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构建我市充电基础设施体系,支撑全市新能源汽车产业全链条高质量发展,济南能源集团以“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试点”为契机,以“项目深化年”为总牵引,发挥市属国有企业担当,由市区到乡镇村庄,分两年布局、整合全市区域内充电基础设施资源,联合主机厂家进行新能源车辆促销,推进车辆新能源化进程,实现我市新能源汽车与充电基础设施协同发展。
逐“绿”前行,向“绿”图强。7月25日,济南市新能源汽车“进万家”活动暨充电基础设施“千站”行动启动仪式在莲花山超充驿站举办。作为济南能源集团新能源充电千站布局的第一批站点,莲花山超充驿站、黄岗超充驿站、北郊超充驿站、鲁商国奥城充电站、长清科创快充站等正式开业运行,通过综合能源利用模式推动产业发展和创新,共同打造全市“光储充”一体化快速充电网络,不断夯实高质量发展的绿色底色。
为绿色出行“续航”
最快10多分钟充满100度电车
当下,新能源汽车市场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车主选择绿色环保、经济实惠的新能源汽车作为代步新选择。随着新能源汽车的保有量不断攀升,远行充电问题成为新能源汽车发展的“痛点”。
为破解电动汽车“里程焦虑”,提升新能源汽车充电保障能力,济南能源集团践行绿色理念、赋能绿色出行,加快新能源汽车充换电项目的开发建设速度,打造遍布全市的充电站版图,构建布局合理、适当超前、车桩相随的快速充电网络。
记者了解到,莲花山超充驿站位于济南市历城区华盛路港新园东区西北侧约40米,共设置10个600kW单枪液冷超充桩、22个250kW双枪快充桩以及54个充电车位,满足新能源车辆即充即走的出行需求。其中,站内安装的全液冷600kW超充桩,最快只需10多分钟便能完成100kWh电池新能源车的充电,显著提高新能源车出行效率。
作为“光储充”一体化样板工程,莲花山超充驿站特别采用光储充一体化设计,在车棚顶部配备光伏发电系统,结合济南的优越光照条件,预计实现年发电量9.7万kWh。同时,配备100kW/232kWh的储能装机容量,年错峰充放能力预计达7万kWh。这一光储充技术的融合,不仅满足了驿站自身的用电需求,还有效减少大量碳排放,实现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25日当天,济南能源集团共有3个超充驿站、5个快充站、11个充电站同时开业运行,配备有一千余把充电枪,提升新能源汽车充电保障能力,赋能城市绿色交通建设。”济南能源集团有关负责人介绍,济南能源集团将把供热、燃气的先进服务经验用到充电站运行当中去、打好充电场站的服务质量差异化和充电速度差异化,完善济南市的充电基础设施,基础设施先行,提高济南市新能源车的渗透率。
为美好生活“赋能”
充电服务24小时不打烊
在疲劳的驾驶过程中,不仅车辆需要注入能量,车主也要满足餐饮、休息的需求。莲花山超充驿站为长途驾车人群打造了一个温馨的家,配套建设出租车驿站,提供餐饮、休息、洗车、便利店等服务。
上午11点多,狄洪飞驾车缓缓驶入莲花山超充驿站。在工作人员的协助下,他顺利插上电源,利用充电间歇在便民餐厅就餐。“驿站位置很方便,而且能吃饭、能休息还能洗车,对于我们这种长时间开车的人群特别友好。”
据悉,莲花山超充驿站临近经十路、港沟枢纽交通、京沪高速公路出入口,地理位置优越。不仅方便附近居民和经十路沿线新能源车辆充电,也为驾车经过港沟枢纽交通、京沪高速公路出入济南的长途出行车辆提供了电力保障,让广大人民群众绿色出行无忧。
秉承“知行合一,为人民服务”的企业核心价值观,莲花山超充驿站通过对空间的合理分配布局,开辟出集餐饮、洗车、购物等全方位服务的休息区。驿站配置餐厅、便利店和先进设备,为车主提供了一个便捷、舒适的休息和充电场所,方便他们一站式解决各种需求,卸下一身疲惫。
济南能源集团有关负责人介绍,在保障电力需求的同时,充电站执行峰谷电价政策,让车主有了更多的选择。开业期间,还推出各类开业优惠活动,涵盖服务费优惠、餐饮优惠以及充电送礼、抽奖等活动。
绿色交通驶向低碳未来,绿色充电实现清洁循环。按照充电基础设施“千站”行动要求,济南能源集团正积极选址主要交通节点和公共场所,加大力度完善充电站布点和配套供电设施建设,构建新型能源产业体系,实现储能、光伏发电、新能源汽车充换电项目有机结合,让更多新能源车充上新能源电。预计到2026年底,将建成20个“光储充”一体化示范站、150个标准站、200个乡村站、10000把充电枪,届时充电站版图将遍布全市,解决绿色出行“最后一公里”,带动更多百姓享受低碳新生活,以实际行动推动我市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张帅)
(编辑:王星)
凡本网注明“来源:企业观察网”的所有作品,均为《企业观察报》社有限责任公司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企业观察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企业观察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联系方式:010-687196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