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国企担当助力 京津冀区域协同实现更高层次发展

来源:  国资委官网       作者:北京市国资委      发布时间:2023-7-7 11:05  |  

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形成新增长极的重大国家战略。

首钢.jpeg

首钢京唐公司成品码头

北京市国资委紧紧围绕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国家战略,引领市管企业践行首都国企使命担当,充分发挥示范带头作用,在产业结构优化、交通一体化、生态环境改善、“两翼”和示范区建设等重点领域率先取得突破性成效,助力区域协同实现更高层次发展。着眼未来,北京市国资委将切实增强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自觉性、主动性、创造性,推动协同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在努力使京津冀成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先行区、示范区中贡献市管企业更大力量。

腾笼换鸟 产业结构加速优化

市管企业是首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力军,京津冀协同发展为企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提供重大契机。

服务协同发展,企业在更大地域范围内整合利用优质资源,扩大了发展空间。首钢集团实现钢铁业向唐山搬迁调整,累计投资约1900亿元,形成2000万吨钢以上年生产能力,年产值1260亿元,成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先行者。作为入驻河北曹妃甸的第一个龙头企业,首钢京唐还带动北京生产性服务业转移到曹妃甸,与钢铁业下游形成产业链,极大地促进曹妃甸矿石港、原油港、煤炭港等港口群的建设。

北汽集团持续推进京津冀产业布局。北汽福田雷萨(唐山)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曹妃甸新区投产,推动形成汽车零部件制造、新能源电池制造等产业群聚集效应。同时,启动北汽福田(宣化)产业基地项目,围绕新能源车辆生产制造、汽车零部件制造等领域与宣化市进行深度合作。此外,北汽在天津武清地区投资建设海纳川武清奔驰产业园,投资海纳川海拉车灯天津公司、海斯坦普天津公司等。

抓牢疏解非首都功能“牛鼻子”不放松,金隅集团主动疏解搬迁传统企业,利用老旧厂房和腾退空间,打造科技高新和文化创意产业园,金隅智造工场成为“北京城市更新最佳实践”,琉璃文创园实现千年窑火重燃,助力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和全国文化中心建设。企业还整建制推动在京新型建材制造业向河北大厂工业园区转移,形成以绿色建材为主的先进制造基地。

京城机电.jpeg

京城机电所属北京巴威曹妃甸基地落成启用

发挥比较优势,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京城机电所属北京巴威公司将现北京厂区所有的生产产能转移至曹妃甸新基地,北京原址只保留研发、销售、财务管理、项目管理等总部职能。2022年底,北京巴威新基地已具备试生产条件,截至目前 ,全部产能已转移完毕。充分利用京冀两地各自优势资源,降低制造成本,加强研发能力,企业盈利水平不断提升。

化工集团2014年至今通过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推进和向产业链上下游靠拢,目前已基本完成京内制造业的疏解调整和产业提升。其中,河北沧州建设生产基地项目已通过河北省“两重点一重大”安全准入联合审查及项目备案,即将启动项目建设,计划于今年完成试车投产。

同仁堂集团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积极调整工业基地规划,推进北京大兴、河北唐山玉田、河北保定安国等地的工业园建设,提升生产能力。2014年至今共建设8个生产及物流基地,尚有4个生产基地处于建设中。

首农食品集团围绕主业已在津冀地区建有17个项目,投资总额超20亿元。从地域来看,天津地区已建有4个重点项目,其中推动清河东区发展现代农业事项列入北京市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2023年重点任务清单。河北地区已建有14个重点项目,投资总额17.24亿元。

市供销总社2014年以来在京津冀地区重点开展投资项目3项,已全部投产运营。其中,所属北京百花蜂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在廊坊开发区投资建设集生产中心、研发中心、检测中心和蜜蜂文化体验馆于一体的蜂产品生产加工基地,跻身产业龙头行列。

首开集团立足企业发展定位和主业,2014年以来在北京城市副中心、天津、河北房地产开发合计投资391亿元,累计竣工面积297万平方米,目前在施面积142万平方米;物业管理面积160万平方米;新签建筑工程项目超过100项。

时尚控股及所属北京铜牛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与天津企业于2015年共同设立公司以来,积极拓展互联网数据中心及其相关服务业务,加快优势业务布局,推进产业升级。天津铜牛信息数据中心云计算平台项目预计今年竣工,将为京津冀数字经济一体化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首都实业所属北京双高国际人力资本集团与天津北辰科技园区管理有限公司共同出资设立控股子公司,按照“立足北辰区、辐射天津、京津冀协同”的发展战略,在搭建引智平台、人才招聘、人才评测评价、管理咨询等七大领域取得喜人成绩。

祥龙公司加大资源整合和协同发展力度,促进企业经营结构转型升级和布局调整。公司利用非首都功能疏解和津冀承接平台布局,扩大汽车销售网络、综合物流服务基地、商贸流通网点布局的覆盖面和经营规模。

