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目前,五大上市险企一季报均已出炉,合计实现归母净利润807亿元,同比增长27.6%。其中,利润增速领先的是中国人寿、中国人保和新华保险,分别为67.3%、42.1%和36%;而中国平安、中国太保的利润增速分别为4.5%和1.9%。
投资能力增色利润 但也有分化
具体来看,五大上市险企盈利能力出现了一定的分化。
中国人寿一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285.89亿元,同比增长67.3%;中国人保实现归母净利润 100.34 亿元,同比增长42.1%;新华保险净利润63.05亿元,同比增长36.0%。中国平安一季度归母净利润272.23亿,同比增长4.5%;中国太保归母净利润 85.47 亿元,同比增长 1.9%。
盈利增速较高的险企,在一季度都实现了良好的投资业绩,特别是权益资产投资业绩。
具体来看,一季末中国人寿投资资产达4.28万亿元,一季度实现总投资收益 651亿元,同比增长43.3%;总投资收益率为6.44%。中国平安资金投资组合规模达3.78万亿元,一季度投资组合年化总投资收益率为3.1%。新华保险一季末投资资产9574.25亿元,投资净收益195.58亿元,总投资收益率7.9%。
投资策略方面,中国人寿表示,在第一季度,公司结合市场情况,将战略配置与战术操作有机结合,发挥内外部管理人优势,丰富固收品种,主动管理权益类敞口,不断优化持仓结构。中国平安一季报显示,收益率受香港股票市场修复上涨、市场利率波动及减值计提增加等因素综合影响,同比略有下降。
某券商分析师对财联社记者指出,新华保险及时兑现权益收益,投资收益率超预期并带动利润大幅增长;中国人寿投资端表现良好,一季度市场震荡下公司及时兑现浮盈,存量浮盈体量仍然超过400亿;中国人保投资收益表现良好,与公司良好的一季度权益操作有关。
但该分析师也指出,中国太保总投资收益率仅4.6%,在同业中表现相对较弱,与公司保守的权益配置风格有关。净投资收益率下滑至3.9%,赚取稳定利差的需求将对公司未来投资能力提出更高要求。
新业务价值普遍下滑 代理人缩员超13万
寿险业务方面,得益于开门红的推动,大部分险企新单保费高速增长,但新业务价值普遍有所下滑。
具体来看,一季度中国人寿实现保费收入3238.92亿元,同比增长5.2%。太保寿险实现保险业务收入954.38亿元,同比增3.9%。人保寿险一季度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506.60亿元,同比下降5.4%。新华保险保费收入633.92亿元,同比增长8.8%。
经营质量方面,今年一季度,中国人寿新业务价值同比下降13.2%;平安寿险及健康险新业务价值同比增长15.4%;太保个险新单业务同比增长35.9%,但业内预计价值率整体有明显下降;新华保险个险新单增长较好,但新业务价值在恢复中。
业内券商分析师对财联社记者表示,太保开门红推动良好带动新单高速增长;平安开门红销售良好,后续公司将持续推动三好五星营业部的打造推动,目前处于寿险改革推广的第一阶段。人保寿险保费结构有所改善,长交业务维持较好增长,占比持续提升。新华保险个险长缴新单稳步增长,银保期趸结构改善。中国人寿一季度负债端高基数下有所承压,受开门红规模业务销售受阻影响新单保费出现一定下滑。
寿险的销售队伍上,从披露数据的两大寿险公司看,人数均在一季度继续缩减。业内券商分析师指出,险企对人力下滑的容忍度在提升,对渠道改革的定力更足。
平安代理人连续三个季度出现下滑,到今年一季末至98.57万人,同比下降12.92%,较年初减少3.8万人;中国人寿一季末总销售人力135.7万人,较年初减少约10万人。去年大增员后新华保险代理人规模达到60万,业内预计短时间内会保持稳定。而太保、人保也持续推进代理人升级,整体来看,五大上市险企代理人规模较年初缩减超13万。
车险保费普遍下滑 非车业务有亮点
除平安产险保费规模下降8.8%外,太保产险和人保财险保费规模分别同比增长12%和6.2%;车险业务方面受车险综改影响,保费继续承压,但业内人士认为拐点已经出现。
人保车险保费收入为575亿元,同比下滑6.74%;太保车险保费收入 218.67 亿元,同比减少7.0%;平安车险保费426亿元,同比下滑8.8%。
业内分析师对财联社记者表示,太保车险下滑7%,幅度相对较小,头部公司在渠道获客和成本管控方面的优势逐步显现,保费和利润集中度存上升趋势;而人保综合成本率全面改善,赔付率上升,费用率大幅下降,符合车险综改的大方向,其中车险成本率较去年全年下降1.9个百分点,充分体现了公司的规模和经验优势;平安车险预期在综改之下成本略有上升。
非车险业务亮点也频频,太保非车财险发展取得成效,保费同比上升41%至219亿元,规模已超过车险,预期意健险、农险、责任险等是主力贡献;人保非车险业务中,意健险、农险等一季度保费增速均超20%。
(编辑:于思洋)
凡本网注明“来源:企业观察网”的所有作品,均为《企业观察报》社有限责任公司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企业观察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企业观察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联系方式:010-687196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