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帜鲜明地筑牢国有企业的“五个自信

来源:  《国企》杂志       作者:张学琼      发布时间:2022-6-14 11:19  |  

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在2016年的全国国有企业党建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国有企业不仅要,而且一定要办好,要坚定不移地做强做优做大。怎么办好?其“根”和“魂”就是国企党建。

目前,大国关系正值转折期,国际秩序重构,推动新型全球政治经济秩序加速形成。加上后疫情时代,全球经济复苏,秩序重建面临挑战。虽然中国在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工作中取得了全球瞩目的成就,总体上保持了疫情可控、经济平稳、通胀较低、就业稳定的局面,但也要看到,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作为共和国长子,国有企业应该在稳定宏观经济大盘中,更好地发挥“稳定器”和“压舱石”的作用。这也对国企党建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

如何把国企党建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创新优势、竞争优势?很重要的一点是,国有企业要通过思想和认识上的固本强基,从历史逻辑、现实逻辑、发展逻辑等角度,旗帜鲜明地巩固和筑牢“五个自信”,为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提供思想动力。

增强国有企业发展的道路自信

习近平同志强调,旗帜问题是党和国家工作的首要问题,也是国有企业的首要问题。在国企改革发展历程中,曾经存在着要不要办国有企业、要不要做强做大国有企业的不同声音,但历史和现实证明,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是一条无比正确的强国之路。

从2019年数据来看,2019年中国GDP总量99万亿元,国有企业超过半壁江山,占比超过60%;2019年《财富》世界500强中,中国上榜公司达到129家,历史上首次超过美国(121家),成为上榜公司最多的国家,其中国企占比将近七成。国有企业的“物质基础”,不仅是数量基础,更是质量基础。国有企业是国家科技创新的主力军。许多投资大、收益薄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许多周期长、风险大的基础性研发,许多国防科技工业的重大项目,许多重大自然灾害、突发事件的抗击救援,许多脱贫攻坚、改善民生的项目实施,都是国有企业扛起来的。尤其是在这两年的疫情影响下,国有企业以强烈的政治担当,稳定“产业链”,挖掘“新动能”,带动上下游产业和中小企业全面复工复产,协同发展,成为中国经济复苏的底盘。这一切表明,国企发展道路是正确的。对国有企业发展的道路自信,体现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自信。

增强国有企业改革的理论自信

习近平总书记曾经说过,300多项改革中,国企改革是他最关心的。他对国企改革提出了两条原则:坚持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是重大政治原则,必须一以贯之;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国企改革的方向,也必须一以贯之。这两个“一以贯之”,就是国企改革历程的根本遵循。

国有企业的改革发展历程,本身就是一次次解放思想、理论创新、积极探索的过程。回望历史,从厂长负责制的承包制、股份制探索到混合所有制的创新理论出现,中央企业和地方国企通过整体上市推进混改,推动大批国有企业跻身世界500强,“走出去”参与全球市场竞争。国资国企改革取得丰硕成果的事实证明,国资国企改革的方向是完全正确的。

截至2021年年底,中国国有企业公司制改革基本完成,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国企发展的成功秘诀,就是在有利于国有资本保值增值、有利于提高国有经济竞争力、有利于放大国有资本功能的原则下,勇于理论创新。对国有企业改革的理论自信,体现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自信。

增强中国特色国有企业的制度自信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现代国有企业制度,‘特’就特在把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各环节,把企业党组织内嵌到公司治理结构之中。”他鲜明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现代国有企业制度”的课题,对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作出顶层设计,为新时代国有企业改革发展与党建提供了根本遵循。

