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文明的发源地(一) 为什么是靖边

来源:  靖边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赵默冰      发布时间:2021-10-29 15:31  |  

上古文明英雄的舞台——靖边

随着“龙城寺”的发现,靖边境内上古文明的神秘面纱已渐现端倪。这其中有期待,有兴奋,更多的也许是疑问。

一种是惊喜: 兹事体大,令人振奋。

一种是鄙夷: 文化炒作,无稽之谈。

更多地是质疑: 蛮荒

之地,塞外大漠,胡汉相残,史籍无存,根本不具备文明兴起的条件。

最后归纳成两个问题:

这里真的是华夏文明的发源地?

凭什么——为什么是靖边?

缘起

从2015年起,因为撰写中国历史札记《中央帝国》原因,便须弄清楚华夏两族文明始祖轩辕黄帝的背景、宗脉、子系和出生地等情况。

以我们现在接受的历史教育,动笔之初,想当然地便认为黄帝的出生地在今天的河南省境内。至于说他是新郑、新密或者是禹州人氏,因为都在河南省,彼此间又为其中蕴藏着巨大的史学价值和经济利益而争的很凶,所以学者们在这个问题上,轻易不去下结论。

求证

初到禹州,发现该市的历史最早定位是“夏邑”---也即大禹定都之域。除了民间传说,这里并没有正史中记载的山脉水系,只有具茨山的轩辕丘似乎有些牵强的关联。

又去新密,民间传说更多,且有“黄帝宫”(原名云岩宫) 建成。但根据他们展示的资料来看,似乎都与黄帝麾下的战将有关,可信的程度并不令人信服。

到了新郑,最有力的佐证便是汉代修建的“黄帝祠”。

新郑市政府在民间修建的基础上,扩大建筑面积,于2005年形成祭祖规模。2006年,升格为由河南省政府、河南省政协、国务院台办、中国侨联、全国台联、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共同主办,郑州市政府、郑州市政协、新郑市政府共同承办的格局。

这里,俨然已成为仅次于陕西省黄陵县的祭祖重地。

但是,这个近年打造的文化祭祖景点,不仅没有正史的记载,并且也无什么像样的文物佐证,真是让人佩服河南人对文化强大的创造力。

离开河南时,几个文化界的朋友在饯别时问我此行的考察感受,我对他们说了以下的感受:

一、今天的河南省和史料中记载的“古河南地”根本就不是一回事儿;

二、在这里不但找不到黄帝故里有说服力的遗址和证据,便是连夏朝在这里有没有存在过也应该打个问号;

三、新郑市原本是西周郑国的国都所在地,如果黄帝故里和黄帝冢真的在这里,周天子们怎么样也不会把祖宗的祭祀圣地拱手相让。

在河南省既然没有找到答案,便驱车赶到了河北省的涿鹿县。到了“黄帝城”,看到一大片的“当代古迹”,顿时觉得脚底发凉。且不说这里到底是不是黄帝所建的都城,仅这种不伦不类的建筑,就是对遗址的最大伤害。

这里虽然有“桥山”,但这桥山也太过于袖珍;这里虽然有“黄帝祠”,但这明显的只是为了纪念黄帝与蚩尤的“涿鹿之战”。

查阅

看来只能坐在故纸堆中,试图在浩瀚的史籍中寻找黄帝的出生地与埋葬地的蛛丝马迹。

经过大量的阅研,根据《史记》及相关史料记载,我们确定了几个解开黄帝之迷的关键词: 遗址是“阳周故城”;山脉是“桥山”;水系是“走马水、奢延水”;建筑是“五龙祠”……

首先,必须得找到阳周故城的准确所在地。

寻找

符合这个条件的有两处: 一个是今陕西省延安市的子长县,一个是今甘肃省庆阳市的正宁县。

在子长县的石家湾乡曹家坬村,这里正在修建黄帝庙。据当地的文化人介绍,他们的依据是在县志中记载这里曾是阳周县故地,而且还有1979年修订的新版《辞源》和《中国文物地图集》陕西分册中认可此说。

此地的阳周县始建于西汉,废置于东汉,时间上十分接近。但是其境内却无相对应的山脉、水系和遗址,疑点颇多。

又去正宁县考证,发现这里虽然设置过阳周县,也有“黄帝冢”(当地称仙人坟) 。可是这个阳周县是东汉始设,足以证明它与战国时代的阳周城是两码事。

难道阳周故城是一个从未存在过的传说吗?

