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滇中引水工程楚雄段:地下230米的默默坚守

来源:  人民网-人民日报       作者:杨文明      发布时间:2022-6-20 16:31  |  

滇中一场夏雨,山中多了几分凉意。6月13日,记者前往滇中引水工程楚雄段,目的地是地下230米——龙潭隧洞2号支洞。

换雨鞋、穿反光背心、戴口罩,全副武装后,记者跟随中铁八局滇中引水工程楚雄段施工8标项目部党支部书记李毅德,乘上斜井里的“抖抖车”,一路向下。

疫情防控不放松,工程进度也不轻松。“在保证施工安全的前提下,我们还是能快尽快。”李毅德说,依靠科学安排工序和一线工人的坚守,两年半时间,滇中引水工程楚雄段8标项目已完成投资5.77亿元。而这些投入,很大一部分就是工人的收入。

车行1分多钟,自然光逐渐被吞噬,隧洞中一盏盏电灯逐渐显得明亮起来。大约6分钟后,一行人终于到达洞底。恰逢隧洞内在开展喷浆作业,每隔百米左右,就有工人在巡视混凝土溜槽。“这活计简单,属于工地上的杂工,但因为是在隧洞内作业,一个月工资也有不少。”李毅德说,工地上的杂工岗位,吸引了附近不少群众,不仅满足了现场施工需要,还为当地提供了一些就业机会。“施工运输车辆多,难免起灰扬尘。这段时间,我们的洒水车格外忙碌,就是为了减少对群众种植农作物的影响。”

尽管距离上次爆破已经过了3个小时,空气中依然残留了一些灰尘,穿着反光背心的身影变得有些模糊。口罩有些紧,记者试着摘掉口罩,被呛得直打喷嚏。李毅德调侃:“想让滇中的群众喝上金沙江的水,咱们就得先经受住隧洞里的灰。”

爆破开挖、出渣运渣、支护喷浆……循环往复,便是标准的隧洞开挖流程。“要是赶上井下爆破,那种强烈的推背感,伴着猎猎作响的旗子,场面真是紧张!”说话间,李毅德和记者走到了上游掌子面,一台挖掘机正在作业。两个月时间,隧洞又往前开挖了150多米——为了降低安全风险,每次爆破只能往前推进3到3.5米;每个掌子面上,同时在现场作业的人数不能超过9人。

“现在隧洞开挖,基本不靠蛮劲,主要靠炸药和机械这样的巧劲。洞内作业面有限,设备多了派不上用场,即便是机械也不能盲目增加数量,提高工程进度的关键是科学安排工序。”李毅德说。

上游出渣,600米外的下游掌子面则在开展喷浆作业。为了躲避粉尘,喷浆车车窗紧闭,操作员则下车用遥控器远远地操控机械手臂喷浆。除了口罩,操作员还戴着能遮住耳朵的帽子,只露出一双眼睛,不时观察操作面情况。“条件艰苦,不过收入可观,这也是不少人愿意来的原因。”李毅德介绍,在掌子面作业的,基本是专业熟练工,爆破员要持证上岗,机械臂操作员也得有一两年的操作经验。

再次回到地面,记者大口呼吸着新鲜空气,进洞前戴上的新口罩,早已被洞内机械的尾气染黑。地下230米,下洞1小时,记者汗流浃背;而洞内的工人,一待就是四五个小时……

(编辑:王星

今日看点
视觉 / 视频更多
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在京闭幕
国务院国资委与辽宁省举行工作会谈
一图速览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
亚洲最长最重导管架钢桩完成装船
我国在大漠腹地打出首口万米深井
第七届中国企业改革发展峰会暨成果发布会召开
融媒体更多

中交房地产变中求存

揭秘 | 中建集团是如何摆脱开发商拖累的

宗庆后之后,娃哈哈面临三大挑战!

时评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