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性新兴产业,央企这样玩

来源:  企观国资       作者:张凤玲      发布时间:2023-10-12 10:50  |  

2023年,如果你是一家央企的董事长,下面这几个问题是你无法回避的:

如何把战略性新兴产业拼杀出来?

如何找到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操作路径?

放眼望去,你看到的是,同行们都行动起来了:8家央企战新产业营业收入已超过百亿元,总计8400亿元“弹药”已经投放出去,40多家上市公司开启了员工持股改革大幕。

何以如此?

因为央企要在推动经济好转上“勇挑大梁”,国有资本被要求投向战略性新兴产业。国企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新一轮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的明确要求。

更重要的是,据国务院国资委官方数据,2022年央企营收增速8.3%,利润总额增速仅为5%,这一增幅很难满足投资者的期待,央企需要更强劲的增长。形势要求央企在人、事、钱各个方面向战新产业倾斜,因为战新产业具有想象空间和指数级增长的可能性。

聚焦主业

对于那些主业就处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央企,首要任务是继续聚焦主业、拓展主业。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企业是中国移动。有人开始乐观地预测,如果保持10%的复合增长率,中国移动年营收很快就能破万亿。

但当微信取代短信成为人际沟通的第一工具时,中国移动开始意识到时代真的变了。2011年—2021年,中国移动年复合增长率仅为4.86%,低于GDP增速。此时的中国移动,确实需要认真思考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应该怎么做。

中国移动董事长杨杰奉行实干风格,口头禅是“少评论,多做事。”赴任的2019年,杨杰立下目标,中国移动要力争进入新业务第一阵营,即TOP5。

上任之后,杨杰对中国移动进行了全方位变革:更新人员结构,增加研发人员人数。从2021年的1.36万人,提高到2022年的3.97万人。给研发人员涨工资,其人均年薪达50万/年。

同步调整组织架构,集团总部亲自督战,省级公司主战,专业公司主建新业务。以移动云为例,在被阿里云、华为云、腾讯云、天翼云和AWS占领主流市场的背景下,中国移动走下沉路线,20多万市场人员,集中火力攻克二、三线城市的云服务,移动云业务由此实现了年均130%的增长率。

业务上,围绕通信、互联网、数字内容、数字家庭、研发能力、物联网、IT、行业应用8个领域,向政府机构、领军企业、科研院所、中小企业开放自己的数智化资源,从运营商向“平台级入口”转变。

财报显示,2023年上半年,中国移动数字化转型收入达到1326亿元。中国移动选择的战新业务,都和主业在能力、资源上匹配,公司希望将其传统优势延伸至新领域。

对内,中国移动不断升级业务结构;对外,笃定布局信息行业。比如,1亿美元抢筹小米,13.8亿元入股亚信科技,30亿元重仓芒果超媒。其做法是把参股企业纳入中国移动权益运营、联合研发等多个业务合作体系,中国移动也因此更值钱。从2022年2月开始,中国移动股价一路走高,至今涨了近两倍,可谓“万绿丛中一点红”。

中国广核集团在战新业务上也不甘落后。中广核新能源是成为中广核战新业务的重要力量。2022年年报显示,中广核新能源实现营业收入24.30亿美元。

中广核做战新,采用的是上下游产业链协同模式。2023年,中广核新能源董事长张志武带队,密集走访了位于上海、杭州、宁波、衢州等地的8家新能源设备制造、工程设计施工等领域行业龙头和核心战略供应商。包括上海电气、远景能源、运达股份、中交三航局、中国电建华东院、东方日升、一道新能源、可胜技术,拉了好几项合作清单。

刚刚拉完清单,中广核新能源团队又标注好深圳、广州、南昌、杭州、苏州、南京等目标区域,准备去拓新。未来中广核新能源,将与华为合作,聚焦储能和智慧能源、智慧城市等方面。

由于中广核新能源战新业务营收与资产在企业总营收与资产中占比分别达到了98%和99%的背景下,其战新业务的重点已经变为如何实现整个产业链的“同频共振”,引领未来能源发展。

根据上市公司年报统计,2022年全年,战新业务收入超过800亿元的央企有8家,分别是3800亿元的中国移动,3700亿元的中国石化,2300亿元的国家电网,1300亿元的中石油,1170亿元的中国电信,1100亿元的中国广核,1000亿元的中国联通,800亿元的中国中车。这8家央企的战新业务主要聚焦主业,让市场看到了国企创新的智慧与力量。

加速并购

对于原有业务并不处在战新产业赛道的企业而言,进入新产业的主要方式就是并购重组。

为此,中直股份打响了2023年央企重组第一枪——斥资80亿元收购哈飞集团和昌飞集团全部股份。

中直股份是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的子公司,也是国内直升机制造业中规模最大、产值最高、产品系列最全的主力企业。

