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亿吨的成色

来源:  中国石油石化       发布时间:2021-3-15 11:38  |  

  产量背后体现出的中国石油上游领域发展“质”的提升,更值得点赞。

  面对前所未有的生存与发展挑战,中国石油交出的是一份沉甸甸的成绩单。“有利于保障国家油气能源安全,彰显了中国国家石油公司的实力和地位。天然气产量大幅增长,实现油气产量一比一,产量结构持续改善,有利于中国石油的长期发展。”中国科学院院士贾承造表示。

  产量背后,始终将上游业务定位为生存之本、发展之基、效益之源,坚定不移执行低成本效益发展战略,矢志不渝推进科技创新、管理创新“双轮”驱动,坚持不懈守护绿水青山,无不彰显着中国石油“质”的提升,无不在响亮地回答:中国石油为什么能!

  低成本的效益发展

  自2014年国际油价断崖式下跌,油气行业一直处于低景气周期。

  一方面是低油价的漫漫寒冬,另一方面油气全产业链前所未有地加快放开,能源转型的速度前所未有。如何应对油价、油市双重挑战,实现低成本效益发展,增强竞争力、创新力、控制力、影响力、抗风险能力,是中国油气企业必须答好的时代课题。

  中国石油的答案是——突出高质量发展,突出新发展理念,把低成本发展作为一项长期战略坚定不移地执行,把开源节流降本增效打造成一项系统全面的长效工程,提质提效。

  2020年,中国石油旗帜鲜明地在全系统深入开展“战严冬、转观念、勇担当、上台阶”主题教育活动,扎实推进提质增效专项行动。中国石油集团公司董事长戴厚良多次强调,提质增效不仅是应对当前挑战之策,而且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长期战略举措,要牢固树立长期过紧日子的思想。

  “长庆油田始终把低成本作为企业发展的生命线,坚持低成本发展不动摇。在近几年的低成本发展中已经形成了长庆模式,走出了一条低成本、高效益的发展道路。”长庆油田总经理付锁堂说。

  油气运行成本连续5年硬下降,勘探成本始终低于1美元/桶,油气综合完全成本持续下降——长庆油田用数据证明,低成本发展道路可以实现低品位油气资源的高质量、高效益、规模化开发,而且是实现低油价下的高效益。

  2020年3月,面对暴跌的油价,长庆油田任务不减、目标不变、节奏不慢,按照“成本是设计出来的”和“一切成本皆可降”的理念,迅速拿出了38项120条硬核措施,共计控投降本25.03亿元,坚决让每一分钱都产生最大的效益。

  同样的效益实现保卫战,如火如荼地在中国石油各大油气生产企业全面展开,成果显著——

  华北油田实施预算管理、成本控制、资金管控、降低税费、资产创效五大硬核举措,优化全价值链、全生命周期的成本费用管理,五项费用压减50%,机关管理费用压减30%。大庆油田2020年上半年油气运行成本同比减少6.6亿元,五项费用同比降低23.3%。辽河油田SAGD开采的超稠油完全成本已降到30多美元/桶,实现了开采最难、卖价最低的油品逆势盈利。中油国际公司通过优化勘探部署、突出效益开发、优化工程进度、加强小股东行权等各项举措,2020年投资规模大幅压减,单位完全成本、单位操作费与2019年相比实现了双下降……

  行之力则知愈进,知之深则行愈达。“低油价倒逼之下,中国石油着力修炼内功,近几年来桶油操作成本一直在下降,质量效益一直在提升。”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研究员郭焦锋指出。

  数据印证着这一观点:2019年,中国石油国内原油完全成本、油气单位操作费同比分别下降8.9%、13.9%;2020年,进一步实现了硬下降,第三季度实现油气单位操作成本同比下降10.7%。

