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开
松弛感,是2024年的热词。
这映射出,现代都市打工人,生死疲劳皆囿于开会、加班和通勤。
云南,是大家想象中,永远松弛的快乐老家、精神故乡。
然而,在昆明藏着一种中国最讲究速度、效率的生意——鲜花。
凌晨三点,斗南花市的灯火亮如白昼。
主播们站在大棚里24小时直播,怀抱一大捧几十支花,红的粉的巧克力色的,教大家如何混搭、花语寓意;商家们一边吃宵夜,一边复盘涨粉数据,安排订单发货;经销商打着手电筒,勾着腰逡巡,记录下玫瑰、康乃馨、非洲菊、洋桔梗,数十种热销花的品相价格。
夜还长。多数人沉睡的时候,是他们最忙碌的时候。
临近春节,斗南进入一年的旺季。家家户户要摆年宵花,蝴蝶兰、冬青、腊梅、银柳、佛手柑是首选,好彩头承载着朴素的愿望:花团锦簇,红红火火过新年。
天亮以前,数百万支鲜花就会打包好,发往全国各地。
我国超80%的鲜花种植集中在云南,“全国每10支鲜花,7支来自斗南”。斗南花卉市场,是全亚洲最大鲜花供给地,掌握全球花卉“定价权”。
在这里,「Deadline」回归了字面意思,变得十分具象。不管在直播间、大棚还是恒温车间,每个人都在和时间赛跑。
鲜花的保鲜期很短,花期又有季节性。所谓「花开堪折」,这是自然属性。
但从生意角度看,鲜花是「非标品」。什么意思?
鲜花只卖新年、七夕等节假日,其余时间都是淡季;鲜花保存难,品控、仓储、运输压力很大;从渠道上看,人们习惯在本地花市、花店购买。
斗南作为产地源头,拥有规模优势和定价权。这意味着,距离大宗市场很近,距离消费者很远。
然而,疫情到来,花市停转。再美的花,也只能烂在地里。
为了活下去,斗南商家们在抖音上发视频,做直播。巨大的关注涌向昆明,鲜花直接卖向了千万消费者。
比之后很多网红城市更早,斗南就意识到,这就是泼天富贵。把花田搬进直播间,也把另一种生活方式,传递到屏幕远方。
不到3年时间,直播改变了这片土地。
据统计,云南省花卉全产业链的产值,连续两年突破千亿大关。“鲜花王国”产业带,养活了30万花农,创造了上百万就业。
斗南花市承接下了泼天流量。市场每个档口都在直播,当地组建了直播基地,做运营培训,输送鲜花电商人才。现在的头部鲜花电商,生意做成什么样?
一朵花,采摘下来,送到消费者手上,只要72小时。
上午,上百人去地里采花,进行预处理,存进低温仓库;
线下零售市场,线上24小时直播间都开着,同时面向数百万粉丝卖花;
当天采花,当天直播拍掉,当天就能发货。
以前,云南花农要坐72小时火车,把花运到广州去卖;现在,200多家物流企业入驻斗南,“冷链+空运+高铁”的高速物流,48小时把花送到家门口。
这是直播电商、基建升级、技术发展,共同缔造的又一个中国速度。
据抖音统计,全国超3000万的消费者,一年购买了1.46亿单的云南鲜花。2024年上半年,云南鲜花直播间的销售GMV同比增长68%。
鲜花,从一个节假日限定的商品,变为一个全年日常生意,花开不败。
更多人在直播间买花。穿越上千公里的花香暖色,装点了我们的生活,在忙碌班味之余,能享受片刻的美好。
涌现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全国制造业、农业等产业带,都搬进了直播间。
统计显示,2024年1月至11月,全国直播电商零售额达到4.3万亿元,为电商行业贡献了80%的增量。
中国作为世界工厂,产业带里藏着众多单项领域的世界冠军、产量第一,散落全国各地。云南的鲜花,广州的女装,澄海的玩具,泉州的运动装备,许昌的假发……往往一个不知名的县城,就生产了足够供应全球的产品。
一座城市,就聚齐产业上下游,原料、生产、设计、供应链、物流的完整生态;
而硬币的B面,是许多区域的工业城市、资源城市,传统产业逐渐萎靡,面临「存量竞争、需求不足、转型升级」三重挑战。
直播电商等新质生产力工具的出现,让依靠生产规模、成本优势的产业带,变成了能富民增收、转型升级的流量中心。
这并不是简单的说,像供应链聚集、物流运输、减少中间环节等的「效率加速」的努力;而是说,产业带商家和消费者,在高频交互、共同推演下,通过「讲出新故事」,加速消费周期更迭。
比如说,中国有1.4亿人钓鱼,平均每10个人就有1个。每5个钓鱼佬里,4个用的浮标,都产自临湘。
湖南临湘,也被称为「中国浮标之乡」。
在90年代,临湘承接台商投资和技术,建起第一座浮标代工厂。
一支高端浮标能卖几十上百块,当时工人工资也不过几百元。于是,大批学到技术的工人自己创业,当地规模涌现了小工厂、小作坊和夫妻店;之后20年整合、科技研发,形成了庞大的钓具产业链。
这符合国内产业带的发展路径:承接产业转移,开启工业化;民营经济爆发,从规模化作坊,到集约化产业带。
效率和成本都已经登峰造极,如何继续增长?
你看,斗南花企的做法,是重新定义鲜花。把鲜花从一年只做节假日,变成全年无休的日常消费品。
用主播的话说:鲜花以前是礼品,现在是生活。
同时,鲜花本身的文化属性,通过内容、情感等服务,增加产品附加值的同时,还形成一个长期文化建构:鲜花是美好生活的一部分。
这个新故事,迎合了悦己、松弛感、女性觉醒等消费趋势。
现如今,“一个人一根竿,一个板凳坐一天”的钓鱼潮流,已经风靡老中青三代男性。跟马拉松、户外、滑雪等运动项目一样,钓鱼也拉动了钓竿、鱼线、钓鱼服装、遮阳伞等装备的需求激增。
临湘的浮标从业者们,很快醒悟:如果我自己都不懂钓鱼,怎么说服消费者?
他们开始做抖音,组织钓鱼爱好社群,面向数百万粉丝,分享在全国大江大河钓鱼的精彩生活,传播钓鱼知识和技巧。
作为“没人比我更懂钓鱼”的老炮,而不是卖浮标的商家,向消费者传播钓鱼文化,展现一种松弛、自由的生活方式。
(编辑:王星)
凡本网注明“来源:企业观察网”的所有作品,均为《企业观察报》社有限责任公司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企业观察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企业观察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联系方式:010-687196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