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阜南:舞好产业“指挥棒” 奏响发展“奋进曲”

来源:  企业观察报       作者:张杰      发布时间:2022-12-26 15:12  |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乡村振兴,产业是关键。安徽省阜阳市阜南县全面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按照“一县一业”发展思路,着力提升农业特色产业质量和效益,发挥龙头企业的示范带动作用和农民的主体作用,促进企业与农户双赢的发展格局,不断为乡村振兴发展注入澎湃动力。

2020年7月20日,被誉为“千里淮河第一闸”的王家坝时隔13年再次开闸泄洪。阜南县濛洼蓄洪区的群众为了保护上下游的人民的安全,用开闸蓄洪的无畏壮举擦亮了“舍小家为大家、舍局部为全局”的“王家坝精神”底色,再一次用行动诠释了新时代中国人民无私无惧、勇于担当的奉献情怀。

当年8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安徽考察的第一站就是阜阳市阜南县,他察看了淮河水情,走进田间地头,了解当地防汛救灾和灾后恢复生产等情况,并看望慰问受灾群众。

总书记深情地对乡亲们说,“看到乡亲们生产生活都有着落、有希望,我的心就踏实。”

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离不开当地的政策扶持和产业发展。产业要兴旺,特色要跟上,阜南县在“特”字上下功夫,在“好”字上见成效,形成新优势,激活新动力,不断做大做强乡村产业,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坚实产业支撑。

“柳编之乡”

——小柳编织出美好生活

民谣传“家有金条银条,不如常有柳条”。黄岗的柳编历史悠久,据记载,洪淮两岸有大面积的滩涂湿地,适合杞柳生长,而且在发洪水时,多数庄稼都被淹,而杞柳仍得以存活,所以柳编就成了这里的“特产”。

在黄岗镇,家家户户都会柳编。经过不断创新,单一的杞柳发展到柳、藤、草、竹、铁等20多种;柳编产品从最初的篮子、背篓、家具等生活用品,演变出各式各样的柳编工艺品;传统的柳编产业发展为包括柳、藤、草、竹编等类型的柳木产业。

阜南县郜台乡的刘店村有13家柳编企业,这些企业与当地农民合作,每年把订单分配给他们编织加工。村里60%的农民从事柳编工作,这让刘店村的村民每年人均增收超过一万元,柳编的年产值也超过1.7亿元。

从种植、收割到生产、销售,从之前的小作坊到成立柳编产品生产加工工厂,阜南县柳编技艺愈发专业化,且已形成了“基地+公司+农户”的柳编产业链。柳编工厂也带动了当地人们就业,村民不用再背井离乡外出打工,在家门口就能挣钱,还不耽误照顾家人和种地,收入翻了几番,生活水平也提高了不少。

阜南县大力扶持柳木加工企业,打造柳编产业集群,于2021年投资15亿元建设占地195亩的柳木文化创意产业园,促进柳木加工企业走向集团化发展、品牌化经营、信息化管理的方向。现全县共有柳木加工企业324家,出口实绩企业129家,其中规上企业53家。

阜南县作为国内最大的柳编出口基地,有13万人从事柳编加工,带动了1.5万人实现脱贫致富。2011年,阜南县黄岗柳编技艺被列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柳编产品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保护认证”。农民手中的一个个柳编产品也“走出家门”“走向国外”,远销北美、西欧、南非等120多个国家和地区。

“吉祥三宝”

——助农增收有“钱途”

阜南县新村镇因地制宜,因势利导,一手抓好粮食生产,一手抓好经济作物种植,探索出“小麦+夏红薯”“芦蒿+春红薯育苗”等粮经轮作模式,有力促进了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现种植芦蒿1.6万亩、红薯5000亩、生姜2000亩,当地农民把这三大经济作物亲切地称为“吉祥三宝”。

冬日田园,绿意盎然。在阜南县文彬种植专业合作社的存储保鲜库门口,张利忙着从农用三轮车上一袋一袋地将红薯搬下车。今年41岁的张利,是新村镇于洼村人。他种了300亩红薯,还种了19个占地36亩的大棚芦蒿。

“现在收了红薯,种下小麦。明年午季,小麦收割又插红薯,两作物轮作。大棚里的芦蒿已开始采收。”张利说,“从11月份一直到明年春节后,正是芦蒿销售旺季。过了正月十五,芦蒿价格走低,到低于成本价时就割掉,腾地,育红薯苗。谷雨后,开始卖红薯苗。”

“红薯苗子论根卖,每根卖1角2分钱到1角5分钱不等。头茬苗剪掉,浇一遍水,四五天就长出新苗,又卖第二茬,一个半月时间内可剪六茬。光卖红薯苗,一亩地可挣6000多元。”张利粗略地盘算了一下,一年下来,种植红薯、芦蒿、小麦总收入有100多万元,利润70多万元。