  着眼于更长远的效益,赢得发展主动权,2020年中国石油还在强化产业链供应链韧性上做文章——

  克服疫情等影响,积极协调解决大庆塔木察格原油通关、长庆轻烃拉运销售及华北吉兰泰高含硫原油后路疏通等问题;做好长庆、塔里木、西南等主力气区夏季销售和冬季最大能力保供等工作;快速高效组建东北、西部原油销售中心,全面承接原油统购统销统输业务,统一对口协调原油管输;加快储气库注采转换,大幅增强生产调峰和冬季保供能力……产运储销协调联动之下,降本增效显著。

  低成本、高质量、高效益的发展,中国石油在2020年世界最大50家石油公司综合排名中站稳第3位,连续20年位居世界10大石油公司行列。

  科技创新的支撑力

  低渗—非常规油气储量分别由“十五”的68%、72%增长到2020年的85%、100%;2016年以来,深井年均增长34.2%,超深井年均增长20.7%;油气勘探发现成本大幅攀升,2020年较2000年上涨近两倍……近年来油气勘探开发难度之大,从这几组数据中可见一斑。

  易采油气时代已经结束。“我们越来越需要面对非常规、深层、深水等开发难度大的油气资源。”郭焦锋指出。但是,如果没有金刚钻,怎能揽得瓷器活?提质提效更无从谈起。

  8882米!比世界最高的珠穆朗玛峰还要多出34米。

  这是2020年1月19日成功出油出气的轮探1井钻入地壳的深度,一举打破了亚洲深井纪录。在此之后的试油阶段,又创下封隔器坐封位置、电缆穿孔深度等多项最新纪录。

  这一切,都标志着塔里木油田深地复杂油气藏钻完井工程达到了世界陆上领先水平。

  统计数据表明,世界新增油气储量60%来自深部地层,而我国83%深地油气有待探明和开发。为此,习近平总书记特别提出了关于能源革命、向地球深部进军的重要战略思想。

  这是一场硬仗。塔里木油田历经十余年产学研用联合攻关,最终突破了深地复杂压力系统安全封隔、复杂难钻地层快速钻井、极端环境下井筒完整性三大关键技术瓶颈,大力发展了深层、超深层复杂结构井钻完井技术。

  深层钻井实现提速、提质,深层油气资源效益开发有了现实的可能。正因为意义重大,《深地复杂油气藏钻完井关键技术创新与工业化》被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初评为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强非均质特超稠油开发关键技术成果,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2020年12月28日,中国石油《强非均质特超稠油开发关键技术及工业化应用》成果鉴定会在京举行。由13名院士和4名专家组成的鉴定委员会一致得出了上述结论。

  优质环烷基稠油是我国重要的战略资源,被喻为石油中的“稀土”。新疆准噶尔盆地稠油资源量达10亿吨以上,环烷烃含量高达69.7%,为世界之最。但是,这类油藏非均质性强、温度压力低,在新疆油田成功实现商业化开发之前,国内外皆无成功开发先例。

  上世纪50年代以来,国内在陆相强非均质超稠油油藏动用、陆相强非均质特稠油大幅提高采收率、火烧驱油等攻关方面久攻不克;三次邀请国际知名石油公司对新疆油田特超稠油资源的开发进行评估,均得出了无法进行效益开发的结论。

  中国石油人却不相信这个“死刑”判决,1996年开始进行了多学科持续攻关。

  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最终,中国石油创新了陆相强非均质多渗流屏障超稠油注蒸汽重力泄油技术,创新了陆相强非均质特稠油多相协同注蒸汽大幅度提高采收率技术,发明了陆相强非均质薄层特稠油蒸汽吞吐废弃油藏高温火驱技术。

  科技支撑之下,油龙劲舞。新疆油田建成了全球最大的优质环烷基稠油生产基地,年产量400万吨以上已保持15年,经济、社会效益有了质的提升。这项成果还走出了国门,在哈萨克斯坦肯基亚克盐上、KMK等权益油田成功应用,展现出了广阔的应用前景。

