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波:我国有条件实现积累型养老金体系转型

来源:  证券时报网       作者:孙璐璐 潘玉蓉      发布时间:2021-4-21 18:24  |  

4月20日,人民银行副行长李波在出席博鳌亚洲论坛2021年年会“迎接老龄化社会——养老金改革”圆桌会议时提出,养老金改革应该成为金融供给侧改革的重要抓手。如果能推动我国养老金改革向积累型发展,就会积累很大一笔“长钱”,帮助解决金融体系存在的长期资本不足的问题。

李波认为,做大积累型养老金规模最大的好处,就是优化储蓄结构,应该把一部分储蓄安排到养老金账户中。他建议,我国应借鉴国际对养老金各支柱的分类标准和维度,这样才能思考清楚我国下一步养老金改革应重点抓住哪些支柱,并清晰的知道我们应该努力的方向。

我国金融体系缺乏“长钱”

李波在会上分享了两点观察,一是中国金融体系一个明显的短板就是长期资本不足,尤其是股本不足。支持实体经济的资金中贷款的占比较高,使得宏观杠杆率偏高;但与此同时,金融支持科技创新的力度不足,这是因为科技创新需要大量的股本,但我国金融体系的股本不足,因为缺乏“长钱”,也导致资本市场波动偏大。

二是从国际经验看,长期资本(“长钱”)的主要来源,是积累型的养老金。所谓积累型是相对于现收现付的概念,后者通俗讲是指年轻人和企业为个人当期缴纳的资金(养老金),当期就给退休的老人花掉了;积累型是指个人和企业为个人缴纳的的资金当期不能花掉,而是进入个人账户进行长期积累,并由专门的机构进行资产配置,待到年轻人退休后才能使用这笔资金。

李波表示,中国是以现收现付为主的养老金体系,相比之下,发达国家中积累型养老金占比较高。数据显示,2018年末,OECD(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成员国家的养老金积累余额加权平均占GDP的比重达到126%,而中国同期只有10%左右。因此,中国养老金积累余额较低。如果能推动我国养老金改革向积累型发展,就会积累很大一笔“长钱”,帮助解决金融体系上述存在的长期资本不足的问题。

他因此建议,应该把一部分储蓄安排到养老金账户中,因为养老金账户是通过专业机构管理的,可以进行长期资本配置,其中很大一部分资金是可以配置到股权。OECD成员国家平均25%的积累型养老金余额是配置到股权中,支持资本市场发展,也可以优化储蓄结构。

我国有条件实现积累型养老金体系转型

李波还认为,国内对养老金三支柱的分类与国际不太一样,我们应当借鉴国际的分类方法。按照国内目前的分类方法,政府作为第一支柱,企业是第二支柱,个人是第三支柱;按照世界银行的分类标准,一是要看个人账户是否做实、产权是否清晰,二是养老金缴纳是强制的还是自愿的;三是养老金的管理是由政府负责,还是交给市场化的专业机构。

“把上述三个问题搞清楚了,才能按照这三个维度分清养老金支柱。我们如果能借鉴国际的标准和维度,才能思考清楚我国下一步养老金改革应重点抓住哪些支柱,并清晰的知道我们应该努力的方向。”李波称。

对于中国是否有能力实现积累型养老金体系改革的问题,李波坚定地认为,中国是世界上少有的具备条件做实积累型养老金的国家。

“国际经验看,从现收现付型养老金体系向积累型养老金转移的难度很大,其中最大的挑战就是目前退休老人的养老金谁来支付,这需要动用其他资源来支持过渡期养老金的支付。我国最大的好处就是有比较多的资源可以运用和支持养老金的转型。”李波称。

谈及可以动用哪些资源实现养老金转型,李波认为可通过以下三方面:一是国有资本减持,“目前我们已经在做了,但可以进一步加大力度”;二是将来可以拿出一部分国有土地的收益用来支持养老金转型的过渡期;三是如果前两项还不够,还可以发行超长期国债来支持过渡期,比如50年期、100年期。

“一旦过渡期成功度过,实现转型,就会对我国经济增长,尤其是技术创新、资本市场的发展带来很大的支持作用,进而可以用下一轮的经济增长来偿还超长期国债。”李波称,这可以实现在高科技创新条件下更高层次的经济增长,也利于实现养老金的可持续性。

(编辑:王星

今日看点
视觉 / 视频更多
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在京闭幕
国务院国资委与辽宁省举行工作会谈
一图速览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
亚洲最长最重导管架钢桩完成装船
我国在大漠腹地打出首口万米深井
第七届中国企业改革发展峰会暨成果发布会召开
融媒体更多

中交房地产变中求存

揭秘 | 中建集团是如何摆脱开发商拖累的

宗庆后之后,娃哈哈面临三大挑战!

时评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