近年来,国有企业落实党中央的制度规定,坚持顶层设计和基层探索相结合,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国有企业制度。在法律层面把党的领导党的建设写进章程,明确党组织的法定地位,彻底解决了企业党组织说话没分量、办事没底气,特别是在公司重大决策、选人用人、党风廉政建设等方面弱化、淡化、虚化、边缘化的问题。微观制度层面上就是要落实“把党建工作要求写入公司章程”,体制层面上就是要落实党委(党组)与其他治理主体在成员上“双向进入、交叉任职”、党委(党组)书记董事长“一肩挑”,机制层面上就是要建立起以党委(党组)前置研究讨论为根本要求的议事决策机制和以党建工作责任制为主体的党建工作机制,从而形成制度体制机制完备的国有企业党建制度体系。

自党中央提出建立中国特色现代国有企业制度的目标要求以来,一大批国资国企先行先试,积极探索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法人治理结构不断完善,民主管理制度得到落实,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充分发挥。实践证明,特色制度正是国有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部分。对国有企业的特色制度自信,体现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自信。

增强国有企业的文化自信

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以及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积极践行,并对其文化的生命力持有的坚定信心。企业文化导入国有企业以来,已然成为公司发展壮大的软实力。

国有企业一直有着优秀传统文化的底蕴。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实践过程中更是孕育了不少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比如铁人精神、载人航天精神、青藏铁路建设精神等等。这种文化上的继承和发展,夯实了国有企业文化建设的根基,也奠定了国企文化自信的强大底气。

具有企业文化特色的思想政治工作,最能凝聚人心。以林业行业的塞罕坝为例,从1962年至今,三代塞罕坝人秉持“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的伟大精神,在一望无际的荒漠沙地上,几十年如一日地扎根基层,无怨无悔,从一棵树到百万亩人工林海,筑起了绿色生态长廊。2017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对河北塞罕坝林场建设者感人事迹作出重要指示,首次提出塞罕坝精神。其精神内核,与铁人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等一样,都是新时期国企人身上所展现出的立志报国、敬业奉献精神。

企业文化是重要的生产力,在推动企业发展过程中具有无法替代的核心作用。对国有企业的文化自信,体现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自信。

增强国有企业党的建设自信

全国国企党建会议召开以来,国资央企集中破解国企党建弱化、淡化、虚化、边缘化问题,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得到明显提升和实质性加强,党组织地位作用明显加强,党建工作优势有力彰显,各级党组织抓党建强党建的意识能力明显增强,党建工作的条件环境明显改善。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在加强和改进党建工作的过程中,借鉴了管理学上的“责任管理”理念,提出了党建工作责任制概念。从1994年党的十四届四中全会上第一次明确提出开始,不断丰富完善,到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党建工作责任制作出指示和要求。

对国有企业党的建设的自信,要抓好考核评价这个指挥棒。总书记曾强调指出,对各级各部门党组织负责人特别是党委(党组)书记的考核,首先要看抓党建的实效,考核其他党员领导干部工作也要加大这方面的权重,要把党的建设考核同企业领导班子综合考评、经营业绩考核衔接起来,同企业领导人员任免、薪酬、奖酬挂起钩来。只有国有企业党委(党组)树立了抓好党建是本职、不抓党建是失职、抓不好党建是不称职的责任意识,形成齐抓共管党建工作的合力,国有企业党的建设才能自觉、自信、自强。对国有企业党的建设自信,体现了对中国共产党这个世界上最伟大的政党自信。

总之,国有企业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在新的征程上,我们要通过增强、培育、践行这五个自信,坚守国有企业的发展方向、改革路径、制度创新、文化提升和党建发力,切实增强国有企业在各方面的自信自强,推动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

(作者单位:中国林业集团)

来源|《国企》杂志2022年6月号

(编辑:王星

今日看点
视觉 / 视频更多
习近平会见德国总理朔尔茨
中越国资监管和国企改革交流座谈会在京召开
一图速览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
亚洲最长最重导管架钢桩完成装船
我国在大漠腹地打出首口万米深井
第七届中国企业改革发展峰会暨成果发布会召开
融媒体更多

让王健林退位的男人

刘伟平挂帅三峡集团有何深意

中国移动还值得继续持有吗

时评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