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鳌时间”开启!旗舰报告正式发布

来源:  证券时报       作者:吴少龙      发布时间:2023-3-28 16:30  |  

在世界经济放缓和全球化遭遇碎片化风险的大背景下,亚洲经济如何加快复苏的步伐?

阳春三月,亚洲再次进入“博鳌时间”。3月28日,博鳌亚洲论坛《亚洲经济前景及一体化进程2023年度报告》发布。报告认为,亚洲成为世界经济暗淡图景中的亮点,预计亚洲经济整体复苏步伐继续推进,区域生产、贸易、投资一体化和金融融合进程将加快,亚洲将把握好全球经济治理的“亚洲时刻”。亚洲经济体抗外部冲击能力、产业链重构与韧性、应对气候变化以及区域贸易协定落实是四大值得重点关注的问题。

亚洲成为世界经济暗淡图景中的亮点

2023年1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预测显示,2023年世界经济增速为2.9%,较2022年10月的预测值有所上调,但仍显著低于3.8%的历史(2000~2019)平均水平。

作为世界经济的重要引擎,2023年亚洲经济体整体复苏步伐加快。报告认为,亚洲经济体2023年加权实际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率为4.5%,较2022年的4.2%有所提升,成为世界经济放缓大背景下的一大亮点。IMF的分析显示,仅中国和印度两国就将贡献2023年全球增长的一半,中国经济增速每提高1个百分点,亚洲其他地区的产出就会增加约0.3%。此外,亚洲其他地区的贡献度也将达到1/4。

不过,新兴市场与发展中经济体整体增长动力较弱需得到关注。世界银行对2023年新兴市场与发展中经济体GDP增长率的预测下调了0.8个百分点,降至3.4%,主要原因是外部需求的减弱和融资条件的收紧。投资不足或将对新兴经济体的增长能力造成制约。世界银行预计,从2022年到2024年,新兴市场与发展中经济体的总投资平均仅增长3.5%,不及前20年平均增长率的一半。新兴市场与发展中经济体人均收入对发达经济体的赶超面临陷于停滞的风险。

挑战中也存在利好,一是亚洲地区的通胀压力有望减缓,二是亚洲对外货物贸易仍保持快速增长。

报告指出,2023年,大宗商品价格从峰值回落有利于缓解输入性通胀压力。全球经济增长放缓抑制需求从而减缓通胀压力。全球供应链面临的价格压力正在缓解,这从供给端削弱通胀压力。亚洲劳动力市场尚未完全恢复。亚洲主要货币的汇率趋稳,输入性通胀压力降低。

报告认为,亚洲在全球宏观经济政策协调领域发挥了更为积极主动的引领作用,去年和今年两年的二十国集团(G20)峰会均在亚洲举行,全球经济治理进入“亚洲时刻”。亚洲经济体积极推动多边贸易体制改革,深度参与全球货币金融治理,深化数字经济发展与合作。同时,亚洲着力引领全球可持续发展议程,不遗余力投入减贫事业,加强区内互联互通倡议与规划的对接,强化开发性融资助推全球发展治理进程,推出全球发展倡议帮助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

一体化进程持续推进 提升抵御国际资本流动负面冲击的能力

报告认为,尽管近年来全球供应链受到各种冲击,但亚洲工厂自身依存度仍有增强,亚洲经济体在全球价值链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大多数亚洲主要经济体在过去十年都在增加对亚洲工厂的依赖。

从亚洲工厂出口额排名前22位的中间产品看,21种产品出口增长明显,包括集成电路在内的电子元件产品增长最快,2021年增速高达28.8%。中国仍保持在亚洲中间产品贸易中的主导地位。在交易量最大的22种中间产品中,中国有20种处于领先地位。越南对美国的出口在2018年中美贸易摩擦后加速增长。

此外,报告还认为,亚洲金融融合加深,帮助提升了区内经济体抵御国际资本流动负面冲击的能力。

截至2021年底,亚洲流出的组合投资存量接近11.7万亿美元,日本、中国分别为5.1万亿美元和0.98万亿美元;亚洲吸收的组合投资存量为10.2万亿美元,日本、中国分别为3.22万亿美元和1.97万亿美元。截至2021年底,亚洲经济体将19.5%的组合投资配置在亚洲市场。在《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经济体中,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对该区域的组合投资配置程度最高。

亚洲经济体扎实推进区内本币结算与合作,推动本币结算基础设施建设。截至2022年末,亚洲经济体签署的处于存续期的本币互换协议达到26份。其中,中国与亚洲经济体签署的本币互换协议规模达到1.973万亿元人民币,其他亚洲经济体间签署的协议规模达到1135亿美元。截至2022年12月,日元和人民币分别以2.88%和2.15%的占比居全球主要货币国际支付金额的第四位和第五位。

此外,中国、印度和东盟国家成为新兴市场最为活跃的绿色债券发行人。上海、东京、香港、新加坡、首尔等国际金融中心证券交易所成为亚洲绿色债券的重要上市地。亚洲经济体积极展开国际合作,对接绿色标准。

四大热点议题:绿色转型成为区域经济合作重要议程

报告还罗列了亚洲经济合作值得重点关注的四大问题:抗外部冲击能力、产业链重构与韧性、应对气候变化以及区域贸易协定落实。

在亚洲经济体增强抗外部冲击能力上,报告表示,重点关注亚洲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与低收入发展中国家普遍面临债务水平持续上升的问题。美欧等发达经济体开启加息周期,大量短期资本加速从亚洲回流美元资产,许多亚洲经济体数次加息导致经济减速是主要原因。中国经济的强劲复苏将为亚洲经济体有效应对外部冲击提供助力。

在亚洲产业链重构与韧性问题上,亚洲应抓住全球产业链区域化机遇,积极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构建更加紧密的区域共同市场;抓住全球产业链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机遇,推动数字技术创新,促进数字经济发展与合作;需应对全球产业链断裂带来的冲击,有效保障关键初级产品和中间产品的供应。

在气候变化、碳中和与绿色转型问题上,中国、日本、印度、韩国等主要亚洲国家都提出了实现净零排放目标的时间表,绝大多数亚洲国家将促进绿色发展与转型作为国家发展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绿色转型已成为亚洲区域经济合作的重要议程。

在多边贸易体制改革与区域贸易协定的进展上,在多边贸易体制深陷多重危机的背景下,RCEP正不断显现域内贸易投资的制度和开放的红利。亚洲经济体积极参与数字经济规则制定,有利于推动数字经济领域的开放和发展,为亚洲经济发展提供新的发力点。

(编辑:王星

今日看点
视觉 / 视频更多
习近平会见德国总理朔尔茨
中越国资监管和国企改革交流座谈会在京召开
一图速览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
亚洲最长最重导管架钢桩完成装船
我国在大漠腹地打出首口万米深井
第七届中国企业改革发展峰会暨成果发布会召开
融媒体更多

刘伟平挂帅三峡集团有何深意

中国移动还值得继续持有吗

戴和根履新中国铁建100天,干了啥,见了谁

时评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