求助

2016年初,我在西安专程拜访了考古专家戴应新和张在民两位先生(前者是“石岇遗址”和“统万城遗址”的考古专家;后者是“秦直道”的考古专家)。

张先生说: 他在编纂《中国文物地图集》陕西分册过程中,对子长县的阳周县只是采信了当地文化部门提供的资料,并没有实地考察。现在看来,这个阳周县恐怕不是战国时代始建的阳周城。当时修建阳周城的目的是“戍边”,而这个阳周县离秦列城约有两百里之遥,显然与史实不符。倒是你们靖边的某处,很可能有阳周城遗址。因为秦、魏两国的长城不但在靖边的龙州交错聚集,更为奇怪地是,秦直道在这里好像也分为了两条道路,足以证明该区域的重要性(张先生因身体患疾,将秦直道的掘研工作在安塞停止)。

张先生的说法让我迷惑: 据我所知,靖边境内根本就没有什么阳周城遗址。当我将此事向戴先生讲述后,谁知他的话语更让我吃惊。

戴先生说: 张先生的判断是有道理的。其实阳周城在靖边境内的这种说法,早在九十年代就有北大教授王北辰先生最先提出来,后来榆林市的考古学者张泊也有专论。

我问: 那么在靖边为什么从未有过这样的说法?

戴先生说: 谁说没有?你们原来的文物工作者赵世林就认为靖边境内的白於山原名为桥山,并怀疑杨桥畔附近有阳周城遗址;而靖边有个叫郭正都的先生,就一直认为轩辕黄帝埋在你们靖边的五台山,并且还写了几篇文章。只是你们县的一些人认为这荒诞不经,讥为笑谈罢了。

难道苦苦寻找的阳周故城和黄帝原冢地,竟然在咱们靖边吗?这个研判不但大家难以置信,当时连我也十分的怀疑。

询疑

当拜读了王北辰、张泊、郭正都三位先生的文章后,顿时觉得汗颜: 自己作为文广行政人员,居然不知道有人在关注着靖边过去的历史文化与遗迹,并且这段辉煌的历史有可能颠覆中国对原本历史的地域认知。

既然有研究的论述,便须有人去求证。

首先做的,就是要摸清靖边历史的“家底”。

通读了新编的《靖边县志》,虽没有发现“阳周故城、桥山、黄帝”等记载,但“朔方、雍州”这些与上古文明密切关联的词语却跃然纸上。

在翻阅清代编纂、民国二十四年刊印的《靖边县志》时,我们惊讶地发现:“奢延水”赫然出现在清代靖边的地图之上,并且也辑录了上古中国第一个都邑“皇华城”的名称!

难道这里真的是华夏文明的发源地?

靖边,看来我们要重新认识你。

行动

重新认识靖边文化与历史定位的除了赵世林、郭正都等先生,还有李炅旻、霍竹山等许多的同志。

李炅旻在他编着的《文图靖边》和《靖边旅游资源分布图》中,标注出了杨桥畔芦河东为阳周古城;

霍竹山在2008年《中国作家》发表了一篇名为《阳周寻望》的文章,公开认为阳周城就是靖边县杨桥畔镇的瓦渣梁村,而且提供了一个有力地佐证:那就是靖边文管所内馆藏的战国文物“阳周塞司马”陶罐(请大家去五台公园内博物馆参观) 。

这是迄今为止,在中国境内唯一出土和阳周故城有关的可信文物。

2016年5月21日,瓦渣梁村农民因修建水利设施,无意中挖出成片秦砖及殿柱基石和图文瓦当。当我将录像和照片传给戴应新、张泊先生和其他考古专家后,他们极为兴奋,并引起了西北大学中国文化研究中心的高度关注。

各位专家嘱咐我以疑似阳周城为中心,围绕奢延水系,再寻找“桥山、五龙祠”等遗址,看看是否能找到黄帝原冢地。

根据史料按图索骥,我们在高家沟乡王沙湾(原名王坟湾) 、阳畔两村发现了如北斗状的七个大土堆,分别名为“齐家圪瘩、上台、黄界、轩辕峁、石坟坑、元坟峁、庙圪瘩”,并且找到了“桥山”和“五龙祠”遗址及“奢延水”的源头。

