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维广:陪伴青云9年 市场不能只有挣快钱的人

来源:  雷帝网       作者:雷建平      发布时间:2021-3-16 14:27  |  

青云科技今日在科创板上市,成为科创板混合云第一股。青云科技开盘价为76元,较发行价上涨19.3%;此后,青云科技股价上涨,市值近40亿元。

蓝驰创投是青云科技的A、B、C、D轮投资方,陪伴青云科技9年。发行前持有企业超14%股份,是青云科技最早的机构投资方,也是第一大外部股东。

蓝驰创投管理合伙人,青云科技投资人陈维广向雷帝网讲述了投资青云科技的幕后故事。

青云科技成立于2012年,是一家具有广义云计算服务能力的平台级混合云ICT厂商和服务商,以软件定义为核心,为企业用户提供云计算产品与服务。

青云科技CEO黄允松创业前,曾长期任职于IBM,是IBM SmartCloud初创组成员及架构师。青云科技成立之初,陈维广就与黄允松结缘,打动陈维广的就是黄允松对技术的那种执着与追求。

10年前就意识到云计算是未来

2010年左右,陈维广从美国来到中国,跟团队说要关注云计算。因为美国亚马逊的云已经跑起来,美国2005年就开始推广云计算,2008年已广泛使用,2011年进入成熟阶段。

而中国在2009年才开始引入云计算概念。也就是说,中国的云计算相比美国要滞后好几年。

但陈维广认为,中国的云计算领域,也会像美国一样。即中国的企业不可能一直停留在传统的服务器IT架构上。通过云计算平台,企业可以有弹性地调动IT资源;用多少付多少,相对可以控制成本。中国企业一定是对云计算有需求的。“所以,当我们团队听到黄允松、甘泉和林源几个人准备做云计算的时候就见了。”

回忆起第一次见面的情景,陈维广说,第一次见面的时候,青云科技还没有注册。黄允松之前在IBM开发了一个云计算平台SmartCloud,但美国人不重视。因为IBM当时的主营业务是“卖盒子”,而云计算是卖服务。这让陈维广觉得应该支持黄允松。

早年陈维广从硅谷回国投资前,在美国也支持过几个华人创业者,但到B轮、C轮就被老外干掉了,后续投资人觉得华人创业者的技术能力没问题,但表达能力等方面不像一个CEO。陈维广则认为,华人的贡献被低估了,黄允松也是这种情况。

“这个家伙在IBM负责的是整个云计算平台,而且是一个global的团队,他的贡献大概率是被低估、没有被认可的。这样的团队是很值得我支持的。”

陈维广跟黄允松说,创业吧。云计算是未来,未来大家一定不可能去买小型服务器,放在自己的办公室,那是过去式了。未来是云计算的时代了。

黄允松的技术很牛,也有商业敏感度和执行力,对技术的追求属于完美主义者,要做到最好。那个时候,阿里云已经存在,要构建一个虚拟机需要15分钟,黄允松则说,他可以在15秒构建一个虚拟机,以至于陈维广将黄允松引进给蓝驰其他合伙人时,他们的反应是,这个人是不是个“骗子”,因为他的技术太神了。

打动蓝驰的也是黄允松这种韧劲。2012年的时候,中国都是拿来主义,拿美国人的技术,而蓝驰创投2012年投资青云,黄允松就真的把虚拟机构建出来了,而且只用了15秒钟。

曾感叹行业太无情 后找准了位置

在技术领域创业,其实并不容易,因为技术总是在更新换代。

过去8年多时间,陈维广与黄允松经常在一起交流,有时会一起爬山。爬山过程中,黄允松说,做了CEO后,胆子比原来做工程师小很多,做工程师的时候对新技术非常的冲动,基本上立刻扑上去。但自从做CEO就不敢冲动了,因为一旦决策错误,公司就砸了。但他本着一个态度,如果有明确的担忧就应该不去碰。如果有担忧,但不明确,就鼓起勇气去尝试。

