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又去秋又来星月依旧,可怜这老爹娘已白发满头,谁又能常回家陪前伴后,谁又能陪爹娘沿河看柳,谁又能病床前头一勺一口……”12月20日上午,在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阴平镇东楼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文艺志愿者郭伟的一曲悠扬的柳琴戏曲《陪伴》,赢得台下群众的阵阵掌声。
为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近年来,峄城区聚焦群众文化需求,通过送戏下乡、广场舞培训、太极拳进乡村、电影下乡、全民阅读等文化活动,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为群众提供了丰富的文化“大餐”。
“移风易俗文章大,事关城乡你我他。婚丧嫁娶节俭办,高价彩礼不可取,移风易俗做表率,杀住歪风树正气 ……”在峄城区古邵镇,一场以“推动移风易俗 倡树文明新风”为主题的文艺演出活动正在上演。每逢阴历一、六,古邵镇文艺志愿服务队借助赶集日,组织文艺志愿者们在农贸市场开展文化惠民活动,精彩的节目、丰富的表现形式吸引了众多村民驻足观看。
“这些节目演得真好,知道我们老百姓想听什么,讲的政策都能和我们身边的事、我们关心的事结合起来,我们喜欢听、喜欢看,下次赶集我还来看节目。”古邵镇樊庄村村民樊敬敏看完演出后说出自己的感想。
为增强文化惠民成效,让文化深入走进群众,峄城区组织文艺志愿者挖掘身边的素材,自主编排移风易俗、党建引领等主题作品,吸引群众参与创作柳琴戏、快板、情景剧、三句半、广场舞等文艺节目,动员群众从创作、编排到演出,引领群众全过程参与文化活动,展现地方文化特色,丰富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群众文化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
“一个剧团要想有生命力,留住观众,不能只模仿别人的节目蹦蹦跳跳唱唱,必须得有自己的原创节目,接地气、贴近百姓生活,这样才能持久。”12月21日上午,峄城区坛山街道徐楼社区艺术团的文艺志愿者正在利用周末闲暇排练节目,艺术团执行团长、老干部志愿者孙法科不时地和演员们讲解剧本内容,交流演出技巧。
自成立以来,艺术团每年深入乡村演出60余场次,足迹遍布周边区(市)和镇街,多次承接省市区专场演出,参加比赛屡屡获奖。“当演出结束后,听到观众们经久不息的掌声,看到晚上十点多村民打着手电筒把我们送上大路的情景,更加鼓舞了我创作的激情。我将写出更多的文艺精品,奉献给社会,奉献给大家。”孙法科说。
(编辑:王星)
凡本网注明“来源:企业观察网”的所有作品,均为《企业观察报》社有限责任公司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企业观察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企业观察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联系方式:010-687196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