以上的重大发现,不但引起学术界的高度关注,也意味着此事不能仅在学术的层面上继续运行。我将此事汇报县委主要领导后,获得高度重视,并明确指示继续调研,争取得到专家学者们的认可。

2016年11月5日,靖边县与西北大学中国文化研究中心联合召开“靖边历史文化资源勘踏暨专题研讨会”,邀请了50多位考古专家和文艺界学者及媒体人士参加研讨和调查。

经过三天的实地调研和讨论(再加之会议期间,收藏家张小军先生提供了两方瓦渣梁村出土的刻有“阳周候印”和“奢延左尉”字样的印章),与会考古专家给出结论: “靖边县杨桥畔镇瓦渣梁村古城遗址,与史料中的先秦时代阳周城基本吻合”。

释疑

既然将阳周城确定在了靖边,而且又发现了史料中所有与黄帝原冢地有关的山脉、水系与遗迹,但我们许多人依旧会产生一连串的疑问。

一、为什么轩辕黄帝族系会选择在这里生息?

大家如果看一下中国的山形地貌图就会发现:在青铜器未使用之前,靖边完全符合人类生存的 “水源、安全、猎牧、浅耕”的前提条件。

靖边至今都是水源、水系和库坝群密集的县域,三千年前更是湖泊与水泽遍布全境。

这里背倚白於山脉,面向平坦的“古河南地”(今称河套地区),呈易守难攻之势,抵御外族的攻击和野兽的侵袭十分有利(从轩辕设立了原都、京室后,颛顼的皇华城,禹夏的雍州,战国的上郡阳周城,汉代的朔方郡和龙城,隋唐的夏州,北宋的龙城关等都可看出此处重要的战略位置)。

黄河在这里的“几字型”形成了上古中国最为富庶的草地,众多温顺的食草动物完全能满足人类对蛋白质的需要。

三千年前的白於山脉树木旺盛,四季分明,黄土厚沃,不但能轻易地挖掘出藏身的窑洞,还能种植大量的农作物,并且有众多的果实和草药可以采集,完全具备人类生息繁衍的条件。

在文明和技术未成熟之前的上古时代,,一个种族若想发展壮大,这四个前提条件缺一不可。更何况还有一个千年未变的佐证: 靖边原名朔方(和叔创建农历的地域便是朔方),而靖边与农历中各个节气高度吻合的事实,是任何人都无法否定的。

二、为什么汉代以后对这里的历史全无记载?

中国的历史前期受到儒家的影响,后期受到西方或接受西方教育学者们的操纵,武断地认为中国的历史应该从公元前841年后采信,此前的历史统统划上了“神话传说”的鄙视标签。

汉代之前,统治阶级对轩辕黄帝在这里生长、建都和埋葬的事实是清楚的,这从周穆王到这里朝拜,秦昭襄王在这里围陵,扶苏扎这里拒敌,李广驻这里守墓,汉武帝赴这里祭祀等事迹中就可看出。便是到了北宋,朝廷也视这里为祖根圣地来严加看护(高家沟出土北宋“官字瓦当”建筑遗迹便可证明) 。即使到了清朝,还是有人知道这里的重要性,否则信仰一神论的马化龙也不会兴师动众,不惜代价将高家沟的黄帝原冢地和龙州诸多古迹与宗祠寺庙夷为平地。

但是,为什么汉代以后对这里的历史全无官方记载?

有两个原因。

第一个和“面子”有关。

中国的百姓历来讲面子,历朝的统治者更是看重颜面。作为华夏两族文明的龙兴之地,子孙们本应该严加看护,视为圣脉之所。但是,这个“祖坟”却屡遭劫难,实在让子孙们羞于启齿,更别说留着史籍。

颛顼与共工相争,水淹了这里和大半个中国(靖边龙州、高家沟一带深厚的水积层或可证明此段历史),导致华夏政权放弃此地,逐渐南移。这个“弃祖”的恶名,帝喾、帝尧、帝舜和大禹既然不能扣在颛顼的头上,自己更不想承担。于是,大家集体编造了一个黄帝“御龙升天”的神话,一来掩盖抛弃祖坟的丢脸之事,二来也给祖宗罩上一圈神圣的光环。

