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抓手。为充分发挥思政课的主渠道作用,增强思政课的理论性、亲和性和真实性,1月2日,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在瓯江口校区举办“理润工贸”思政大课暨先进表彰大会。
浙工贸党委书记张志东,校长、党委副书记余闯和班子领导、学工部、各二级学院书记、副书记、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辅导员以及400余名师生代表齐聚活动现场,同上这堂“沉浸式”思政大课,共同感受信仰伟力,坚定奋进前行步伐。
本次思政大课由张志东开场,他回顾了2024年浙工贸一年来的育人成效和师生共同奋斗取得的辉煌成绩,指出新时代赋予了青年们新的使命和担当,时代的荣耀也同样属于每一位青年人。同时,他提出三点希望:希望同学们始终心系家国,志在四方,心里有梦,眼里有光。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家国情怀,将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之中,用实际行动诠释“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青春誓言,让青春在实现中国梦中绽放异彩。希望同学们始终品德高尚,内心善良,敬我不能,尽我所能。时刻铭记自己的社会责任,将所学所得回馈给社会,为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共同构建一个和谐、包容的社会环境。遇到困难不退缩,面对责任勇敢担当,用青春热血诠释时代青年的家国情怀。希望同学们关注自己,保持身心健康、坚持全面发展。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活动,注重身心健康,学会调节情绪,面对困难和挑战时能够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努力做一个健康、快乐、全面发展的直面未来的人。
张志东在现场发布“红铸工贸,融创未来”党业融合品牌,指出学校将全面贯彻全国高校党的建设工作会议精神,坚持党建引领,深化党业融合,不断培育和创建与人才培养、特色思政、品牌文化紧密结合的党业融合示范项目,深入推进党建与事业一融双高,强化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担当。
大会分为“德育为先·铸心魂”“智育融心·塑基石”“体育融合·赋动能”“美育浸润·树新人”“劳育锻造·励心智”五个篇章,通过教师授课、榜样表彰、情景演绎、经验分享、艺术表演等形式,生动展现了工贸青年的怀抱理想、锤炼本领、勇于奋斗、担当奉献的时代风貌,为现场师生带来了一堂有滋有味的青春思政课。
活动现场,张志东、余闯等校领导还对学校辅导员工作室、“8090+”Talker理论宣讲团授牌,对获得国家级、省级荣誉师生进行表彰,激励师生不断创新理论宣讲形式和思政工作载体,让学校思政教育在持续的宣讲和工作中与学生越讲越响、越走越亲,将“理润·工贸”思政工作育人成效全面增强,努力打造成为在全省乃至全国高校中具有知名度与影响力的思政工作品牌。
浙工贸马克思主义学院李思思老师作题为《算好“经济账” 系好“民心线”》思政课,引导大学生要以坚定理想信念,做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进程中阔步向前。
情景剧《兵语兵愿》展现了工贸学院退伍大学生在入伍期间,他们挥洒青春,勇往直前,复学进校后,不改冲锋姿态,积极服务社会。组建退役大学生志愿服务宣讲团用点滴行动,融入时代“大我”。
4项国家级、7项省级创业比赛获奖者徐仪同学,以《无“挑战” 不青春——我与“挑战杯”的故事》为题,用竞赛学生的视角向同学们讲述了自己在工贸的成功之路,鼓舞了在场的每一位学子,以己之所长,丈量未来。
来自现代管理学院的《活力工贸·动起来》以夺金时刻情景再现的方式,向在场的是师生展示了2024年度学校再体育育人方面取得的丰硕成果。来自艺术团舞蹈队的《舞动青春》更是将运动之美生动诠释在观众面前。
心理情景剧《“躁”与“郁”的回响》演绎身边事,治愈更多人,以深情的演绎和巧妙的情节设计,触动着师生的心灵,帮助他们冲破内心迷雾,拥抱向阳青春。歌曲《不要慌太阳下山有月光》给每一个在面对困境时焦虑、不安的人光的的指引:请相信,太阳下山,还有月光。
青春志愿行,奉献新时代。2024年世界青年科学家峰会优秀志愿者常怡婷作题为《志在·愿在·我在》志愿分享,生动诠释“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设计与数字艺术学院眼视光2405班充分展现出了勤奋努力的学习氛围、乐于奉献和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使昂扬奋进成为浙工贸校园文化的鲜明旗帜和核心旋律。
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行动是青年最有效的磨砺。一场充满激情与思考的思政大课,我们见证了思想的碰撞,感受了青春的力量,也明确了未来的方向。浙工贸学子将以赤子之心守护“红色循理”的精神火种,以奋斗之姿践行“大气致远精工诚贸”的使命担当,在党建引领、思政铸魂的壮阔征程中,绽放新时代青春最美的光彩!
(编辑:王星)
凡本网注明“来源:企业观察网”的所有作品,均为《企业观察报》社有限责任公司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企业观察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企业观察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联系方式:010-687196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