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统一能源市场怎么建?重点来了

来源:  企观国资       作者:詹碧华      发布时间:2022-4-18 15:36  |  

日前,《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下称《意见》)对外发布。《意见》提出,要建设全国统一的能源市场,在有效保障能源安全供应的前提下,结合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任务,有序推进全国能源市场建设。

现状

无锡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吴琦向《企业观察报》表示,当前,全球能源供应链动荡加剧,中国能源市场呈现以下5个特征:

一是能源供应稳定安全的重要性日益突出。中国作为能源消费大国,保障能源供应的稳定安全成为至关重要的优先考虑事项。能源绿色低碳转型也必须建立在能源稳定安全的前提之下。应做到“先立后破”。目前,化石能源在中国能源消费总量中占比较高。“十四五”时期,稳定煤炭供应、加强煤炭的托底保障、加快煤炭清洁低碳利用依然是中国能源工作的重点。

二是重点领域节能减碳工作任务繁重。“十四五”时期,是中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攻坚期,必须加快推进碳排放重点领域节能减碳工作。根据国际能源署(IEA)的统计数据,2020年全球碳排放主要来自能源发电与供热、交通运输、制造业与建筑业三个领域,分别占比43%、26%、17%。能源领域是节能减碳的最重要切入口,也是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最为繁重、最为困难的领域。此外,建筑方面,中国新增建筑的工程建设每年产生的碳排放约占总排放量的18%,主要集中在钢铁、水泥、玻璃等建筑材料的生产、运输及现场施工过程,所以对于新建建筑来说,转变建造方式、大力发展绿色建筑,是实现建筑领域减碳目标的重要举措之一。

三是清洁低碳和新能源关键技术亟须创新突破。保障能源安全和大力发展新能源是“十四五”时期中国能源工作的两大重点。当前能源行业仍面临煤炭消费占比较高、新能源供应不稳定的问题。同时,在“双碳”目标的约束下,亟须加快煤炭清洁低碳技术的研发创新,加快储能等关键技术创新突破,构建适应新能源发电特点的新型电力系统。

四是新能源供需分布严重不均。由于中国风光等清洁能源多分布在西北等经济欠发达地区,而电力需求量则集中在东部地区,电力供需的区位矛盾较大,造成了弃光弃水的情况。因此,解决新能源生产消费区域分布不均衡、发电和用能时间不匹配等问题成为提高中国能源利用效率和推动新能源大规模使用的重要基础。

五是能源数字化、智慧化转型形势紧迫。数字时代,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加快与能源产业深度融合,智慧电厂、智能电网、智能机器人和能源大数据平台等能显著提高能源的生产消费效率,并推动形成供需实时互动、灵活调节的能源系统。在“双碳”目标的背景下,在新能源大规模使用的情况下,中国能源系统和电力系统的数字化智慧化转型需求十分紧迫。

智点智能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市场总监高强在接受《企业观察报》采访时指出,中国能源需求较大,当前供需不平衡,能源安全难以保证。能源结构不合理,能源利用率低。目前,一次能源结构中煤炭比重依然最高,清洁低碳能源比重较低。在双碳战略目标下,能源结构转型面临较大的压力。

北京特亿阳光新能源总裁祁海坤认为,目前阶段以煤炭为主能源的国情暂时无法改变,能源替代要建立在能源安全、稳定供能的基础上,来构建全国能源的互联、互通,加大跨省、跨区的能源供给畅通能力,是全国能源统一大市场建设的重要条件。

怎么办

全国统一的能源市场怎么建?高强认为,建设全国统一能源大市场,首先要做好顶层设计,完善制度体系和配套措施。其次要充分考虑各地区、各行业的差异和利益诉求,不能搞一刀切,要因地制宜地确保各项重点任务落到实处和能够执行。

祁海坤认为,全国统一能源大市场的建设,首先要加快清洁能源使用,大力发展低碳能源产业。但是能源消费转型过渡不是一下就能实现的,需要有安全、可靠的基础性能源供应作保障,不能冒进、机械式地增减能源供给方式和大干快上的运动式减排降碳。要做到化石能源燃烧、火力发电和新能源出力的优化组合。在能源供给畅通的前提下,新旧能源做到双轮驱动、差速平衡下的协调、互补式发展,以此为准绳来坚定不移地推进能源消费革命,要防止毕其功于一役的局面发生。