夏、商两朝的近千年里,黄帝的子孙们忙着以中原为核心在征服异宗和夷族,黄帝的原冢地根本无暇顾及,商朝的诸帝干脆在中原河南另立黄帝祭祀场所。这个行为不但造成中国古河南和今中原河南混淆的局面,也招致当时的华族强烈不满,酿下“周革商命”的因果。

西周之初,周穆王寻根问祖,好不容易找到了这里的“祖地”,后来却被三家分晋的苗裔魏国占领,并且大肆破坏(靖边居民间多有“南蛮破风水”之说) 。面对这“挖祖坟”的行为,周朝的天子们竟然束手无策,最后只能由秦昭襄王出了口恶气,将魏国上郡阳周等十五城夺回,命名“新秦”获得“祭祖权”,从而号令华夏两族的士人阶级。

战国之后,夏裔匈奴及其属族不断以“祭天”的名义占据朔方,这导致了秦始皇派扶苏、汉文帝遣李广、北宋使狄青、韩琦、范仲淹等历代名将驻防此地。

然而,这块像征华夏文明龙兴之地的黄帝原冢及皇华城,最终被回民马化龙毁于一旦。这事关华夏两族的颜面,历代帝王和史官们当然要为尊者讳,隐去这一桩桩糗事。

第二个与靖边境内人口、宗族不断“迁徙”和文化阶层结构有关。

颛顼与共工相争后,只留下“高阳氏、姬氏”等部分宗亲守陵。这些古人忠厚有余而文化不足,只能口口相传,把上古时期的老地名留给了后代。

秦汉之际,华夏两族(汉朝和匈奴)之争愈烈,这里除了军人和兵营,基本上没什么文化人。

汉武帝在这里祭祀黄帝后,担心匈奴侵扰,便将原冢地的遗物迁移到了今天延安市的黄陵县,又把阳周城居民退迁至今天延安市的子长县,导致文化记忆断层。

强大的隋唐建置夏州(今统万城),旧民渐集。是时,虽有柳公权等文豪墨客在此地任职,但因烽火不断,无暇兴建文明之事。可是从清代丁锡奎《靖边志》序言中可以看出,唐代或许为此地修编过志书,可惜至今寻觅未果。

软弱的北宋,无奈将祖地抛弃,尽毁塞外之城 (如统万城、阳周城等) ,把这里的居民回迁到现在的绥德、米脂一带,历史文化从此断绝,只在民间留下零碎记忆。

这两个原因,导致靖边的历史在正史和民籍中罕有记录。

证据

从我们近两年的调查中,取得了如下的成果。

一、确定了阳周城的位置。

战国时代兴建的阳周城,位于靖边县杨桥畔镇瓦渣梁村(此前误以为是宥州城址) 。文献的佐证是《史记》、《水经注》等;文物的佐证是“阳周候印”和“阳周塞司马”及规模宏大的墓葬群等;民间的传说是杨桥畔原为“阳周桥山之畔” 之意---这相当于是寻找黄帝原冢地的核心地标。

二、确定了奢延河及走马水两条水系。

奢延河的源头在今高家沟乡的王沙湾村,经牌楼界、赵庄、贾家湾汇入无定河。走马水的源头在今龙州乡的龙湫水库,经走马沟、惠桥水库、贾家湾汇入无定河。文献的佐证是《水经注》、《靖边志》等。

三、找到了疑似黄帝原冢地的遗址。

依据史料按图索骥,在今高家沟乡的王沙湾、阳畔两村发现了史料中的“五龙祠” 和“桥山”,其盆地中隆起的呈北斗状的七个大坟冢布局很是令人惊异,并且探掘出了北宋朝廷的守陵遗址。文献的佐证是《水经注》、《魏土地记》等;文物的佐证是全国仅见的“官字瓦”和轩辕岇上的“祭祀坑”和“八通神道”等;民间的传说是高家沟阳畔村原为“高阳氏”之意,其“王坟湾”之称显然是纪念着一段历史的回忆。

四、发现了“龙州”地名的含义。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和封建社会中,若是将某地以“龙”去命名,这个地方基本上就是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龙兴之地”,否则便是大逆不道之举。

