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枣庄峄城区: 文化惠民暖民心 群众生活更精彩

来源:  企业观察网       作者:刁振桂 赵峰      发布时间:2024-12-23 16:25  |  

“春又去秋又来星月依旧,可怜这老爹娘已白发满头,谁又能常回家陪前伴后,谁又能陪爹娘沿河看柳,谁又能病床前头一勺一口……”12月20日上午,在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阴平镇东楼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文艺志愿者郭伟的一曲悠扬的柳琴戏曲《陪伴》,赢得台下群众的阵阵掌声。

为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近年来,峄城区聚焦群众文化需求,通过送戏下乡、广场舞培训、太极拳进乡村、电影下乡、全民阅读等文化活动,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为群众提供了丰富的文化“大餐”。

“移风易俗文章大,事关城乡你我他。婚丧嫁娶节俭办,高价彩礼不可取,移风易俗做表率,杀住歪风树正气 ……”在峄城区古邵镇,一场以“推动移风易俗 倡树文明新风”为主题的文艺演出活动正在上演。每逢阴历一、六,古邵镇文艺志愿服务队借助赶集日,组织文艺志愿者们在农贸市场开展文化惠民活动,精彩的节目、丰富的表现形式吸引了众多村民驻足观看。

“这些节目演得真好,知道我们老百姓想听什么,讲的政策都能和我们身边的事、我们关心的事结合起来,我们喜欢听、喜欢看,下次赶集我还来看节目。”古邵镇樊庄村村民樊敬敏看完演出后说出自己的感想。

为增强文化惠民成效,让文化深入走进群众,峄城区组织文艺志愿者挖掘身边的素材,自主编排移风易俗、党建引领等主题作品,吸引群众参与创作柳琴戏、快板、情景剧、三句半、广场舞等文艺节目,动员群众从创作、编排到演出,引领群众全过程参与文化活动,展现地方文化特色,丰富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群众文化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

“一个剧团要想有生命力,留住观众,不能只模仿别人的节目蹦蹦跳跳唱唱,必须得有自己的原创节目,接地气、贴近百姓生活,这样才能持久。”12月21日上午,峄城区坛山街道徐楼社区艺术团的文艺志愿者正在利用周末闲暇排练节目,艺术团执行团长、老干部志愿者孙法科不时地和演员们讲解剧本内容,交流演出技巧。

自成立以来,艺术团每年深入乡村演出60余场次,足迹遍布周边区(市)和镇街,多次承接省市区专场演出,参加比赛屡屡获奖。“当演出结束后,听到观众们经久不息的掌声,看到晚上十点多村民打着手电筒把我们送上大路的情景,更加鼓舞了我创作的激情。我将写出更多的文艺精品,奉献给社会,奉献给大家。”孙法科说。

(编辑:王星

今日看点
视觉 / 视频更多
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 习近平主持会议
国务院国资委:整治形式主义 为基层减负
世界最长海底高铁隧道开始盾构掘进
“海葵一号”登船启运前往珠江口盆地
中国华能云南多能互补基地装机突破3000万千瓦
第七届中国企业改革发展峰会暨成果发布会召开
融媒体更多

理想汽车CEO“消失”9个月后首发声 “销冠”不想造车

被曝裁员30%,中国区销量暴跌29%,保时捷何去何从?

起底娃哈哈股权争夺战

时评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