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6日,河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河南省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第五场新闻发布会。会上,洛阳市政府党组成员、副市长王国辉介绍洛阳市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有关情况。
王国辉介绍,今年以来,洛阳市民营经济贡献了62.3%的地区生产总值、74.3%的技术合同成交额、83.2%的新增城镇劳动就业、91.6%的企业数量,民营经济发展稳中有进、持续向好。
做好统筹“大文章”,扎牢民营经济发展根基
出台《洛阳市新时代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3-2025)》等政策措施,统筹全市力量,构建民营经济多层级、全方位政策保障体系。
成立民营经济发展局,完善府院联动机制,成立商事调解工作室,为民营企业保驾护航。设立“企业家日”,大力营造尊商亲商重商浓厚氛围,提振民营企业家干事创业信心。
打造服务“强引擎”,激活民营经济发展动能
设立民营企业之家、洛阳市青企创客社,健全市县乡三级领导包联企业、企业诉求快反、民营企业和企业家合法权益沟通会商、问题分类专题会商等工作机制,企业反映问题动态办结率保持98%以上。
开展“河洛益企·政在行动”系列宣讲活动、惠及企业4000余家。
建立“月监测、季通报、适时约谈、年评价”监管机制,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民营企业的贷款投放,民营企业贷款平均利率较年初下降0.42个百分点。
建立企业人才用工信息库,发布就业岗位65万个,完成职业技能培训25万人次;举办“大就业”巡回民营企业招聘专场活动,服务企业2000家次以上。
跑出创新“加速度”,释放民营经济发展活力
构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一体化创新体系,全市3724个创新平台,民营企业平台占八成。
建立“微成长、小升高、高变强”梯次培育机制,培育“专精特新”企业429家、创新型中小企业1017家,民营企业占比超90%,新强联轴承、普莱柯生物等一批民营企业加速成长为省制造业头雁企业。
设立“三大改造”专项基金、制定优惠利率、免费提供“智改数转”诊断,民营企业成为全市产业转型“生力军”,创建省级以上智能车间68个、绿色工厂32家。
描绘营商“工笔画”,厚植民营经济发展沃土
坚持以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为牵引,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各部门触发式“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公示率100%,全面推进“一件事一次办”、涉企事项办理环节压减60%,惠企政策免申即享平台上线揭榜挂帅等25项服务;建成全省第二家国家级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民营企业专利授权周期缩短89%,2023年全市营商环境评价首次排名全省第一。
王国辉表示,下一步,洛阳将着力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加大民营经济发展要素支持、强化民营经济发展法治保障、加强政策协调和督导落实、推动民营企业加强能力建设、营造关心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社会氛围,全力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编辑:王星)
凡本网注明“来源:企业观察网”的所有作品,均为《企业观察报》社有限责任公司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企业观察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企业观察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联系方式:010-687196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