龙州在黄帝时代名为“皇华城”;颛顼时代名为“原都、京室”;大禹时代名为“雍州”;先秦时代复名“京室”;西汉时代名为“龙城”;东汉时代合称为“龙州”…… 文献的佐证是《禹贡》、《周官》、《史记》、《汉书. 地理志》,王昌龄的《出塞》、杜甫的《芦子关》、陈陶的《陇西行》等;文物的佐证是“龙城寺碑”、“龙城关”、“汉龙州” 、“皇华城”和“祠湾”的宗祠遗址;民间的传说多为是“南蛮破风水”、“龙虎斗” 等与轩辕黄帝相关的事迹。

五、靖边境内古地名隐藏着上古历史密钥。

如果我们细阅一下靖边的全境地图,就会发现大量的与历史相关的古地名。如周河乡的“生龙台、太子巷、驸马洞、老坟崾崄、官家沟、周河”等;

五里湾乡的“秦阳塔、阳台、王塔沟、湫沟、初塔、豹圪台”等;

新城乡的“盘古梁、凹凸山”等;

大路沟乡的“李雄塔、宗关塔、五商崾崄、瑶沟、思山、长胜台”等;

杨米涧乡的“观天台、周阳坬、醉虎湾”等;

天赐湾乡的“姫山、南阳湾、元岇、官道渠、周家山”等;

小河乡的“高南山、天赐界、阳邦、挂木梁”等;

乔沟湾乡的“王楼界、佳州台、中华湾”等;

龙州乡的“元岇、瑶台、湖坪、龙湫水、阳山、思坟台、原都、京室、皇华城”等;

高家沟乡的“轩辕峁、阳畔、王坟湾、上台、王梁嘴、元坟峁”等……

这些古地名因其特有的稳定性和传承性,为我们勾勒出了一幅有桥氏和有熊氏联姻、迁徙并且兴盛的上古路线图。

约在4734年前(前2717年),有桥氏之女附宝与有熊氏首领少典结合并“感光而孕” ,在今靖边县周河乡生下了轩辕黄帝,该地后来被称为“生龙台”。

此后,轩辕黄帝(当时叫公孙云) 随父亲少典经今五里湾乡、新城乡、大路沟乡、杨米涧乡、天赐湾乡、小河乡、乔沟湾乡一带逐水迁徙到了现在的龙州乡。

约4719年前(前2702年),15岁的轩辕黄帝接替父亲少典成为有熊氏首领,并在五年内征服大哥炎帝和九夷族首领蚩尤,称帝天下,于4714年前(前2697年) 建都龙州,号为“皇华城”。

约4634年前(前2617年),黄帝驾崩,其孙颛顼继位,将黄帝葬于自己的领地(今高家沟的阳畔、王沙湾两村) 。

约4624年前(前2607年),颛顼与共工氏相斗,共工氏放水淹没此地(今高家沟、龙州皆有厚达10米至3米的水积层) ,迫使华夏政权向东南迁移(今神木石峁遗址似可佐证此说) 。

约4272年前(前2255年),大禹将天下分为九州,此地名为“雍州”,用以纪念黄帝龙兴之所,尽显崇敬之意(雍字的金文由一龙、一水、一丘组成,龙为黄帝,水为龙湫,丘黄帝冢)……

结语

作为一个靖边人,我们决不会因为自己的热爱故乡,给这里牵强附会地炫上一层虚假的历史辉煌;更不会因众人的怀疑,而放弃寻找自己家乡的历史真相。

希望这篇文章能引起更多靖边人对本土历史的关注和兴趣,也冀盼着更多的靖边人参予对上古文明的探究与思考。

毕竟油气资源终有竭尽,文明教化万古长青。

(来源:上古夏华文明探索微信公众号)


(编辑:王星

今日看点
视觉 / 视频更多
习近平会见德国总理朔尔茨
中越国资监管和国企改革交流座谈会在京召开
一图速览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
亚洲最长最重导管架钢桩完成装船
我国在大漠腹地打出首口万米深井
第七届中国企业改革发展峰会暨成果发布会召开
融媒体更多

刘伟平挂帅三峡集团有何深意

中国移动还值得继续持有吗

戴和根履新中国铁建100天,干了啥,见了谁

时评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