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9日,“走马埭现代农业示范区土壤改良碳汇交易签约仪式”在惠安县走马埭现代农业展示中心举行。活动上,《酸化土壤施用牡蛎壳土壤调理剂固碳减排项目方法学》(以下简称“《方法学》”)正式发布,为酸化土壤施用牡蛎壳土壤调理剂产生的碳汇效益提供可核算的依据。
《方法学》发布现场
该《方法学》基于大量理论研究的评估和整理,结合编制组在福建省试验地长期定位观测数据基础及实验检测的工作实际,提出了科学有效的牡蛎壳土壤调理剂固碳减排核算方法,达成了碳交易中可监测、可报告、可核查的要求,实现了牡蛎壳土壤改良剂固碳减排价值的量化,为福建省土壤改良产品碳汇交易、促进碳市场健康发展、推动生态系统价值实现提供了技术依据。
活动现场
近年来,惠安县深入挖掘农业碳汇项目,凭借牡蛎产业优势(牡蛎产量占全县海水养殖产量90%以上),探索出“牡蛎养殖—废壳利用—土壤改良—碳汇交易”的新模式。在惠安县政府的支持下,泉州玛塔生态科技有限公司联合泉州市新禾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在泉州惠安县走马埭农业产业示范园建立了首个“酸化土壤施用玛塔土壤调理剂固碳减排示范项目”,项目选择120.84公顷的生菜种植地,并施用271.90吨玛塔牡蛎壳土壤调理剂。根据《方法学》以及《牡蛎壳土壤改良产品碳足迹核算指南(T/MTZH 002-2024)》对玛塔牡蛎壳土壤调理剂碳减排潜力的核算,在生菜的1个生长周期内,本项目的碳减排量可达5643吨二氧化碳。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合作发展处洪子肖表示,《方法学》能够有效推动环境友好型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得更多企业将能够在绿色低碳转型过程中受益。该方法学适用于我国地方实际,为完善我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体系提供重要探索,并为福建省土壤改良产品碳汇交易、促进碳市场健康发展、推动生态系统价值实现提供了技术依据。
本次活动由农业农村部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福建省农业农村厅指导,福建省农科院资源环境与土壤肥料研究所、泉州市农业农村局、惠安县人民政府主办。
(编辑:王星)
凡本网注明“来源:企业观察网”的所有作品,均为《企业观察报》社有限责任公司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企业观察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企业观察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联系方式:010-687196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