当前正处于新、旧能源交替初始阶段,能源的综合利用将成为新常态。这就需要多种生产资源和市场资源的高效协同、有序衔接配合。国家风光大基地项目的出炉、特高压线路输送的建设、智能电网调度系统的升级、储能和蓄能的配套服务等都已具备发力的条件和基础。这一切都是为了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的构建创造条件、夯实基础,迎接生产生活、出行消费的大电气化时代和电力能源清洁化时代。这种能源生产与消费方式的变革,要尽快适应和满足国家能源统一大市场的建设。这也意味着很多能源产业链、供应链需要尽快重新构建、资源重新配置。

《意见》提出,在统筹规划、优化布局基础上,健全油气期货产品体系,规范油气交易中心建设,优化交易场所、交割库等重点基础设施布局。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已经建立起多层次的油气交易场所。2016年11月,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正式投入运行。该中心由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直接指导,由上海市政府批准设立;股东包括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海油等10家单位。2020年,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天然气双边交易量达到811.48亿立方米,保持亚洲最大天然气现货交易平台的地位。

此外,近几年来,浙江国际油气交易中心、北方国际油气中心、粤港澳大湾区国际能源交易中心、海南国际能源交易中心等面向国际的交易平台也相继成立。

《意见》提出,有序推进全国能源市场建设,健全多层次统一电力市场体系,研究推动适时组建全国电力交易中心。进一步发挥全国煤炭交易中心作用,推动完善全国统一的煤炭交易市场。

吴琦认为,建立全国统一的能源市场,尤其是电力交易市场,一方面可以推动新能源参与市场交易,为新能源开辟更大市场,发挥电力市场对能源清洁低碳转型的支撑作用。

难点

建设全国统一能源市场难在哪里?高强以煤炭市场为例认为,在双碳目标下,加快清洁能源开发利用、淘汰煤炭落后产能、降低化石能源比重并不容易,因为这将对地方经济发展和就业带来较大的压力。建立统一的能源市场必须妥善平衡民生问题和能源市场升级的矛盾,不能完全靠市场来解决和消化。

有学者认为,中国现阶段存在市场分割现象。在体制转轨时期造成市场分割的原因有很多,有纵向政府治理方面的原因,如按行业、企业规模、所有制、地区等标准制定不同的管理政策,导致各市场参与主体的政策不平等,由此造成市场条块分割;也有横向政府治理方面的原因,如突破国家统一政策的规定,按行政边界制定本地利益最大化的“逐底竞争”政策、限制要素和商品流动的政策等,由此造成市场的“块块”割据;还有市场结构方面的原因,如平台型企业行使垄断性市场势力,造成市场非一体化现象。

此外,要建立起全国统一的多层次电力市场体系,如何打破跨省跨区交易壁垒是一项巨大的挑战。目前跨省跨区电力交易壁垒明显,交易量偏低,实际上还未实现省份之间的有效连接。根据中电联数据,2021年全国市场化交易电量按类型划分,省内交易占比高达81.4%,省间交易仅占18.6%。

有观点认为,跨省跨区交易无法展开,在技术层面并不存在太大问题,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管理体制上的局限性。打破省间壁垒,建立起完全意义上的竞争市场需要大量的法律法规和制度体系支撑,还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

事实上,各地政府也在对多元市场主体直接参与电力交易不断松绑。2021年底,已陆续有安徽、山西、吉林、湖北、广西、山东等省份发布政策,全面放开工商业用户参与电力市场交易,按照市场价格购电。然而,中电联数据显示,1-2月,省间电力直接交易为103.4亿千瓦时,仅占省间交易电量的7%左右。

中国电力类型丰富,多种电力类型(火电、水电、核电、风电等)共存,建立科学合理的市场交易及价格机制,以平衡各电力类型的综合收益,实现保供与新能源转型齐头并进,是未来电力行业的重要机遇。

(编辑:王星

今日看点
视觉 / 视频更多
习近平会见德国总理朔尔茨
中越国资监管和国企改革交流座谈会在京召开
一图速览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
亚洲最长最重导管架钢桩完成装船
我国在大漠腹地打出首口万米深井
第七届中国企业改革发展峰会暨成果发布会召开
融媒体更多

刘伟平挂帅三峡集团有何深意

中国移动还值得继续持有吗

戴和根履新中国铁建100天,干了啥,见了谁

时评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