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毅中:积极稳妥推进能源革命

来源:  企观国资       作者:李毅中      发布时间:2023-5-8 10:35  |  

近日,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中国诚通天津力神电池股份有限公司在京共同举办“中央企业新能源论坛暨2023年中央企业新能源电池产业发展推广日”活动,以下为工业和信息化部原部长、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会长李毅中在活动上的发言。

图片

工业和信息化部原部长、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会长 李毅中

今天就以下三个问题和大家做一个交流。

问题一,能源消费结构的变革势在必行,人类的生存发展面对着能源挑战。首先,能源需求量是与日俱增的,能源是稀缺资源。2022年全球能源消费量标准煤205.2亿吨,增长了2.2%。其中我国标准煤是54.1亿吨,增长2.9%。我国能源消耗占全世界的26%。全球能源的构成,包括我国现在依然以不可再生的化石能源为主,非化石能源占比17%,规模很小,纵观全球规模也差异不大。我们现在瞄定非化石能源、可再生能源,这个方向是明确的。那么更为紧迫的是,二氧化碳、甲烷,这些温室气体会导致气候变暖,由此带来冰川消融,海平面上升,生态恶化,还要引发难以预测的次生灾难,这个次生灾难很难估计,导致人类生存危机。所以,联合国巴黎气候协定提出,在本世纪要力争大气温升比工业化前不高于1.5度。据了解,现在已经超过1度。实现这个目标要付出巨大的努力,人类生产消费活动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主要是化石能源的燃料或者作为燃料在化学变化中伴生出来。我们的煤电当耗现在降到每度电300克标准煤以下,最低是251克,这是世界最好的水平。但即使这样,煤电仍然大量排放二氧化碳。

要努力变革能源结构,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现在已经成为全球的共识和行动。要认真落实习总书记提出的能源战略和双碳目标。近十年我国一次能源结构比例发生变化,煤炭占比一年大概降1.2个百分点,去年有点反弹;非化石能源占比,每年大概增长0.8个百分点,石油稳中略升,天然气明显提高。总的看,这十年结构的调整优化还是很明显。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占比要达到25%,比2022年还要增加7.5个百分点,非化石能源增加7.5个百分点,煤炭的占比要下降。预测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中,水、光、风、核等非化石能源发电量在发电总量的占比是现在的33.4%,到2030年要达到一半以上,相应煤炭占比应该再降8个百分点。

事实证明,继续降低煤炭占比,是一个异常艰难但又必须达到的目标。至于原油用量,现在电动汽车、轨道交通,以及其他用电设备快速发展,代替了油品。复兴号是青岛中车四方汽车车辆厂生产,无碳绿氢也会代替部分油品,预测到2028年成品油的用量可以达峰,估算2030年前原油的消费量可以达峰,可能是在8.5亿吨左右。至于天然气,因为含氢量比较高,用燃气轮机来发电代替烧锅炉发电,并且它的热效率、综合效率高。煤电综合效率是45%,所以现在也有人把天然气归结为清洁能源。二氧化碳比煤电能减排55%,所以天然气的用量今后还会增加。

问题二,发展新能源需要解决几个重点难题。党的二十大再次强调,要立足我国能源禀赋,坚持先立后破,有计划分步骤实施碳达峰行动,并且对深入推进能源革命提出了具体要求。在发展新能源中,我们遇到了几个难点,要积极应对。

首先,发展新能源的同时,要大力发展特高压输电,加大西电东送。水风光核,这些非化石能源转换为电能为人类服务,生物能除了做燃料以外,也多用于发电。我国的发电装机容量,现在是25.6亿千瓦,其中非化石能源的装机已经占了48%。水电、光伏、风电装机,全球之首,核电是第三。从地理位置来看,火电多分布在煤富集的西部东北。水电多在西南,风电、光伏发电多在西北。近年来,海上风电多有布局,核电则多布局在沿海。总的看,我国发电能力和用电重点地区相距遥远,这就要持续加快特高压输电建设,这是我国独创的技术。已经形成五纵五横一个环网,大概现在有33条特高压线路,仍然有一大批在建和拟建项目,目的是要加大西电东送,满足国民经济和民生需要。据统计,去年全国跨区跨省的输电能力已经超过2.4亿千瓦,实际跨省跨区送电量是1.77万亿千瓦时,占总发电量20%。

第二个难点,要持续加强智能电网和灵活电源建设,保障供电安全稳定高效。高比例非化石能源发电量,接到电网里面,给电网带来很大冲击。因为气候的变化,要实时构建智慧电网,推动储能加新能源模式,实现源网荷储相协调,目前我国储能装机容量不大,5400万千瓦,还需要加快建设。相关的煤炭机组要进行灵活性改造,使它具有从30%到100%这样的调节性能,让煤电机组能够调节,因此火电仍然起到兜底的作用。还要建设必要的分布式绿色电网,实现风光储输一体化。要继续提高动力电池、储能电池的能量密度,这也是今天会议的一个内容。研制更先进的新型电池,比如钠电池等等,目前看有成功的案例,特别是在钠电池固态电池方面,希望能够成功产业化。

