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5日,黄蒿界镇五合村村民李楠家异常热闹,在乡亲们的见证下,他家的“羊王”脱下8.7斤的“外套”,成为靖边县年产羊绒最多的羊子。

看着本子上留下的一串串数字,李楠激动地说,他家羊子产绒量今年又提高了,这不仅是他家两代人20多年来养殖经验积累的结果,也得益于多年来政府的帮扶。
“我从98年开始养羊,当时白绒山羊地方品种剪毛就是1斤左右,经过20多年自己的努力和畜牧部门的大力支持和技术指导,从羊毛长度2.5厘米、产绒量1斤多到现在基本达到10厘米5斤。去年一只羊的羊绒卖826块钱,今年应该比去年要高一点,普通农户300多,我的羊能达到八百至九百之间。”谈起自己的养羊经历,李楠滔滔不绝地说。
今年,李楠家羊子存栏量180多只,89只成羊均产绒量4.5斤,按照市场价每斤145元计算,仅羊绒一项收入达五万元。
“去年56只基础母羊,收入一百零几万,今年84只母羊,相对去年应该高一点。”李楠介绍说。
一人带头富,全村都受益。如今,在李楠的带动下,五合村已经成为陕北白绒山羊养殖区域繁育核心村之一。李楠也成为乡亲们公认的陕北白绒山羊养殖“权威人士”。每年,遇有他家剪羊毛,养殖户们都不约而同地到他家现场参观、学习陕北白绒山羊的养殖和管理经验。
村民李树占说:“在他这里看,能学习到很多东西,回去以后我们也把自己羊的管理跟上,使我们的白绒山羊也达到更高的一个层次,增加我们的收入。”
近年来,通过品种改良,靖边县白绒山羊已经具有单位产绒量高、绒质优秀的特点,绒长平均达11厘米,绒细度只有16微米,成为陕西乃至全国的白绒山羊优良品种。据统计,今年,黄蒿界的白绒山羊养殖规模达10万只左右,该镇人均收入的70%都来自养羊,真正实现了走羊路、发羊财。
据靖边县畜牧服务中心副主任、高级畜牧师朱向卿介绍,靖边县羊子产业以陕北白绒山羊为主打品牌,年饲养量是180万只,陕北白绒山羊的主要优点是绒的细度好,产绒量高,平均产绒量的1250克以上,产肉性能好,周岁羔羊平均产肉40斤以上。
目前,靖边县已经成为陕北白绒山羊养殖示范县、陕西省肉羊生产基地县和陕西省肉羊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县,养羊成为推动全县农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民增收,加快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全县羊产业向规模化、产业化、品牌化迈进,成为地方特色产业中的“特色白”,为乡村振兴增添新亮度。
(编辑:王星)
凡本网注明“来源:企业观察网”的所有作品,均为《企业观察报》社有限责任公司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企业观察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企业观察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联系方式:010-68718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