前几年,黄允松曾天天焦虑得不得了,因为他觉得这个行业太无情,再牛的技术,也就两年就game over。陈维广说,过去八九年,青云科技每年都靠一些新突破在保证市场竞争中的优势。你说让不让人揪心。

这两年,黄允松没以前那么焦虑了,因为他慢慢的找准了自己的位置,逐渐摸清楚了自己在牌桌上的位置。黄允松说“我不眼红别人,因为别人也不是我能做的,你看我就可以很独立。”

黄允松认为,世界会从现实转移到数字世界,云计算会像水电煤气一样,存在于人们的生活。而且,云计算在中国的机会会比在美国大,因为中国企业数字化程度还比较低。有很大发展潜力。很多青云科技的客户用上了青云QingCloud的云服务后,每年的需求还在增加,而且,青云科技的客户流失率极低。

陈维广则始终认为,To B是一件10年起跳的事情,不做10年没感觉。9年时间走过来,黄允松慢慢摸清楚自己应该为这个市场提供什么。作为早期投资的一员,陈维广希望这个行业能给梦想多一些时间。

早期先拿下银行、金融企业等大客户

当前,大家耳熟能详都是阿里云、腾讯云、华为云等等,作为一家独立的第三方云厂商,青云科技如何在这样巨头林立的时代生存?

青云科技的差异化策略是,在早期聚焦以金融行业为例的大客户。

2014年是青云科技把私有云产品投入商用的第一年,为把第一个大客户招商银行拿下,黄允松几乎每天在深圳,终于死磕下了第一个客户。

目前,青云科技的核心竞争力是混合云。在国外,微软Azure是最早布局混合云领域的厂商,2014年提出了“统一架构和统一体验”的混合云核心主张。同年,青云在中国,最早提出统一架构混合云体系的技术主张,并更快一步付诸实践。

混合云的好处有几点:省钱。当企业规模长大后,跟CFO、CEO谈混合云,基本是100%的心动。因为一年千万级、亿级别的省钱;

第二,数据安全。企业早期更关心增长速度。一定规模并日趋稳定后,开始关心治理。在非中立的公有云上,所有的数据都在别人手上,尤其是当一家企业的数据有了体量,比较值钱的时候,都是会被分析的。

此外,商业和运营安全。如果一家企业所有的命脉都在某个非中立的公有云上,也会留下隐患,企业会担心被卡脖子。这也是为何金融行业的大客户更愿意选择和微软云、青云科技这一类独立第三方企业合作很重要的原因。

多云趋势带来新的增长变量

从云市场的趋势来看,越来越多企业,在业务逐渐多元化、规模化之后,通常会同时使用几朵云。因为不同的业务形态和不同的应用对功能和数据安全的需求都不同。

当然,多云管理对用户来说非常麻烦。解决方案是提供一套跨云管理方案,及跨云应用程序的调度和抽象层,比如容器产品,青云的KubeSphere、红帽的OpenShift。未来,用户只需要看到一个个企业级应用程序,后面可以有100朵云,比如其中有一朵云叫阿里公有云,一朵云叫青云公有云,一朵云是自己的私有云。这就是混合云。

伴随容器、云原生的发展和生态成熟,服务的增长将带来更大的市场空间,因为通过服务收费,比单卖资源更有生命力,这已经是被过去很多 IT\CT 国际巨头反复验证过了的。

此外,需要特别注意的是,中国市场有自己的特殊性,可能会催生一个比海外市场更有潜力和规模的混合云市场。比如以央企、国企、政府为主的大型客户对自主运维、数据安全的要求更高,更倾向于使用混合云;互联网、车联网等IoT设施的存量大,迭代增速快,对云服务有更大量的、更多元的需求。

(编辑:王星

今日看点
视觉 / 视频更多
习近平会见德国总理朔尔茨
中越国资监管和国企改革交流座谈会在京召开
一图速览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
亚洲最长最重导管架钢桩完成装船
我国在大漠腹地打出首口万米深井
第七届中国企业改革发展峰会暨成果发布会召开
融媒体更多

让王健林退位的男人

刘伟平挂帅三峡集团有何深意

中国移动还值得继续持有吗

时评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