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神木:“一地两收”模式助农增产增效增收

来源:  神木市融媒体中心       作者:王彩荣 张恒博      发布时间:2023-8-3 10:12  |  

近年来,神木市围绕“稳增长、调结构、促增收”的目标,积极探索“一地两收”种植模式,应用“农作物套种、复种”“稻蟹共生”等农业新经验、新模式、新路径,合理地利用土地,提高土地种植效益,助力农民增产增效增收。

稻田里共生 种养变双赢 盛夏时节,稻浪青青。近日,记者来到高家堡镇乔岔滩村,走在稻田边,一望无垠的青色稻田,徜徉在微风中,让人不禁陶醉在乡村的美景之中。刘连军正在稻田边查看今年的麦苗和蟹苗长势情况,说起稻蟹养殖,他滔滔不绝,“目前我们采取稻田养蟹,不仅可以一田两用,还能提高蟹田大米的品质,所产出大米是一款不需要认证的生态农产品。目前种植松粳22,稻花香2号。乐稻11这三个品种,共600亩,预计今年水稻亩产可达1200斤。”

质量是产品的生命,为了种出好大米,从选种到种植,再到收割加工上市,刘连军拥有完整的技术体系和先进的机械设备。为了养出好的螃蟹,保障质量,他从外地进回蟹苗后会放入暂养池养殖一段时间,然后把握好时间节点,分批投放到稻田里。刘连军说:“我们从六月中旬开始往稻田里投放蟹苗,现在已经长到一两左右,共投放了蟹苗6000斤。预计今年可产成蟹1.2万斤左右。”

在稻蟹种养过程中,稻田为螃蟹提供了适宜的生长环境和充足的养料,而螃蟹可以为稻田除草、灭虫、松土。利用水稻与螃蟹之间的生态关系,减少水稻农药喷洒量和螃蟹饲料喂食量,培育出绿色无污染的“稻田蟹”和“蟹田稻”,实现经济收益与生态环境改善双丰收。刘连军说:“稻蟹共生,循环养殖,可以同时提升稻谷和螃蟹的品质,到收获时节,蟹肥、稻黄,可实现‘一水两用、一田多收、稳粮增效、稻蟹双赢’,亩产综合收益可达2000元左右。”

“稻蟹共生”模式,提高了土地产出率和资源利用率,增加了农民收入。夕阳西下,采访结束时,刘连军表示,“下一步,打算继续扩大种养殖规模,多措并举,走上一条种养结合、绿色健康、生态高效的现代农业发展之路。同时,针对有意向发展稻蟹养殖模式的农民,传授他们技术及管理经验,助农增收,助力乡村振兴。”

一茬变两茬 人勤收获丰

夏粮喜丰收,农民笑开颜。眼下正是夏玉米采收季节,马镇镇盘塘村夏玉米迎来丰收,当地村民忙着采摘,将新鲜的玉米销往市场。

走进田间地头,只见一排排玉米植株挺拔整齐,一个个玉米果穗饱满鲜嫩。村民刘慧平穿梭在玉米地里,动作娴熟地把个头饱满的鲜食玉米采摘下来,转运到路边。尽管天气炎热,身上汗流浃背,但脸上都洋溢着丰收的喜悦。刘慧平说:“今年的玉米个头大,颗粒饱满度、品相、产量都很好。”

据悉,马镇镇盘塘村有着天然的种植优势,拥有水地1200亩、坝地1230亩。近年来,马镇镇党委、政府因地制宜,大力调整产业结构,积极引导村民改变种植习惯,从单一的“一年一茬种到头”逐步转变成“一年变两茬,收入翻一番”的种植模式,鼓励村民在夏收完后种植秋白菜,通过倒茬改善土壤条件,确保农业增产增收。

马镇镇盘塘村村民通过政府引导,巧打时间差,让土地实现效益最大化,农户实现一年两收的双重效益。刘慧平说:“我们都是玉米种完以后种大白菜,玉米一亩地可产3000多根,一根按一元钱卖,可收入3000多元;大白菜能产一万多斤,一斤按照市场价5毛钱卖,一亩地能卖5000多元。一年种两茬,一亩地能收8000多元。我一年种三亩地,能挣2万多元。”

如今,在盘塘村,像刘慧平一样通过产业结构调整,“一地两收”种植夏玉米、西瓜和秋白菜增收的村民比比皆是,如今大家种植的劲头越来越足。马镇镇盘塘村监委会主任王少勤说:“今年,村里种植露天夏玉米、西瓜有70多亩,秋天再种大白菜。通过这样的种植模式增收的有十几户,就这样两茬种植、错峰上市,每户能收入7到8万元。”

近年来,神木市不断调整农业产业结构,通过特色产业带动、农民专业合作社推动、惠民政策促动等形式,积极引导农户通过“一地两收”的模式种植,促进产业多元化发展,不仅增加了土地的产出效益,还开辟了农民增产增收的新途径,真正实现土地增效,农民增收。

(编辑:黄雪艳

今日看点
视觉 / 视频更多
习近平会见德国总理朔尔茨
中越国资监管和国企改革交流座谈会在京召开
一图速览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
亚洲最长最重导管架钢桩完成装船
我国在大漠腹地打出首口万米深井
第七届中国企业改革发展峰会暨成果发布会召开
融媒体更多

让王健林退位的男人

刘伟平挂帅三峡集团有何深意

中国移动还值得继续持有吗

时评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