中关村发展集团依托中关村产业生态优势核心资源,大力推进以创新驱动为主的区域合作。京津中关村科技城自2015年成立以来,已成为两地区域合作重点平台之一。科技城借鉴北京中关村“五链”模式,打造“类北京中关村”创优服务环境,承接北京科技成果转化落地,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与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等产业集聚。

交通先行 高水平推进一体化

交通一体化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骨骼系统。多年来,市管企业充分发挥专业领域技术优势,持续推进“轨道上的京津冀”,助推区域交通互联互通,高水平推进京津冀交通一体化。

轨道交通建设方面,京投公司有序建设轨道交通22号线(平谷线)、北京城市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等重大工程项目,完成大兴机场线建设,并积极推进与雄安R1线贯通运营,基本实现京津冀区域主要城市、各种公共交通方式一卡全覆盖。地铁公司强化京津冀交通协同发展,全力配合北京城市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等重大项目建设。2020年,地铁公司组织1号线与八通线贯通运营改造工程,2021年实现贯通运营。

公交.jpeg

公交集团开通白洋淀“水上巴士”

公交体系建设方面,公交集团主动融入京津冀城市群建设,引领和带动三地公共交通产业发展,承接通州区全部公交线路,开通跨省公交线路38条,已覆盖多个河北省市县地区,助力交通一体化发展,并成为雄安城市公交最大经营主体。高速公路建设方面,大兴机场高速公路和城市管廊建设运营任务顺利完成,首发集团代表市政府领衔投资建设的京雄高速公路(北京段)项目六环至市界段已建成通车。

在市郊和城际铁路建设方面,累计开通市郊铁路线路4条、运营总里程达到400公里,京唐、京滨城际铁路顺利开通,环首都“一小时交通圈”逐步扩大。在国铁干线铁路领域,市管企业参建的京津冀范围内7条国家干线铁路全部完成,贯通连接河北各主要城市的全国性铁路网基本形成。

创新治理 生态环境向好向优

生态环境保护事关社会发展大局与民生福祉。北京国企不断创新绿色技术与生态环境区域治理模式,发挥协同优势,助力区域生态环境大幅向好向优。

京能集团着力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推进京津冀能源协同发展。企业产业布局优先落实保障京津冀区域能源类项目,大力开拓京津冀电力市场,提高装机容量。拓展首都新增供热面积和津冀区域管理供热面积,截至2022年底,京津冀地区供热面积4.32亿平方米,其中河北省管理供热面积0.55亿平方米。

水投集团全力保障南水北调配套工程建设,南水进京水量累计达到89.01亿立方米,有效缓解北京水资源紧张局面,改善提升水生态环境,北京5大河流重现全线贯通入海的历史时刻。聚焦新时期国家和京津冀区域发展需求,企业积极会同有关部门和有关省市研究顶层设计,提出协同共建、系统治理、企业运作的新型河道生态资源管理模式,创立以投资主体一体化带动流域治理一体化的“永定河模式”。

永定河公司积极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在生态领域取得突破。近年来,公司加快京津冀绿色生态河流廊道建设,累计开工项目57个、补水逾36亿立方米,断流几十年的永定河实现全线通水,为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举办、大兴国际机场建设等提供生态支撑;成立产业、文旅联盟,增进三地产业合作,挖掘传承流域历史文化,融入服务京津冀区域发展。

首创集团投身京津冀协同发展,截至目前在京津合作示范区(起步区)及环保板块方面共投资项目45个,总投资额209亿元,在顶层设计、城市建设、资源导入、体制创新四方面取得较大突破。其中,首创环保集团为京津冀地区提供包括城镇供水、污水处理、农村污水治理、水环境治理、固废处理、大气治理、污泥处理等全方位环保服务。

排水集团输出技术、标准、服务,积极参与津冀环保基础设施投资建设及运营。其中,雄安新区白洋淀环境综合治理特许经营项目污水处理规模4495吨/日,实现出水水质稳定达标和农村垃圾日产日清、全收集、全处理,公厕专人维护,做到无害化、卫生化、生态化,让白洋淀水质不断提升,步入全国良好湖泊行列。

环卫集团通过选派优秀干部挂职、参与编制相关规划、提供环卫服务保障等多种方式,积极支持雄安新区建设;通过股权投资方式在张家口、唐山等地成立项目公司,向河北输送优秀技术、人才、装备、作业模式、垃圾处理方式、重大活动保障经验等,提供先进的环卫一体化服务。

绿色动力.jpeg

绿色动力天津蓟州循环经济产业园

国资公司积极服务京津冀地区绿色发展。所属北京绿色交易所落户通州区,全面启动面向全球的国家级绿色交易所建设,助力城市副中心建设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区。绿色动力集团在通州、密云、宁河、蓟县等地布局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年垃圾处理量160.6万吨。

“两翼”齐飞 助力高质量发展

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和雄安新区两个新城,形成北京新的“两翼”,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北京国企发挥资金、人才、专业技术等优势,在重点区域建设中勇担重任。

