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潍坊:打赢蓝天保卫战 政府钱袋子鼓起来

来源:  人民网-山东频道       作者:宋翠      发布时间:2021-12-13 22:21  |  

对于山东省潍坊市的环保人,今年,有几组数据让他们倍感自豪。

1-10月,环境空气质量在全国168个重点城市排名同比前进16个位次,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PM2.5、PM10、O3四项指标改善率居全省第一;水环境质量在全国的排名较去年前进47个位次,改善情况位居全省第3位。

前三季度,在11项主要经济指标中,GDP、存款余额两项指标增速居全省第1位;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两项指标的增速居全省第2位。

在潍坊市环保人的不懈努力下,潍坊的天更蓝了,水更清了,云也更白了,钱袋子也更鼓了。他们用行动交出了一份美丽的新时代答卷:实现了全市生态环保和经济发展双丰收。

机制创新建“大环保”格局 率先实行环委会实体化

潍坊市产业结构偏重,诸多污染治理难题亟待解决。如何实现生态环境保护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是摆在潍坊环保人面前的新考卷。

“今年以来,我们把生态环境保护作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常抓不懈、久久为功。”潍坊市委书记田庆盈告诉记者,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环保工作,先后召开专题部署推进会议59次,每月研究生态环保工作,每次调研必查环保。16位市级领导每人包靠一个县市区,一线指挥、现场督导,督促抓问题整改。

“潍坊市委市政府是我们冲锋陷阵最强大的后盾。”潍坊市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局长马焕军接受记者采访说,2021年,全省生态环境系统重点是抓好“守底线、提质量、惠民生”三件大事,并提出通过生态环境系统内部“大协同”,衔接系统外部“大协同”,推进社会“大协同”,共建“大环保”格局。

对此,潍坊市率先在全国实施了环委会办公室实体化,常务副市长任主任,专门设立综合协调、督促指导、考核评估3个科室,落实了10个行政编制,全力保障生态环保工作开展。

“我们提出请示,第二天就批复,一周内10个编制全部落实到位。”马焕军说,以前从各个部门抽调的人员只能兼职干工作,有了编制就实现了专人专职、心无旁骛地干这项工作。

据记者了解,今年5月,潍坊市启动了“三清”行动,对第一轮中央、省环保督察及“回头看”反馈问题彻底清查;对已整改销号的问题彻底清查;对新发现的问题彻底清查。

在“三清”行动中,潍坊市环委会办公室的作用发挥到了最大。环委办建立任务清单,把任务分解到镇街,建立调度通报和督导检查机制,组织开展整改验收销号工作。同时,该市创新性地实行黄牌警示管理制度,对整改成效好的,评定为示范单位;对整改达不到标准的,实行“黄牌”警示,并在全市范围内进行通报。有的县市一挂黄牌,工作力度大变,有的乡镇总是摘不了黄牌,想方设法自己主动下沉查,找问题,抓整改。

“大环保”格局的建立,把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从一个业务部门变成了多个业务部门的融合,实现了全市齐抓共管,为今后工作开展理顺了关系,也为生态环保的“潍坊实践”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铁腕执法不留情 科技治污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

在潍坊,一提到马焕军,大家会不约而同地说“这个人一点不讲情面,执法和黑脸包公有一拼。”

干环保,“人情关”是绕不过去的一道坎。处罚违规企业,不是关停,就是罚款,影响的是真金白银,实实在在的经济账摆在眼前。

“对各方面说情的,不管是谁,一定要讲原则、守底线,一个标准卡到底,一把尺子量到底。”这是马焕军常说的一句话,也是对全局干部职工的要求。

昌乐县有家排污大户,被查到有偷排行为,找了很多熟人说情。但马焕军态度非常坚决:完全依法依规处理。有被触动直接利益者,半软半硬地威胁马焕军,但他依然“我行我素”。正是这种敢于碰硬的工作作风,为全市创造了一个畅通的执法环境。

走进位于寿光市台头镇防水产业聚集区的山东省金帅防水材料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干净整洁的车间一尘不染,闻不到异味,更听不到机器的轰鸣。乘车穿行在镇上的工业园区里,记者被一家家干净整洁的生产企业和一条条现代化的生产线所震撼。

羊口镇以化工、盐业为主,有多家溴素企业,是当地的支柱产业。过去,这里的环保形势却不容乐观,刺鼻的气味让周围的居民不敢开窗,空气被污染,一下车刺眼流泪,百姓反映非常强烈。

“羊口再不改,园区面临被淘汰。” 羊口镇党委书记王学江回忆,市里对此下了死任务:如果2周改不好,就彻底关掉这些溴素厂。对此,市生态环境局派了6人组成的工作组进驻羊口镇,设立了驻厂监督员,让企业签军令状,23家未治理好的企业开展一企一策整治,10家溴素企业进行工艺升级。

“经过整治保住了我们在全国的领先地位,在外地因环保关闭溴素厂的情况下,我们的产品每吨达到3万元。”王学江笑道,80多次走航监测显示,全部排放达标,再无刺鼻异味。现在,羊口镇成了闻名的沿海小镇,绿树成荫,空气优良,百姓生活幸福指数爆满。

执法中,潍坊市还把科技手段发挥到了极致。运用走航车、红外摄像机、无人机、用电监控等先进设备,实现精准化治污、科技化治污。通过“走航监测-锁定目标-督办整改-入厂检查-再次走航”的“闭环整改”模式,开展大范围、大纵深、24小时走航监测,让违法者无处可逃,共发现问题企业670家,推动问题整改1360家。

“走航常态化了,倒逼着我们进行改造升级。” 昌邑市的山东普洛汉兴医药有限公司总经理金毅强开心地告诉记者,今年公司投资7000多万元,对生产工艺进行升级改造,大大提高了公司的竞争力,吃到了“环保福利”。