在加快充电桩建设的同时,通过智能有序充电,全网互动,更换电池,退役电池还可以再储能,梯次使用,通过这些方式缓解对电网的冲击。至于把电动汽车的动力电池纳入电网,实现智能充放电,这个设想经过努力是可以成功的。专家测算,到2035年我们电动汽车保有量可能达到1.6亿辆。如果这1.6亿辆电动汽车动力电池都能和电网联网,智能充放电,日调节能力将接近100亿千万时,这是了不得的灵活电源,一个储能方式,但是还有很多技术问题要攻关。

第三,深化能源价格,尤其是电价改革。能源价格要反映它的价值和稀缺性,还要遵循市场供求关系。风电、光电,经过多年的改进,降低了发电成本。但为了保证电网的稳定,我们电网增加了即时措施,从而增加了投资,增加了运行费用,电网也应该有合理的收益。我们用户要求合理的电价,因此电价与各方利益密切相关,电价改革相对复杂,要建立适应新能源特性的市场调节机制,推进输电价格改革,降低跨省跨区交易的价格壁垒,还要完善峰谷分时电价政策,适度拉大峰谷价差,鼓励多用夜间电,在低谷时用电。还要通过价格信号引导储能、虚拟电厂这些新兴主体发挥调节作用。

问题三,平稳过渡,多措并举,保障国家能源安全。能源结构调整优化是一个渐进和漫长的过程,既要积极,更要稳妥、科学合理,有序替代。二十大报告强调,要加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加大油气资源勘探开发和增储上产的力度。

第一,保障油气供给,要用好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原油和天然气的进口依存度,去年分别是71.5%和41.2%,比上年降低一点,因为去年情况特殊,但是对外依存度很高,所以油气资源安全显得更加突出。从国内看,要加强国内油气资源的开放和管理,已有的要集约开发,同时要加大新一轮找油找气。2022年,我国原油产量2.05亿吨,增长2.9%,原油产量不少,超过了2亿吨,在全球排行第五、第六,去年还在增加。天然气产量2201亿立方米,去年增长6%。我国的地质条件复杂,要用更多的投资,要用更新的技术去发现更多的陆海可采油气。我国剩余可采石油储量还有36.9亿吨,剩余可采天然气储量还有6.3万亿立方米。它是动态的,每年还要增加。静态来看,2022年我国新增石油探明地质储量14.6亿吨,新增天然气探明地质储量1.2万亿立方米,变成可采储量还要乘上40%、50%。

油气资源并不贫乏,关键得有技术,关键得花钱,因为地质条件太苛刻。从国际看,要保障油气进口,需要持续加强接卸,储运设备设施。我们要发挥技术和工程优势,走出去和产油国,尤其是“一带一路”沿线有关国家合作开发,获得油气权益资源。

第二,推进煤炭安全清洁高效开发利用。我国煤炭资源丰富,数据显示已探明可采储量2076亿吨,一个最可靠的数字占全球13%。去年产量45.6亿吨,占全球一半。北煤南运、晋煤下海,成本比较高。我们面临的问题一是资源丰富、北多南少、西多东少,因此北煤南运、晋煤下海,负担太大。二是井工矿占了95%,而且多为深井矿、瓦斯矿,开采难度大,采收成本过高。第三是安全状况严峻,瓦斯爆炸、透水、塌方,动力灾害隐患大,通过专项整治淘汰落后,安全状况明显好转。另外,煤炭行业攻坚克难,绿色转型,向机械化、电气化、智能化迈进,实现清洁高效。所以煤炭有了很大的进步。当然今后要继续努力,仍然要转型升级,保持可靠的生产能力。

第三,在使用侧要持续节能降耗,减碳治污,开拓思路,探索新技术。比如第一是要优化用能结构,在使用侧要用电代煤代油,提升终端电气化率,目前全国终端电气化率28%,到2025年提到32%,到2035年提到45%。二是要创新变革已有的工艺技术,提高效能,降低污耗,比如发展氢基炼油,氢基化工,氢还原炼铁等,保障湛江百万吨级氢基竖炉直接还原炼铁项目,预计今年年底可以建成投入。三是要注重产品全生命周期的节能节材,发展循环经济,各行业大有潜力。比如我们报废汽车的回收再利用,可以回收70%的材料。如果零部件再制造,可以减碳70%,特别是动力电池退役以后再利用,报废的时候可以回收锂、镍、钴这些贵金属,现在汽车保有量3.2亿辆,每年报废率2%,国际上是5%,所以我建议老旧汽车要加快淘汰报废,使得新能源车尽快进行替代。

推动能源革命,实现双碳目标,要靠各行各业共同努力,祝中央企业作出更大的贡献,祝论坛圆满成功。

(编辑:王星

今日看点
视觉 / 视频更多
习近平会见德国总理朔尔茨
中越国资监管和国企改革交流座谈会在京召开
一图速览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
亚洲最长最重导管架钢桩完成装船
我国在大漠腹地打出首口万米深井
第七届中国企业改革发展峰会暨成果发布会召开
融媒体更多

刘伟平挂帅三峡集团有何深意

中国移动还值得继续持有吗

戴和根履新中国铁建100天,干了啥,见了谁

时评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