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深陷“排放门”,选择报警是什么公关“骚操作”?

来源:  企观锐角度       作者:张然      发布时间:2022-9-27 13:48  |  

近日,比亚迪长沙工厂排放超标疑致多名儿童流鼻血的消息引发热议。

事情曝光后,比亚迪工厂选择应对危机的态度一波三折,值得深思。从最开始的强硬报警,到接受政府工作组入驻,再到部分生产线停工,整个负面舆情并没有在报警的“恐吓”中消退,反而大有愈演愈烈之势。

舆情冒出头,比亚迪“迷之骚操作”

数据显示,这家被周围居民多次投诉的工厂,产值超过百亿。但面对可能引起负面舆情的“质疑”时,其担当和做法却有失大公司做派。

事件发酵后,比亚迪最初表示,网传“排放超标引起流鼻血”属于恶意捏造关联,并已报警。

事件发酵之后,比亚迪官方微博发表的第一份声明

5月8日晚,长沙市委、市政府成立调查组,组织政府职能部门、第三方检测机构以及相关专家,进驻长沙比亚迪工厂展开调查。

5月11日,媒体最新报道称,长沙比亚迪已有部分产线停产进行整顿。

从最初态度的强硬,到现在停产整顿,事情的走向似乎打了比亚迪的脸。

报警,是把对方放在了最有敌意的一面。不是说企业不可以利用公器维权,只是应该在分析事件历史、当下局势以及事情未来走向之后,再做理性的应对策略。

比亚迪用官方声明来向社会宣布“我要报警了”,这种向居民强硬“宣战”的操作,是否有利于事情的冷却或解决呢?

答案显而易见。

旧问题与新问题,策略要不一样

应对舆情时,选择什么样的态度,不能一概而论。如果是新问题,也有足够的底气,那么报警可以表达企业的自信;如果是一个积压已久的老问题,真诚面对远比强硬对抗要有效得多。

2015年7月,长沙市生态环境局执法人员对长沙工厂进行现场检查时,发现工厂污水处理站单阀滤池废水由阀门控制,经管道直接排入废水总排口,违反了环保法第四十二条第四款之规定而被处罚。

2019年,长沙市生态环境局官网公布的《长沙市省级环保督察反馈问题第四十七项整改情况公示》显示,长沙市比亚迪汽车有限公司因喷涂车间生产废气排放的污染物影响附近居民生活,被作为重点被投诉企业。

2021年,湖南省生态环境厅官网一份5月8日群众信访举报、转办和边督边改公开情况一览表显示,对于长沙市雨花区比亚迪制造厂涂装车间油漆味严重、影响居民生活问题,经雨花经开区管委会、同升街道、区生态环境分局、区生态环境执法大队联合调查核实,情况基本属实。

可见,比亚迪长沙工厂污染问题由来已久,周边居民也多次与其交涉过,对比亚迪长沙工厂负责舆情的高层来说,居民此次反应的问题,他们应该比谁都敏感,事态走向如何,其实很容易做出大致判断。

但令人失望的是,面对这个“老问题”,他们选择了报警,而没有选择理顺问题后善意的“息事宁人”,以及真诚地向公众说明自己整改的决心和举措。

比亚迪选择报警策略,并不是某个员工一时气恼的口头之言,而是正式出现在官方发布的声明中,显然,这是一个经过高层深思熟悉的决策。

从舆情传播和走向规律来看,事件中如果矛盾双方的对抗性越强,传播的触点就越敏感,舆论就越喜欢“大做文章”。

站在居民的角度来看,他们是受害者心态,比亚迪“反咬一口”、选择报警将再次激怒居民的情绪。“你们只管赚钱,你们的产量、销售量牺牲我们的健康。”当地居民代表质问比亚迪。

比亚迪高层应该比谁都清楚,长沙工厂的环保问题不是新问题,曾多次被投诉,工厂也多次整改。面对如此舆情,比亚迪报警的应对策略显然属于下下策。

从最新的报道来看,比亚迪方面并没有太多有利于自己的证据,当初选择强硬的态度,显然是给舆情“添柴”,而不是“浇水”。

成长扩张,社会责任不能滞后

或许,“狂奔”的企业眼里只惦记着如何完成火爆的订单,很难放慢脚步审视自身问题。

今年一季度,比亚迪累计销量超过28万辆,同比暴增421%。长沙工厂贡献了比亚迪当期总产量的21%。

来自乘联会最新公布的销量快报显示,今年4月,比亚迪取得月销10.5万台的成绩,同比暴增136.4%,成为了4月车企销量排行榜中唯一实现正增长的品牌。2021年,比亚迪新车销售73万辆,同比增长75.4%。

为保证销量稳步攀升,长沙比亚迪工厂一直处于满产状态。作为主力军的长沙工厂不能有丝毫懈怠,所以长沙比亚迪的工作人员在与居民交涉时称,“项目前前后后投了100多个亿,停产不现实。”比亚迪工作人员在其内部说这句话,没有任何问题。

然而,当企业处理舆情时,面对直接当事人,回答这样的问题,应该十分审慎。

在居民或者大众看来,比亚迪为了自己的产量就不顾别人的健康?!

此话一出,比亚迪就为自己构建出只要效益、没有责任的社会形象。

任何机构,公开回应舆情时的每一句话,都可能带来无穷的后续。即便比亚迪在教育和扶贫等领域付出很多,“停产不现实”这样的回应,也会瞬间“抹杀”所有的功绩。

当负面舆情出现时,应对舆论必须谦卑和真诚。比亚迪此次从声称报警开始,就在“犯浑”。在面对“受害者”的时候,如此回应,无疑是给舆情浇了“一桶油”。

作为一家市值近6800亿的大公司,比亚迪确实没拿出得体的舆情处置策略,也没表现出与大企业相匹配的社会责任意识。

网络上流行说,灵魂追不上肉体。这句话,用在比亚迪身上似乎也合适。品牌文化、舆情素养以及社会责任意识等软实力,共同铸就了企业的“灵魂”。狂飙突进的企业,需要好好同步修炼,别让没有“灵魂”的肉体太过放荡不羁。


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企观锐角度”获取更多原创内容

(编辑:王星

今日看点
视觉 / 视频更多
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在京闭幕
国务院国资委与辽宁省举行工作会谈
一图速览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
亚洲最长最重导管架钢桩完成装船
我国在大漠腹地打出首口万米深井
第七届中国企业改革发展峰会暨成果发布会召开
融媒体更多

中交房地产变中求存

揭秘 | 中建集团是如何摆脱开发商拖累的

宗庆后之后,娃哈哈面临三大挑战!

时评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