主动参与城市副中心高质量建设,6家市属国企已率先启动总部搬迁城市副中心项目,2022年实现全部开工。作为首家入驻城市副中心的市属国企,北投集团发挥城市综合运营商职能,在城市副中心共承担项目237个,总投资约3507亿元。企业参与建设的北京城市副中心剧院、图书馆、博物馆三大文化设施主体工程完工。

首旅集团以集团总部迁入城市副中心为“二次创业”的新起点,持续推动产业及优质资源向城市副中心投放。北京环球度假区(一期)盛大开园,已成为“北京文化旅游新地标”和北京城市副中心文化旅游发展的核心依托。以北京环球度假区为引擎,持续推进产业、品牌和资源导入,助力城市副中心文旅商高质量发展。

北京建院立足高端设计创新资源和设计人才的集聚优势,深度参与落实新版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持续参与“三城一区”建设,积极参与雄安新区的多项重点工程建设,聚焦服务城市副中心建设,助力推动京津冀一批重大项目、重点事项落地实施。企业新总部加快建设,正带动设计企业在城市副中心形成集聚。

保障房中心通过核心区功能提升和向外疏解转移双向发力,已成为疏解整治促提升的重要力量。企业积极打造体现“副中心质量”的住房保障体系,目前在城市副中心域内持有保障性住房近4.5万套,占保障房中心建设筹集房源总量近三成,区域内重点项目投资额达270多亿元。

城建集团自2015年以来已完成京津冀区域工程总计1547项,建筑面积总计5250.3万平方米,合同造价4147.1亿元。企业以产业链协同发展优势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先后承揽容东片区B1组团安置房、容西片区E单元安置房E标段、雄安体育中心、北京四中雄安校区、雄安新区绿博园、金湖公园等多项重点工程。

建工集团紧紧围绕北京“一核两翼”的规划布局,全力参与城市副中心工程项目建设,全面进军雄安新区,力求将雄安新区打造成为集团实施重点城市战略、深入对接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战略高地。截至目前,该集团积极承担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众多重大任务,涉及基础设施、市政公用、公共服务、生态环保等领域多项重点工程,累计完成施工产值超4000亿元。

北京燃气.jpeg

北京燃气天津南港液化天然气应急储备项目

作为城市综合运营服务商,北控集团主动服务雄安新区和城市副中心建设,累计在雄安新区落地项目已达130余项,同时发挥旗下市政规划设计、水务、清洁能源方面优势,为城市副中心提供全方位服务。北京燃气在天津南港建设运营的液化天然气应急储备项目,是联结京津冀地区能源供应的重要枢纽,将为北京市应急调峰保供、京津冀地区天然气稳定供应发挥重要作用。

北辰集团充分利用会展场馆和酒店运营管理的经验和优势,分别在雄安新区、廊坊地区开展会展场馆运营管理和房地产项目开发,并在唐山、保定和廊坊积极推进会展场馆管理合作。其中,雄安商服会展中心是为新区建设提供配套服务保障的先行项目。

协同联动 金融注入源头活水

助推京津冀协同发展,首都金融国企积极协同联动,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源头活水。

北京银行总行与京津冀地区六家分行联合总行多部门推动授信、人才、考核、业务、党建“五大协同”,推动京津冀协同业务落地。2014年以来,持续加大信贷资源投入,创新投融资模式,完善业务联动机制,为京津冀协同发展、非首都功能疏解、城市副中心建设、北京冬奥会等贡献金融力量。2015年初至2023年一季度末,该行共支持京津冀协同发展重点项目124个,累计投放贷款近千亿元。

华夏银行持续加强非首都功能疏解、科技创新、产业升级、交通一体化、环境综合治理、新基建等领域的金融支持。网点布局方面,截至2022年末,华夏银行在京津冀地区经营网点156家,基本实现京津冀重点区域全覆盖。参与京津冀重点项目方面,自2017年以来,已累计为京津冀协同发展重点项目提供各类投融资服务近1.03万亿元。

北京农商银行增强与天津、河北两地的协同联动,以信贷支持持续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截至2023年3月末支持京津冀协同发展项目贷款余额超600亿元,涉及项目86个。该行持续加大金融支持京津冀重大工程建设方面,包括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延庆赛区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项目、京雄高速(北京段)高速公路项目等一批国家和北京市重点工程。

金控集团联手天津扎实推进天津市地方征信平台建设,推动京津公共数据资源共享和征信业协同发展。参与建设“京津冀征信链”,实现三地9家共建机构信用信息的互联互通和金融机构对上链数据的调用,目前单月调用量超过100万笔。持续推进京津冀交通一体化建设,北京互通卡发卡量突破3000万张,以手机一卡通为代表的创新应用更让三地居民实现“一部手机畅行京津冀”。

(编辑:高永

今日看点
视觉 / 视频更多
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在京闭幕
国务院国资委与辽宁省举行工作会谈
一图速览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
亚洲最长最重导管架钢桩完成装船
我国在大漠腹地打出首口万米深井
第七届中国企业改革发展峰会暨成果发布会召开
融媒体更多

中交房地产变中求存

揭秘 | 中建集团是如何摆脱开发商拖累的

宗庆后之后,娃哈哈面临三大挑战!

时评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