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商家“过度包装”情况日趋普遍。“大碗装小菜”“大袋装小配料”,导致包装容积率较高;一份菜品包装材料纸质包装袋、无纺布保温袋、普通塑料袋混用,包装繁复等问题,产生的垃圾造成了更多的环境压力。有网友感叹,自己吃的外卖,感觉是“买包装送食品”。
好看的包装也是一张亮丽的名片,一些商家便开始“错位竞争”,不跟你玩品质,也不跟你比色香味,就跟你比包装。这样的做法对一部分“颜值控”消费者来说,很有“杀伤力”。这样一来,不少商家竞相效仿,也让豪华包装、过度包装风靡一时。
此前,一份由清华大学环境学院相关研究团队的研究报告引发关注,该团队根据3500万份外卖订单分析,外卖垃圾中塑料垃圾重量约为160万吨,而无害化处理160万吨塑料垃圾大约需花费24.5亿元。显然,由于现实的财力、物力、人力、技术等因素的限制,恐怕很难对所有的外卖垃圾都进行无害化处理。
2021年3月,《邮件快件包装管理办法》正式施行,明确了包装选用要求,提出建立实施包装物管理制度、按规定使用环保材料、包装减量化措施等。这些是对快递包装的一种限制。但是,这对外卖包装来说,并无约束力。这样的漏洞,亟待弥补跟快递包装一样,外卖包装也必须进行规范约束,进行统一管理。
出台规范外卖包装的相关法律法规,理应提上议程。只有从源头上规范起外卖包装,“过度包装”“奢华包装”才会得到限制。当然,为了形成更大的震慑力,也可以设置经济杠杆,通过经济调节的方式来约束商家、消费者的行径,让他们自觉参与到低碳环保的行为中来。
一言以蔽之,“轻包装”才应该是快递、外卖行业的标配。在如今过度包装、豪华包装依然客观存在的现实下,我们更应该多措并举、综合施策,让没有必要的外卖包装成为过去式,让“轻包装”成为流行格式。
(编辑:王月)
凡本网注明“来源:企业观察网”的所有作品,均为《企业观察报》社有限责任公司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企业观察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企业观察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联系方式:010-68718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