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讲解不应成为“戏说”之地

来源:  新华每日电讯       作者:史林静 袁月明      发布时间:2024-8-8 11:15  |  

“3小时讲解费高达2400元”“价高质低,还无故取消”“内容夹杂野史、漏洞百出”……近期,伴随暑期博物馆热一起被热议的,还有博物馆非官方讲解服务乱象。有报道指出,博物馆非官方讲解服务价格高昂且参差不齐,一些讲解员专业知识不足,甚至“戏说”历史,将野史、段子当作正史讲解,严重误导游客的历史认知,令人忧心。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文化知识需求的日益增长,博物馆成为许多人休闲娱乐、学习知识的理想场所。要深入了解一座博物馆,一位优秀的讲解员无疑是“引路人”。俗话说“三分看七分讲”,讲解不仅是联结文物与观众的纽带,也是许多游客深入了解博物馆展品不可或缺的一环。在暑期,许多博物馆人潮涌动、热度不减,讲解员常常“一人难求”。

面对居高不下的博物馆讲解需求,一方面需要有更多的“馆”方声音,增加官方讲解服务频次,提升服务质量,满足更多游客的需求。与此同时,可推广使用电子导览系统和其他科技手段,以弥补人工讲解资源的不足。

作为官方讲解服务的补充,社会讲解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博物馆讲解资源的短缺问题。然而,伴之而来的服务乱象也日益凸显,不仅影响了游客的参观体验,还严重干扰了博物馆的正常运营秩序。但对发展中的社会讲解服务,不能简单“一禁了之”,更不能“听之任之”,应加强前置监管,制定相应的准入标准和行为准则,确保讲解内容的准确性与专业性。尤其是涉及民族、宗教等主题的讲解,决不允许一些非官方讲解“张嘴就来”、夹带私货。

在当前文博热、考古热的背景下,传承和发展传统文化需要探索更多创新途径,规范好社会讲解是增加博物馆讲解服务供给的重要组成部分。2022年,北京市文物局就发布过指导意见,在博物馆自身讲解能力不足的情况下,允许社会团体、个人在馆内开展讲解服务。各地不妨多鼓励博物馆对社会团体和个人开展讲解服务培训,建立“白名单”制度,确保社会讲解质量和服务水平。

事实上,社会讲解队伍中不乏热爱文博事业的志愿者和擅长讲解的专家,不能简单地将“社会讲解”与“乱象”“低质”划上等号。让观众权益得到保护、促进市场健康发展、确保讲解内容准确无误,才是社会讲解服务的正确发展方向。

(编辑:王星

今日看点
视觉 / 视频更多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在京举行
国务院国资委:整治形式主义 为基层减负
世界最长海底高铁隧道开始盾构掘进
“海葵一号”登船启运前往珠江口盆地
中国华能云南多能互补基地装机突破3000万千瓦
第七届中国企业改革发展峰会暨成果发布会召开
融媒体更多

民营车企业绩全面领先,国有车企如何“正面刚”

“中国最大汽车集团”王冠不稳 上汽开启保位阳谋

武汉、珠海开启房产收储行动

时评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