3月号

(编辑:王星

今日看点
视觉 / 视频更多
习近平会见德国总理朔尔茨
中越国资监管和国企改革交流座谈会在京召开
一图速览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
亚洲最长最重导管架钢桩完成装船
我国在大漠腹地打出首口万米深井
第七届中国企业改革发展峰会暨成果发布会召开
融媒体更多

让王健林退位的男人

刘伟平挂帅三峡集团有何深意

中国移动还值得继续持有吗

时评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