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长寿时代高峰论坛,产学研代表共议迈进人类未来

来源:  大众新闻网       发布时间:2023-4-9 18:47  |  

重塑生命认知,延伸生命尺度,“长寿时代”已成为激发每个人、每个家庭围绕长寿、健康、财富三大要素,激发时代动能、创造时代红利的“真实行动”。

4月7日,2023年“世界大健康博览会——长寿时代高峰论坛”在武汉揭幕。本届论坛以“开启更长寿、更健康、更富足的新时代”为主题,与海内外的专家学者、企业家共同分享对于长寿时代、健康老龄化、长寿经济、养老金融的前沿研究与实践经验。

人口老龄化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的世界性人口发展趋势,老龄化及其带来的健康、养老与筹资问题正在成为各国面对的核心经济议题,积极老龄化、健康老龄化也成为国家政策规划蓝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老龄人口增加,人口拐点来临,当长寿时代奔袭的步伐比预想中更加紧迫,纵观长寿时代之下人口、经济、社会、文化和科技的变革,长寿时代从一个客观现实正丰富为链接确定性未来的主观行动。

健康老龄化创造长寿红利

国家卫生健康委网站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末,全国65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抚养比20.8%。根据联合国预测,2035年附近我国人口抚养比将超过50%,达到50.4%。

人们常常用“生之者众,食之者寡”形象地刻画有利于经济增长的人口年龄结构。若将“生之者”视为劳动年龄人口,把“食之者”视为非劳动年龄人口,人口抚养比指总体人口中非劳动年龄人口数与劳动年龄人口数之比。

长寿时代,促进“食之者”向“生之者”转换,是创造全新人口红利的一个重要路径。

健康寿命不仅可以提高个人和社会的幸福感,还可以带来巨大的经济回报和社会资本。新加坡国立大学人口健康中心执行主任、陈婉清医学科学讲座教授、美国国家医学院院士John Eu-Li Wong在长寿时代高峰论坛上提出,“健康是一笔资产,延长工作寿命可以扩大经济体,增加税收和消费,减少养老金和社保负担,促进跨代团队的生产力和创新力。”

于个人而言,健康资产可以实现经济价值;于社会而言,健康老龄化可以创造长寿红利。

北京大学博雅特聘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赵耀辉在主旨演讲中称,“只要我们能够实现健康老龄化,老龄化就不是问题。”未来随着健康进一步改善和制度创新,使健康老龄化转化为生产性的劳动能力。

长寿时代带来可观的经济回报

红利如何从潜在变成现实?北京大学全球健康发展研究院院长、中国医学科学院学部委员刘国恩从国际国内的比较角度,分析了长寿时代对人口、经济、健康等方面的影响和挑战。他认为中国还有很大的空间去提升高龄社会和长寿社会的水平,而且应该把关注点放在如何让人口红利变成人才红利,做到价值再造和价值创造。

刘国恩教授引用了国内外三个具有代表性的研究,说明了延迟退休、信息技术、机器人等因素对提高生产力和应对老龄化的重要作用:

赵耀辉教授的研究发现,在中国城市中,65岁以上男性退休后潜在可利用工作时间占40%多,女性更高一点,这意味着巨大的生产力损失;

北京大学健康老龄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雷晓燕教授的研究显示,在中国城市中,60岁强制退休的男性在退休一年后健康水平显著下降,而自愿退休的人健康没有下降,这意味着巨大的健康成本增加;

根据麻省理工经济学院的经济学家Daron Acemoglu教授的研究,在全球范围内,老龄化程度比较高的国家在机器人装备上大幅超过年龄结构比较轻的国家,并且机器人装备有助于抵消老龄化对经济增长的负面影响。

“只要把这些条件发挥起来,人口红利就会变成现实。”刘国恩呼吁建立一个适应长寿时代的生态文明。

长寿时代,人们可以通过拥有更长周期的健康状态,获得更长生命周期和职业周期。John Eu-Li Wong表示,根据英国的研究,将工作年限多增加一年,可提高经济增长1.5个百分点。2020年,欧美60岁以上的老年人提供的非市场化活动,如照顾孙辈等,这些活动货币化计算后,相当于GDP的7.8%。“老年人的能力得到很好利用,就会给社会带来大规模的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也会让经济变得更加蓬勃。”

