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全方位展现“史前中国”的魅力

来源:  企业观察报融媒体河南运营中心       作者:王伟 胡宝山 王盟 杨铁军      发布时间:2021-10-20 15:54  |  

为了全方位展现“史前中国”的魅力

——建装公司三门峡庙底沟仰韶文化博物馆建设纪实

10月17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文旅部、河南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仰韶文化发现暨中国现代考古学诞生100周年纪念大会,在河南省三门峡市盛大开幕。

中共中央宣传部副部长、文化和旅游部部长胡和平,河南省省长王凯以及全国各地的文物考古专家等100余人成为庙底沟仰韶文化博物馆的第一批贵宾。

此次纪念大会的举办地——三门峡市庙底沟仰韶文化博物馆作为“双周百年”活动主要内容,由中建七局建装公司匠心打造。作为庙底沟遗址文化——上承仰韶下启龙山的“文化使者”,它穿越千年的时空走廊,向人们述说着史前文明的古老与神秘,揭示庙底沟在中华文明发展过程中的主根脉地位,构建了文化意义上“史前中国”。

为了全方位展现“史前中国”的魅力,项目建设者顽强拼搏,精心施工,全力推进,优质高效地打造出庙底沟仰韶文化博物馆,为纪念大会的顺利举办交出了一份出色的答卷。

争分夺秒 倾力书写施工奇迹

“庙底沟仰韶文化博物馆于2020年3月开工建设,占地94.87亩,建筑面积19870平方米。业主方要求必须在2021年10月前落成迎宾,时间紧、任务重,无疑是重大挑战。”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菅俊超介绍。

于是,公司领导班子讨论决定,由担任过开封博物馆、郑州美术馆项目的技术负责人,在场馆类施工方面具有丰富经验的陈猛担任项目经理,和20名生产骨干组成项目团队,跑步进场。

2020年3月10日,项目团队抵达现场。没有住宿场所,临时搭建帐篷;没有水,购买生活用水;没有电,租赁发电机现场发电。在这种艰苦的办公条件下,项目部迅速健全组织体系、详细制定施工方案、快速划分施工区域,施工攻坚全面展开。

迅速清理现场,为即将开始的大干快上提供作业面。项目部紧急调集5台挖掘机、17辆渣土车,20天日夜不停地清运各类垃圾6万多方,完成项目清表。

3月份开始桩基施工。三门峡地处黄土高原向东延伸部分的秦岭余脉,普通的打桩机械设备不符合施工要求。项目部大力协调13台2.5吨、直径500毫米的重锤高架夯运抵现场,开始24小时不停的打桩作业,50天时间打桩两万余根,总长度30多万米,比业主要求完成节点时间提前了整整25天。

2020年11月13日,项目主体正式封顶。

2021年4月15日,二次结构砌体完成。

9月10日开始,项目进入开馆前的攻坚阶段。由于第一批文物急需进场,意味着博物馆负一层展厅必须在9月15日前交付使用。

如何更好地提高施工效率?项目部将方案细化到每一天,落实到每个人,各部门全员配合,400余名建设者同时鏖战。1天完成70多组展柜展板从杭州坐客机飞往运城山西再到项目的接运;3天完成1500平方米道路沥青和1000平方米的石材铺设;4天完成室内3000平方米的地脚板安装;5天圆满实现交付验收。

三门峡市副市长庆志英称赞说:“中建七局的建设者攻坚克难,高效推进,创造了施工奇迹。”

争先创优  科技创新破除壁垒

“科技创新是打造这个项目的核心要素,项目团队通过BIM技术对重要的创优部位进行图纸和方案优化,并对全程管理进行BIM平台化支撑,提升了项目的整体含金量。”项目技术总工宋飞说。

博物馆的结构形式由七个楔形体组合而成,楔形体在平面体系上又存在斜梁斜板结构,形式复杂,同一展厅最大高差11.4米,属高支模工程,存在模板、架体下料难,质量安全风险高等难点。

