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大开幕日,国有六大行齐发声释放了什么信号

来源:  企观国资       作者:张宁      发布时间:2022-10-19 16:32  |  

10月16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京开幕。会议强调,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

同日,包括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邮储银行在内的6家国有大型商业银行一齐发布公告,披露了各自在今年前三季度发挥国有大行支柱作用,加大服务实体经济取得的积极成效。

六大行齐发公告,表明加快信贷资源倾斜和投放、支持实体经济稳健发展的坚定决心。在当前阶段,这释放了怎样的信号?

利好实体经济持续恢复

查阅六大行公告,今年前三季度,工商银行境内人民币贷款余额净增加2.2万亿元,农业银行新增人民币各项贷款2.2万亿元,中国银行客户贷款增加1.69万亿元,建设银行人民币贷款增加2.1万亿元,交通银行境内人民币各项贷款增加6444亿元,邮储银行客户贷款总额增加6977.70亿元,六大行合计新增人民币贷款在9.5万亿元以上。

这一数额约占前三季度全部人民币贷款增量——18.08万亿元的一半。

今年二季度,经济运行面临超预期因素冲击,市场主体困难加大。面对这种情况,党中央、国务院及时部署,出台一揽子稳经济政策,并在经济恢复发展的第三季度,再次出台一揽子稳经济政策的接续政策,全力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努力争取最好结果。今年三季度以来,我国经济运行逐渐企稳,并加速恢复。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最新金融数据显示,9月份信贷、社融等主要指标延续8月恢复态势,并表现得更为强势。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一直以来,重视实体经济的发展都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和政策导向。在此背景下,就需要金融同样将支持和服务实体经济作为重要工作。

研究者们普遍认为,六大行此时再次积极行动,推动宽信用,表现出支持实体经济的坚定决心,有助于提振市场信心,利好实体经济的持续恢复。

中国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指出,当前,国内经济处于恢复关键阶段,六大行发挥行业“头雁”和支柱作用,加大实体经济支持力度,有利于更好地促进经济稳步恢复。

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复旦大学金融研究院兼职研究员董希淼表示,大型商业银行在我国银行业中具有重要地位。面对内外部复杂多变的挑战,前三季度大型商业银行加大逆周期调节,通过加大信贷投放,有力提升了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和服务,较好地发挥了银行业中流砥柱的作用,彰显了国有大行的责任和担当,为稳定市场信心和预期、促进经济恢复作出了积极贡献。

各大行具体支持措施

如何支持实体经济?从具体做法上看,六大行各有亮点和侧重点。

工商银行:贷款、债券投资、存量移位新增等手段并用

2022年以来,工商银行积极发挥投融资总量、结构、节奏和定价管理功能,通过贷款、债券投资、存量移位新增等手段,前三季度为实体经济新发放5万亿元以上投融资,助力稳住经济大盘。

从具体做法上看,一是保持新增投融资快速增长,加大资源配置和信贷投放力度,保持信贷总量快速增长。工商银行发挥信贷主渠道作用,坚持靠前发力、突出重点,逐月保持同比多增,投放节奏更加均衡有效。

二是优化信贷结构,提高信贷资金精准直达性。在服务重大项目方面,紧紧围绕基础设施基金投资项目配套融资、交通水利能源网络型基础设施等五大重点领域和“十四五”规划重点项目营销,基建领域贷款余额比上年末增加逾6400亿元。在服务制造业和绿色发展方面,优化以新制造、新服务、新基础及高技术客群为重点的公司信贷布局,制造业和绿色贷款余额、增量均排名市场首位。

三是有序引导实体经济融资成本下降,助力稳市场主体。优化分级分类贷款LPR定价授权体系,推动货币信贷政策有效传导。加大贷款定价精准支持,引导实体经济融资成本下降。采取多种措施,满足稳企纾困、创业就业、乡村振兴等金融需求。

建设银行: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结构

2022年以来,建设银行通过完善经营管理机制、成立信贷投放工作专班等举措,聚焦国民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加大信贷投放,靠前、精准发力,支持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积极成效。

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结构。其中,普惠金融贷款近人民币2.3万亿元,较上年末增加近人民币4200亿元,广泛惠及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涉农客户等普惠金融群体;投向制造业的贷款人民币2.2万亿元,较上年末增加人民币5400亿元,服务经济转型升级和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基础设施行业领域贷款余额人民币5.66万亿元,较上年末增加近人民币5800亿元,支持国家基础设施和民生项目建设;绿色贷款近人民币2.6万亿元,较上年末增加人民币6,300亿元,助力经济社会低碳转型。