锤炼新时代的环保铁军 把环保成绩单书写在大地上

团结和谐、真抓实干、勇于创新、敢于争先,这是潍坊市环保队伍的十六字工作理念。潍坊市生态环保工作亮丽成绩的背后,是一支新时代的环保铁军,日夜冲锋在环保一线。

“我们坚定践行省委‘严真细实快”作风建设总要求。’” 马焕军解释道,“严”,就是标准严,事事争一流;“真”,就是求真较真,下真功夫;“细”,就是抓细节,事无巨细;“实”,就是注重实干,扎扎实实;“快”,就是事不过夜,全系统工作加速度。

在潍坊市委办公楼的一楼大厅,安装有一块电子显示屏,上面实时播放全市大气扬尘等监控情况,进出大楼的机关干部,前来办事的群众,一起监管环保工作。

这对潍坊环保人来说,既是动力,又是压力,是悬在头上的一把“利剑”,让他们工作一刻也不敢松懈。

5月份,潍坊在市一级成立了8个督导组,由8名副县级干部带队,实行分区督导包靠,连续下沉基层,周末无休。

“为更多掌握信息,真督实导,找准问题,我们一般安排夜查。”潍坊市生态环境局二级调研员谢振溪讲道,每个督导组每周夜查三天以上,吃住在督导一线,晚上七八点出发去现场,凌晨两三点收工,一晚上跑三四百公里是经常的事。一级调研员姜在杰,快60岁的人了,坚持一周2个晚上的夜查,基本是通宵。综合执法支队下沉一线的执法人员中,大多超50岁,但在今年的一线督导中“个顶个儿”,不管年纪大小,一声令下,全部上前线。

在局里,流传着一个故事。坊子区分局局长王群,带着队伍进行高密度夜查,有时连续40个小时不睡觉。有一次开车去一个乡镇,实在困得不行,把车停路边,闭上眼,秒睡。由此传出一个“秒睡”的故事。

现在,“下沉”成了潍坊环保系统的流行语,“现场”成了证明工作能力和工作实效的主阵地。

“今年我们的走航车已行程7万多公里,相当于三次红军长征。” 潍坊市生态环境局大气科科长吴占宁笑着说,我们这走航车,可是用到极致了,三四天“走”一遍,不分昼夜,一晚上转四五个县市区,行程五六百公里,爆了好几次胎。

一位基层执法工作人员在朋友圈自豪地写道:“用我们的皮肤指数,换潍坊的蓝天指数,换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天天在外跑,皮肤晒黑了。”

这就是潍坊环保人,这是一群执着的环保战士,是一支敬业的钢铁队伍,他们用脚步丈量脚下的土地,“走”出了的潍坊的绿水青山,用环保人的黑脸庞换来了四季醉美的潍坊蓝,把环保成绩单书写在大地之上。

做“保姆式”的服务生 为企业绿色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在企业眼中,潍坊环保人不只是冰冷的执法者,也是“保姆式”的政府服务生,企业遇到问题、难题,他们都会第一时间赶到。

“我们环保系统的服务态度和服务效率有目共睹的。”潍坊市生态环境局三级调研员刘长春介绍说,我们要求大家要用心用力用情服务企业,把企业的事当作自己的事来办,问需求、解困难、促发展。企业要办环评,即便是晚上提出来,也要马上联系相关业务科室,只要符合条件,马上就办。

山东浩信集团是一家1995年建厂的铸造企业,近期投入1.2亿元用于环保升级改造。改造期间,潍坊市生态环境局派专人上门服务,从设计方案,到请第三方专家,再到评估整改效果,“一条龙”服务。

“现在优势一下子就出来了,我们的订单接不过来,上半年订单量增长了近40%。”山东浩信集团副董事长丁培进喜滋滋地说,客户下订单前总会问,遇到环保督察你们还能正常生产吗?重污染天气下会停产吗?我们的回答非常有底气:一点问题也没有,我们不会因为环保问题停工。

为了更好的服务企业,潍坊市生态环境局经过专题研究,对重大项目建立服务保障清单,实行联络员分区包靠,对小微企业简化环评办理手续,优化审批流程,办理效率提升了70%以上。今年4月以来,他们还聘请专家先后开展了两轮企业帮扶行动,指导企业科学治污、规范管理,目前已精准帮扶企业716家。

据统计,今年以来,潍坊生态环境部门先后帮助31家企业申请中央环保改造资金1.2亿元,重点用于工业炉窑整治、挥发性有机物治理,为企业发展扫清了障碍,为经济高质量发展腾出了广阔空间。

而今,走在潍坊的街头,时常会听到市民谈论说,天儿真蓝,城市的夜晚也能看到星星了。据山东省发改委通报的上半年招商引资考核情况,潍坊市是全省唯一到位资金过千亿的市。

“这充分说明,经济发展和生态环保不是矛盾的、对立的,而是辩证统一、相互促进的,只要抓得好,完全可以同频共振。”田庆盈表示,只有以高水平生态保护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让绿色成为发展的鲜明底色,让“环保福利”惠及千家万户,才能走出一条“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之路。

(编辑:王星

今日看点
视觉 / 视频更多
习近平会见德国总理朔尔茨
中越国资监管和国企改革交流座谈会在京召开
一图速览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
亚洲最长最重导管架钢桩完成装船
我国在大漠腹地打出首口万米深井
第七届中国企业改革发展峰会暨成果发布会召开
融媒体更多

刘伟平挂帅三峡集团有何深意

中国移动还值得继续持有吗

戴和根履新中国铁建100天,干了啥,见了谁

时评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