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24年江浙“产创委”跨省年会暨“创新产业集群空间规划建设”主题学术交流在杭州市余杭区顺利召开。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常务理事、江苏省城市规划研究会副理事长、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博导张京祥,浙江省国土空间规划学会副理事长、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教授、博导王纪武,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信息宣传中心副主任、浙江省环境建设提升办综合岗副牵头人缪磊磊,浙江大学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经理、党委副书记张远景,江苏省城市规划研究会产业园区与创新空间规划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博导王兴平,浙江省国土空间规划学会产业与创新空间规划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浙江大学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副总规划师吴琳,浙江省国土空间规划学会产业与创新空间专业委员会特邀顾问、长三角智慧绿洲创新中心未来区域发展实验室主任、浙江大学区域协调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教授、博导董雪兵,新加坡邦城规划顾问有限公司(SCP)中国区执行董事、邦城规划顾问(苏州工业园区)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启宁等出席本次会议,来自江浙两省“产创委”的30余名委员、专家和学者现场参会,2000余人次线上观看主题学术交流会。
▲江浙“产创委”跨省年会
▲浙江大学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经理、党委副书记张远景致欢迎辞
张远景首先对到场嘉宾表示热烈欢迎。他表示,当前创新型经济引领的国土空间规划变革以及新质生产力发展,对规划设计行业、机构及从业者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希望江浙“产创委”今后的交流与协作能够聚焦三个重点:一是共同探讨规划助力新质生产力培育,为城市高质量发展提供前瞻性的思考与全局性谋划;二是共同探讨城乡低效产业空间更新规划,建构有效的更新策略与模式方法;三是共同探讨新型规划人才培养,守正创新、不断推动规划学科建设与新型规划人才培养。
▲江苏省城市规划研究会副理事长张京祥致辞
张京祥代表江苏省城市规划研究会向两省活动的成功举办致以热烈祝贺。他提出,产业与创新空间是当前新质生产力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载体,江浙两省作为中国创新改革最前沿的代表型省份,产业与科技持续创新是城市可持续发展关键驱动力,形成了众多各具特色的产业园区与创新空间,江浙“产创委”正符合“产业”“创新”“空间”未来发展需求,面对当前复杂的国际形势和产业转型的迅猛态势,江浙两省的规划学会亟需携手合作,共谋产业创新发展的经验、理论、模式,共同推动产业与创新空间高质量发展。
▲浙江省国土空间规划学会副理事长王纪武致辞
王纪武代表浙江省国土空间规划学会对江苏省城市规划研究会专家、委员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他认为,当前规划工作正处于重大的转型期,工作重心也在逐步向社会经济发展进行转移,而产业与创新空间始终是城市发展的核心变量,与社会经济发展紧密相依,当前创新区位选择、创新城区规划、创新空间产出等都已成为行业研究热点,希望江浙两省规划学会相关工作能更紧密结合,共同探索一个可循环的共建、联建机制,共促引领产业与创新空间的研究和实践。
王兴平指出,江浙两省承担着中国产业创新及高质量发展的重大责任,两省地域相近、阶段相似,产业链、创新链、供应链密切相连,在国内跨省域合作中,目前仅有浙江和江苏在产业与创新发展过程中紧紧相依,无论在区域产业协作,还是在高校人才培养等两省都有成功的合作范例,希望未来两省规划学会立足于区域一体化格局,更好地带动一批产业与创新空间领域的领军型人才加入,开展更多的学术合作与主题活动,形成更多高质量的产业与创新空间研究成果。
▲浙江省国土空间规划学会产业与创新空间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吴琳发言
吴琳对江浙两省领导、专家、委员的到来表示感谢,他表示,培育未来产业、发展创新空间已成为全球创新发展引领的重要趋向,产业与园区的规划发展逻辑亟需跳出传统思路与模式路径,进行内在创新发展的深层次思考,重点关注从源头创新到产业化应用的各个环节。同时,他希望未来江浙“产创委”做好“三个共”,一是共建江浙“产创委”学术品牌,二是共研江浙“产业”“创新”“空间”重大课题,三是共商科技与学术研究成果转化。
代表发言环节中,江苏省“产创委”副主任委员、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孙世界,基于城市更新,对创新产业空间更新、创新工艺技术生成等进行了探讨。江苏省城市规划研究会城镇化与空间战略研究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陈绪冬,分享了南大、东南、南航三所高校创新圈发展的实践与思考。西交利物浦大学城市与环境研究中心主任徐蕴清,结合苏州新加坡工业园发展历程,交流了国内产业空间“走出去”的成效与经验。浙江省“产创委”副秘书长石拓,从规划编制视角对产业与创新空间的谋划、运营、落地、培育等进行了讨论。浙江省“产创委”委员吴绍华,提出了产业与创新空间的相关理论以及土地、资金等一系列瓶颈问题研究的必要性。浙江省“产创委”委员周炳文,介绍了市场需求导向下数字创新实践及应用场景。
杭州市城西科创大走廊管理委员会、规划建设局局长李传江认为,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同步融合才能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要求,提高创新人群粘性、提升创新氛围至关重要。
“创新产业集群空间规划建设”主题学术交流环节,新加坡邦城规划顾问有限公司(SCP)中国区执行董事/邦城规划顾问(苏州工业园区)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启宁,浙江省国土空间规划学会产业与创新空间专业委员会特邀顾问、浙江大学区域协调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长三角智慧绿洲创新中心未来区域发展实验室主任董雪兵,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信息宣传中心副主任、浙江省环境建设提升办综合岗副牵头人缪磊磊,浙江省国土空间规划学会产业与创新空间专业委员会委员、浙江大学城乡规划设计研究员有限公司建筑一分院副院长陈智军等分享了精彩的报告内容。
(编辑:王星)
凡本网注明“来源:企业观察网”的所有作品,均为《企业观察报》社有限责任公司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企业观察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企业观察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联系方式:010-687196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