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性物品的安全运输直接关系到国土安全、国家能源战略和生态文明建设。中核清原环境技术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核运输部党支部通过“赋能工程、融合工程、担当工程、关爱工程”的深度推进,倾力打造“核运输铁军”党建品牌,激发基层党组织的内在活力,为核环保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红色动力。
铁的意志——赋能工程
铸就信念基石
支部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穿组织生活的全过程各方面,以“三讲三进”模式为铁军建设赋能强基。以“党课开讲啦”为抓手,积极开展“党支部书记联系实际讲+业务骨干交流互动讲+先进典型以身示范讲”,有力推动“分管领导进基层、支部班子进班组、党员骨干进一线”,实现了以学促工程、以工程凝聚思想的干事创业氛围。创新“主题党日+”模式,开展“主题党日+对标先进”“主题党日+技术大比拼”等活动;以主题党日为载体,开展“党建+安全保密从我做起”“党建+项目管理我来说”“党建+疫情防控急先锋”等多种形式的活动,从思想认识、专业技术等方面赋能铁军建设。支部先后涌现出了中核集团金牌青年突击队、劳动模范、青年岗位能手等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
铁的聚力——融合工程
汇聚智慧力量
支部找准党建与业务融合的切入点,结合项目特点,与运输上下游单位积极开展“联学联建”促“联合攻关”。针对放射性废物运输问题,与相关单位党组织开展“核聚红心”党建联盟,实施技术骨干上“前沿”方式,攻克项目难题,凝聚各方优势,全力推进地区环境治理任务。开展协同创新,与中国机械科学研究院等单位开展支部共建活动,联合开展QC小组活动,针对容器研发、运输组织等,提出了有效的解决手段,进一步夯实放射性物品运输保障能力。
铁的担当——担当工程
砺锋于危难之际
在急难险重的任务面前,支部不畏艰难,成立了党员突击队,以“党员亮身份”“艰苦奋斗我先行”“技术攻关最前沿”的实际行动,展现了一支铁军应有的担当。支部书记率先垂范,党员技术骨干紧密协作,针对容器设计、制造取证等关键流程,实施“一专业一对接、一业务一跟进”原则,逐项签订“军令状”,用铁的纪律、铁的作风保障项目的顺利完成。多年来,始终保持放射性物品运输安全运行纪录,完成了千余组核电站及研究堆乏燃料组件运输,有效解决了核电站、科研院所和核技术利用单位的环境风险和安全隐患,用实际行动彰显“核运输铁军”的责任与担当,让党旗在项目一线高高飘扬。
铁的温情——关爱工程
凝聚人心之暖
面对繁重的工作任务,支部所在部门员工“5+2”“白加黑”是“家常便饭”。为提升员工的归属感、幸福感,支部积极开展EAP员工关怀计划,加强心理疏导;成立关爱小队,对员工因病住院、婚丧嫁娶、家庭困难等及时送去慰问关怀。多次开展“夏送清凉”“严寒送温暖”“生活医疗物资到员”等工作,组织制定大到帐篷、睡袋,小到驱蚊药、暖宝宝,细到“吃喝拉撒”专项保障方案,及时采购保障物品,让一线员工感受到“大家庭”的温暖,提升了“核运输铁军”的“软实力”。
中核清原核运输部党支部坚持系统思维、创新思维、底线思维协同发力,全面激活基层组织活力,打造了一支信念坚定、战斗力卓越的“核运输铁军”,在一次次安全高效的运输任务中,展现出了核环保人的使命担当。
来源 | 《国企》杂志12月下半月刊
(编辑:王星)
凡本网注明“来源:企业观察网”的所有作品,均为《企业观察报》社有限责任公司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企业观察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企业观察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联系方式:010-687196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