在John Eu-Li Wong看来,长寿时代带来的经济回报将十分可观。

实现健康老龄化需要夯实财富基础

健康老龄化需要健康、长寿,也需要财富基础。

“长寿时代,人人都将带病长期生存。”中国科学院院士、武汉大学副校长、武汉大学泰康医学院(基础医学院)院长、武汉大学泰康生命医学中心主任宋保亮揭示的一组研究数据再度论证了这一观点。“中国有超过1.8亿老年人患有慢性病,中国老年人带病生存时间已达9.1年,65岁以上多病共存的老人占比达到2/3。”

人口老龄化不仅是重大社会问题,也是重大的科学问题。易方达基金管理公司董事长詹余引在论坛现场表示,养儿防老是一个非常自然的选择,是自身能力的代际的转移,是几千年来中外都有的传统模式,18世纪这个模式就已经转换到了俾斯麦的社会保障体系,即现收现付的养老方式。但现在这个模式受到了严重的挑战,即出生率的下降。

据国家统计局公布人口数据,2022年我国全年出生人口为956万人,人口出生率为6.77‰;死亡人口为1041万人,人口死亡率为7.37‰;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60‰。中国人口出现近61年来的首次负增长。

长寿时代也是健康时代、财富时代,实现更健康的长寿,需要财富储备作为基础。从养老问题的解决路径来看,詹余引认为,传统的养儿防老和现收现付的社会保障体系都面临着人口老龄化和出生率下降的挑战,导致抚养比下降和养老金缺口增大。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借助金融和资本市场来实现财富的保值增值。

“金融问题的特征或本质和养老非常一致,它的一个核心就是在时间和空间上重新配置资源。”詹余引看来,我国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刚刚起步,但未来发展潜力巨大。

詹余引称,在我国居民资产配置中,50%以上为银行存款。从发达国家来看,居民财富中主要部分与养老相关,如养老金和保险金。从居民金融资产配置的角度来看,我国在养老储备上还可以有更多现实的拓展空间。

泰康方案蕴含“优雅老去”美好期许

长寿时代是比老龄化更好的概念,是从被动消极的人口理论转变到积极的人口理论。泰康保险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陈东升认为,应对老龄化的方法在于对生命尺度看法的改变。

在陈东升看来,泰康长寿社区就是长寿经济的试验田,在泰康之家,居民都可以进入另外一种工作状态,完全是自我的、随机的、没有人约束的,把八小时上班的组织约束转变成完全自由的创新经济。

人口老龄化不是社会固有命题,也没有固定解决人口老龄化挑战的答案。面对挑战,需要社会多个系统和组织间共同做出改变,协同发展。

产学研互动,是健康产业科技进步和业务进步非常重要的推动。“过去十几年,我们在养老科技、医疗科技上做了很多尝试。”泰康保险集团总裁兼首席运营官刘挺军在现场表示,从IP化到产品化到产业化,科学家和企业界之间还有还是很长的路要走,构建一个产学研能够相互协同的创新生态链是一个重要的方向。

聚焦大健康领域,延伸大养老链接,开启大财富新知,在2023年长寿时代高峰论坛这场产学研思想盛宴中,来自海内外知名的专家学者、企业领袖济济一堂,汇聚美丽的江城武汉,为促进长寿社会人类福祉改善、迈进“更长寿、更健康、更富足”的人类未来贡献着力量。

谈及企业实践对于大健康产业的积极作用,或可借用陈东升的一句话加以总结:“如果说泰康对于长寿时代的贡献,就是找到了如何用企业方案去解决个人问题的商业模式、形成了解决方案,用专业的投资而且是长期的投资,不是股票波动式的投资,来产生复利效应。这是我们的理想,作为一个商业公司,希望通过这个商业的模式让每一个人都可以优雅地老去。”

(编辑:陈霞

今日看点
视觉 / 视频更多
习近平会见德国总理朔尔茨
中越国资监管和国企改革交流座谈会在京召开
一图速览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
亚洲最长最重导管架钢桩完成装船
我国在大漠腹地打出首口万米深井
第七届中国企业改革发展峰会暨成果发布会召开
融媒体更多

让王健林退位的男人

刘伟平挂帅三峡集团有何深意

中国移动还值得继续持有吗

时评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