乡村产业发展,离不开政府的引导、扶持和推动。“这几年,镇里给予芦蒿新种植户每亩200元奖补,老户带新户给予每亩100元奖补。同时,聘请中国农业大学专家编制芦蒿产业发展规划,积极申报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和长三角优质农产品供应基地,还与南京农业大学、扬州大学、安徽农业大学、合肥工业大学等高校合作,在育苗、栽培、深加工等方面获得技术支持。”新村镇党委书记张亮表示。

▲新村芦蒿喜丰收。吕乃明/摄

去年初,该镇动员符合条件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申报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库项目,通过建冷库延长芦蒿的保鲜期。目前,全镇已建成芦蒿存储冷库14座,每座可存储芦蒿3000余吨,总投资2640万元,其中财政补助620万元。

“变废为宝”

——小秸秆变身“宝贵资源”

阜南县人民怎么也不会想到,以前被农民丢弃、焚烧的秸秆,如今可以变成致富的“香馍馍”,成为对环境有益、对人们有利的“宝贵资源”。

每年的夏收时节,阜南县的秸秆经纪人就会来到田间地头,把一捆捆打好的秸秆拉到秸秆收储点,先进行初步的粉碎工作,然后这些已粉碎的秸秆运到加工工厂被碾磨成5毫米左右的小段,接着与畜禽粪污搅拌混合进入沼气池,最后生产出的沼气经过提纯后,甲烷含量达96%以上即可进入管网直接供气。

“变废为宝还省钱”,秸秆焚烧产生的生物天然气的价格仅为液化气的一半左右,目前,全县已有1/3的居民用上“自产自销”的生物天然气。

2021年3月,阜阳市政府与安徽省能源集团、上海林海生态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签署的《安徽省生物天然气产业阜南模式推广合作框架协议》提出,在全省范围内推广“阜南模式”。

阜南县是全国闻名的产粮大县,每年粮食产量约90万吨,产出农作物秸秆120万吨左右。阜南县把秸秆资源化利用作为促进农业转型升级和绿色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成立阜南县秸秆综合利用工作领导小组,构建村有收储点、乡镇有收储中心、县有规模化利用企业的收储体系,与秸秆利用企业合作,大力扶持企业的秸秆肥料化、饲料化、基料化、能源化等项目,助推农业废物变废为宝。

目前,阜南县依托44个农机合作组织和8个企业建设27个标准化收储中心,发展秸秆经纪人170多人,鼓励养殖、食用菌、秸秆固化成型企业开展秸秆收储利用,全县共有秸秆综合利用企业135家。

2021年阜南县秸秆收集量为128.22万吨,利用率达98.5%,实现近55亿元的产值,在安徽省内树立了循环经济和生态农业发展的标杆。

“庄台文化”

——打造乡村红色旅游

阜南县蒙洼地区地势低洼,汛期洪水泛滥,人们就筑台而居,因此形成了台庄。这种独特的地势建筑,成为阜南独具特色的台庄文化。

阜南蒙洼曾是深度贫困地区,原有131个台庄,随着人口的增加,老旧的台庄脏乱不堪。脱贫攻坚以来,为大力发展乡村振兴,蒙洼大力整治台庄生态环境、建设基础设施,引导台庄居民有序搬迁,为发展乡村旅游奠定基础。

依托台庄景观和湿地风光,蒙洼台庄大力发展生态旅游,让曾经靠天吃饭的台庄人也吃上了“旅游饭”。

在蒙洼郜台乡,人们利用老旧房屋的青红砖瓦和群众捐赠的石磨、石磙、瓦罐(坛)等,在农村建立起庄台文化墙、红色景点和“四小园”,打造独属于阜南的红色庄台文化。在刘邓大军渡淮旧址的前店台庄打造的一处红色文化旅游景点,如今已经成为当地的红色教育基地。

同时,阜南县依托“王家坝精神”打造的王家坝抗洪纪念馆,是阜阳市首个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成为广大党员干部和游客观光的打卡地。

阜南县还着力打造红色旅游路线,串联起地城、王家坝、曹集、郜台4个乡镇,涵盖曹集烈士陵园、刘店老渡口、王家坝抗洪纪念馆等7个红色景点,建立了蒙洼旅游观光带。

趁势而上、顺势而为,将“小生意”做成大产业,特色产业发展齐头并进,为乡村振兴注入源头活水,阜南县的产业振兴让人们看到了一个小县城的发展潜力。(张杰)

本报安徽中心/供稿 中共阜南县委宣传部/供图

(编辑:王星

今日看点
视觉 / 视频更多
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在京闭幕
国务院国资委与辽宁省举行工作会谈
一图速览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
亚洲最长最重导管架钢桩完成装船
我国在大漠腹地打出首口万米深井
第七届中国企业改革发展峰会暨成果发布会召开
融媒体更多

中交房地产变中求存

揭秘 | 中建集团是如何摆脱开发商拖累的

宗庆后之后,娃哈哈面临三大挑战!

时评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