个人住房贷款余额人民币6.5万亿元,较上年末增加人民币1100亿元,有力支持居民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拟出资人民币300亿元设立住房租赁基金,探索租购并举的房地产发展新模式。

农业银行:全力做好粮食安全等重点领域信贷投放

2022年前三季度,农业银行持续加大服务实体经济力度,新增贷款创同期历史新高。以全力做好粮食安全、农产品稳产保供、乡村产业、乡村建设等领域信贷投放为重点,县域新增贷款超9000亿元。同时加大对制造业、基础设施建设、科创企业、民营企业、普惠小微企业等金融支持,有效满足各类市场主体的融资需求,助力稳住经济大盘。

中国银行:着力“八大金融”领域,助力稳住外资外贸基本盘

2022年以来,中国银行坚持以科技、绿色、普惠、跨境、消费、财富、供应链和县域等“八大金融”重点领域为着力点,出台了8个方面42条支持措施,服务实体经济成效显现;持续加大对重点领域的融资支持,提高信贷审批与投放效率,支持受困主体纾困。三季度末,中国银行科技金融授信余额超过1万亿元,较年初增长16%以上,绿色信贷增长约36%,普惠贷款增长约35%,民营企业贷款增长约18%,境内制造业贷款增长约18%。

同时,中国银行积极服务国家高水平对外开放,制定出台支持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做好跨周期调节稳外贸行动方案,助力稳住外资外贸基本盘。今年前三季度,中国银行境内机构办理国际结算业务约2.6万亿美元,市场份额稳居同业首位。

交通银行:对接科技强国战略,打造商行+投行一体化服务体系

今年以来,交通银行战略性新兴产业贷款、制造业中长期贷款、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保持较快增长,增幅均超过境内人民币各项贷款总体增幅。其中,交通银行对接科技强国战略,打造商行+投行一体化服务体系,9月末“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贷款较上年末增长42.61%。

同时,交通银行全面服务区域协调发展,前9个月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增量贷款占比超过60%;并致力于通过数字化转型加快消费贷款产品创新与迭代,满足个人客户衣食住行医等场景需求,截至9月末,个人消费贷款余额较上年末增长45.18%。

邮储银行:服务“三农”,支持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给

今年以来,邮储银行在服务实体经济中担当作为,进一步推进“三农”金融业务高质量发展。

具体做法上,一是全力做好乡村振兴重点领域金融服务,支持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给、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建设、乡村建设行动,做好农村地区基础金融服务,助力农业稳产增产、农民稳步增收、农村稳定安宁;二是助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三是坚守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持续开展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创新线上信用贷款产品,建立“小额度、广覆盖”高效精准的主动授信机制;四是持续推进“三农”金融集约化运营改革,启动审查审批集中运营、贷后集中管理试点,持续推进移动展业设备应用,推广全流程数字化作业模式。

下一步

下一步,国有六大行均表态,将继续从各自定位出发,加大力度支持实体经济。

工商银行表示,将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进一步加大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继续保持良好经营态势,为经济发展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工行力量。

中国银行表示,将坚持国内商业银行业务为集团的主战场,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益的发展,同时持续巩固全球化经营和综合化服务优势,不断推进区域化管理和集约化经营,持续提升跨境金融服务水平,为稳定宏观经济大盘、促进经济行稳致远贡献金融力量。

邮储银行表示,将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新发展理念、服务新发展格局,强化大行责任担当,走差异化、特色化的高质量发展之路,不断提升乡村振兴金融服务能力,助力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城乡融合发展,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力量。

未来,国有大行如何更好支持实体经济?

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主任曾刚认为,银行业金融机构应进一步优化信贷结构,围绕党的二十大报告和会议精神,以及国家“十四五”时期的战略方向,强化对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通过信贷结构优化和业务模式创新,开展促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各项工作。

周茂华表示,从目前国内经济恢复情况与困难挑战看,需要银行业金融机构围绕“量增、价降、面扩”,落实好此前出台的政策措施,并继续加大对实体经济薄弱环节、基建重点项目、绿色发展、科技创新、新市民等领域的支持力度,满足房地产行业合理融资需求。要进一步稳定市场主体发展信心、激发微观主体活力。

(编辑:王星

今日看点
视觉 / 视频更多
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在京闭幕
国务院国资委与辽宁省举行工作会谈
一图速览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
亚洲最长最重导管架钢桩完成装船
我国在大漠腹地打出首口万米深井
第七届中国企业改革发展峰会暨成果发布会召开
融媒体更多

中交房地产变中求存

揭秘 | 中建集团是如何摆脱开发商拖累的

宗庆后之后,娃哈哈面临三大挑战!

时评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