怎么办?策划阶段,项目BIM技术小组对施工场地布置进行正向设计,针对施工场地狭小的难点,对场内道路进行行车分析,优化施工道路布置;采用BIM技术,对场内的吊装方案进行三维对比,优选最佳的垂直运输方案。同时,用BIM技术单体建模,依据模型进行施工工作面划分,快速识别高支模区域,对高支模架体排布分析,给出计算依据辅助项目进行专家论证。根据验算完成的区域,出具架体平面图及工程量清单,再采用BIM技术对预留孔洞较多的倾斜墙体进行砌体排布,对复杂施工工艺,制作三维虚拟样板,进行三维交底,解决施工难题,助力节约项目成本16.9万元。

在施工阶段,项目BIM技术小组针对斜梁斜板展厅提供“阶梯式”“倾斜式”两种综合管线安装方案,大大节约管线材料和人工成本20余万元,提升展厅整体净高0.65米;通过各专业碰撞检测出具预留预埋图纸,避免错留、漏埋问题,利用BIM软件对管线密集区域进行综合支吊架深化设计,依靠受力分析进行支吊架型材方案选择,导出工程量清单、出具加工图、平面点位图,协调各专业施工工序,确保综合管线方案一次成优,缩短施工周期。

项目BIM技术团队使用BIM技术事前精心策划、过程精细管理,实现优质履约,成效突出,目前,项目已经申报中建集团“BIM+精益建造”示范标杆项目。

争光添彩  匠心铸就品质工程

“博物馆建筑外形以‘交融’为设计构思出发点,将建筑体量南北分为7个楔形体块,西高东低或东高西低交错布局,其存在主体结构跨度大、支撑体系体量大、屋面斜度大、空间结构复杂等诸多施工难点。”项目经理陈猛说。

在现场可以看到,从博物馆的室外台阶下来就是整个展览的入口大厅,大厅挑高超过21米,两侧分布着18根直径1.1米的圆形混凝土柱,圆柱成为构成大厅整体效果的重要元素之一。

为保证圆形柱的施工质量和外观效果,项目部选用25毫米的加厚模板满足整个主体受力及变形要求,再根据每根柱子的高度分层定制模板,确保每次浇筑高度不大于5米,同时针对梁柱节点处的模板单独设计加固措施,设置四根Φ14对接螺栓,彻底解决圆柱膨胀变形施工难题,最终完美呈现了设计效果并且获得了省级QC成果。

入口大厅位于博物馆主入口内侧,是整个基本陈列的开端,为保证大厅对观众的吸引力和震撼效果,大厅的上方是极具视觉冲击力的大尺寸穹顶,穹顶采用镂空造型,直径达15米,要将整个穹顶悬挂于大厅上空呼应基本陈列“花开中国”的主题,施工难度极大。

为此,项目团队通过深化设计,最终采用了双层镂空不锈钢组装的形式,镂空的造型保证了整体重量满足荷载要求,双层构造又增加了穹顶的整体刚度和稳定性,最后完美呈现了穹顶的设计效果。

为表现仰韶文化的精髓,项目团队在其他展厅里通过沙盘、雕塑、投影、幻影成像等设计手段打造了一系列场景,完美呈现了从裴李岗、姜寨到庙底沟再到龙山、二里头等各个时期的文化元素,阐述了庙底沟与中华早期文化的发生历程。

当天,众多领导和嘉宾在参观时纷纷称赞:博物馆的建设和装修善于创新,细节考究,分区合理,布展恰当,与4000余件文物展品互为映衬,相得益彰!

(编辑:王星

今日看点
视觉 / 视频更多
习近平会见德国总理朔尔茨
中越国资监管和国企改革交流座谈会在京召开
一图速览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
亚洲最长最重导管架钢桩完成装船
我国在大漠腹地打出首口万米深井
第七届中国企业改革发展峰会暨成果发布会召开
融媒体更多

让王健林退位的男人

刘伟平挂帅三峡集团有何深意

中国移动还值得继续持有吗

时评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