在这个交易的逻辑里,中直股份的意图非常明显:买的是公司,其实看重的主要是后者在直升机领域的科研生产能力。

昌飞集团是直升机科研生产基地和航空工业骨干企业,哈飞集团则主要专注于直升机整机、部件制造等航空产品领域及设备成品加改装等航空服务领域。近两年,昌飞集团和哈飞集团业绩均在稳定增长。前者2020年、2021年分别实现营收107.02亿元、137.18亿元,实现净利润2.02亿元、2.64亿元。后者2020年、2021年分别实现营收81.58亿元、102.31亿元,实现净利润1.23亿元、1.03亿元。

重组之后,昌飞、哈飞成为中直股份的全资子公司,中直股份的资产规模和业务规模都将大幅度提升,并完成直升机产业链的整体上市。

与中直股份类似,中国电力国际发展有限公司花费108亿元买了5家公司的清洁能源股权,这5个资产包分别是国家电力投资集团北京公司的55%股权,国家电力投资集团福建公司、黑龙江公司、山西公司、揭阳公司100%的股权。

最近,中国电力的管理层正在对收购标的进行尽调、价值厘定与分拣取舍。如果这次重组能够成功,无异于中国电力一口吃成胖子。因为据2022年年报显示,这5家公司的净利润合计达到9.06亿元。

预计这5家公司会给中国电力带来年净利润20亿元。

除了并购重组,产业基金也是国有企业布局战新产业发展的重要手段。不久前,中国国新总经理莫德旺,与广州开发区党工委书记陈杰签署协议,在广州开发区投资集团与中国国新正式落地规模100亿元的中国国有资本风险投资基金大湾区子基金,基金围绕智能制造和先进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等相关领域开展产业投资。国调二期协同发展基金股份有限公司在北京成立。该基金注册资本315亿元,着重投向绿色低碳、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制造、现代服务、生物产业和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根据公开数据显示,2023上半年的投资市场中,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投资占比超过60%。

来自国务院国资委的消息显示,2023年前8个月,央企战略性新兴产业完成投资超8400亿元。其融资速度、资本参与密度都是过去几年所罕见的。

《企业观察报》根据上市公司公告统计获悉,前8个月,央企上市公司战略性新兴产业完成投资大约240笔,主要聚焦在能源、电子和种子等行业;1400多家上市国企战略性新兴产业完成投资大约1000笔,主要聚焦在半导体、电子化学品、新能源发电、火电、光伏设备、航空装备等领域。

激励人才

做好战新产业,需要业务,需要钱,更需要人。

普华永道中国国企业务合伙人宋经纬先生认为:“国企的经营机制要更加适应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特别要调动人才在产业布局和经营中的积极性,坚持以市场化为导向,完善劳动、人事、分配制度,实施中长期激励约束机制改革,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竞争优势。要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建立适用于优秀企业领导者的选拔、任用、培养、考核与授权的机制。”

在国企,创新的用人机制已经成为现实。

中车戚墅堰所是中国中车旗下核心一级子企业,是国内重要的高端装备关键零部件研发与制造基地。今年3月,刘晓兵、马凯、江虹、李斌等400多名员工,组成常州朗锐零号企业管理合伙企业,持有中车戚墅堰所4.2%的股份。其董事长王成龙认为,“核心员工持股后,员工就变成这个企业真正的股东之一。干好了,就可以多分红;如果干得不好,企业不好,相应分红也就少。从这个角度来讲,对这些核心员工会更大程度地调动其积极性。”

据不完全统计,实施员工入股的央企,还有宁夏神耀科技有限公司(国家能源集团子公司)、中国电器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机械工业集团子公司)、欧冶云商股份有限公司(宝武钢铁集团子公司)、上海泛亚航运有限公司(中国远洋海运集团子公司)、中国茶叶有限公司(中粮集团子公司)、中节能大地环境修复有限公司(中国节能环保集团有限公司的子公司)、中材江西电瓷电气有限公司(中国建材集团子公司)、北京构力科技有限公司(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子公司)、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中国铁路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子公司)。其中,欧冶云商员工持股比例为5%;上海泛亚员工持股比例为8%;中国电器科学研究院员工持股比例为22%;构力科技员工持股比例为25%;中铁设计员工持股比例为20%,其余企业持股比例超过10%。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中国联通,其管理层中,高级副总裁何飚、唐永博分别持股19.6万股和28.9万股,财务负责人姜爱华持股16万股。因为战新产业需要知识密集型人才,员工持股体现的是人力资本价值。

《企业观察报》根据公开资料统计获悉,截至2023年9月,实施了员工持股的上市国企共有40家,其中央企19家,地方国企21家。在科创板上市的国有企业占比较多,达48%,主要聚焦在电器制造、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计算机与通信产品制造、生活产品制造等领域。

(本文为企业观察报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联系编辑部)

(编辑:王星

今日看点
视觉 / 视频更多
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在京闭幕
国务院国资委与辽宁省举行工作会谈
一图速览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
亚洲最长最重导管架钢桩完成装船
我国在大漠腹地打出首口万米深井
第七届中国企业改革发展峰会暨成果发布会召开
融媒体更多

中交房地产变中求存

揭秘 | 中建集团是如何摆脱开发商拖累的

宗庆后之后,娃哈哈面临三大挑战!

时评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