  尖端技术,如同粮食,端自己的饭碗才会香甜。中国石油以科技创新,一路乘风破浪。特别是“十三五”以来,科技创新越来越成为中国石油加快发展的核心动力——

  以中国石油精细油气藏描述技术为例,研究对象和研究精度不断向更小尺度和更高精度发展,微观孔隙结构精细刻画已经迈向纳米级,对地下油气分布规律看得更清、摸得更准,从地下拿出更多油气的本领不断提升。

  随着深井、水平井钻完井技术的不断进步,提速、提质的成效更加显著。水平井通过应用旋转导向等井下工具,哪里有油气就奔向哪里去,储层钻遇率提高10%以上。

  …… ……

  “加快注气提高采收率技术的发展和规模应用,将成为中国石油最为现实可行的增加可采储量和产量以弥补递减保持稳产的重要举措,也是集团公司提质增效和持续稳产最具潜力、最有效可行的现实选择。”袁士义认为。

  正是科技创新的力量,“‘十三五’期间,中国石油实现了非常规油气、深层油气两大革命,在致密油气、页岩油气、前陆构造油气、台盆区碳酸盐岩油气四大油气领域取得战略突破。”中国科学院院士邹才能认为。

  管理创新的内生力

  经过长时期低油价的洗礼,“中国石油已经摒弃了管理粗放、效率低下等行为惯性,切实加强科学管理、精细管理,以管理创新带来了不容忽视的内生力和持久力。”郭焦锋说。

  在浙江油田,积极稳妥推进管理创新实践,这种内生力的提质效果已经初露锋芒——

  扎实推进一线工作法,探索出了高效的生产指挥运行体系;推进“一体化共享”机制,初步实现了人员的一体化共享,节约了人力资源;创新推行“项目化”运行管理机制,集中力量攻克了一批生产现场的技术难题;职能部门推行“中层领导—一般岗位”模式,科研单位运行“综合管理+专业技术团队”模式,二、三级机构总数由111个减少至60个,企业体态更为轻盈。

  以标准化设计、模块化建设和数字化、智能化管理为代表的生产管理新手段,向更大范围、更深层次、更高水平发展,正推动中国石油新型作业区建立和生产方式转变不断提速提质。

  “标准化设计和标准化施工成效显著。”中国石油勘探与生产分公司工程建设处处长班兴安说。据他介绍,2020年,勘探与生产分公司规模应用一体化集成装置1536套,大中小型站场标准化设计覆盖率分别达到70%、95%、98%,工厂化预制率和标准化施工率均达到80%,工程质量合格率100%,设计时间和建设工期分别缩短了30%和20%。

  “长庆油田积极探索管理创新,全面推广标准化设计、模块化建设、市场化运作、数字化管理的‘四化’管理模式,实现了油田快速高质量发展。通过大力推行大井丛工厂化作业模式,推广‘八包’项目管理模式,单井产能稳步提升,产建到位率由2017年的47.5%提高到了2020年的53%,百万吨投资由47.5亿元下降到39.5亿元。”长庆油田开发事业部常务副经理史成恩介绍说。

  站在它们背后的是,长庆油田借助数字化、智能化技术的不断发展,不断推进“两化”融合,推进智能化油气田建设,把油气田全方位、全流程的勘探、开发、生产、集输、生产辅助,装进计算机里进行管理,极大提升了管理效率,降低了管理成本。

  2020年11月,昆仑数智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揭牌,标志着中国石油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又迈出了关键的一步。伴随“数字油田”“梦想云”建设等开花结果,大数据、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油气生产不断融合,智慧油气田的梦想,已经照进现实。

  高质量的绿色魅力

  金秋十月,天津北大港湿地迎来了一年中最美丽的时刻。成群结队的东方白鹳自北而来,舒展着双翅优美落下,停歇觅食。

  北大港湿地是候鸟迁徙的重要驿站。每年有数以十万计的飞鸟在此栖息,目前记录到的鸟类就有249种。这里也是油气资源富集之地,大港油田千米桥探区就在这里。

  高质量的发展,必须守护好绿水青山。大港油田毅然决然选择停井,抽油机从历史高峰期的34台减至现在的5台,并在减机不减产、增资不增人的情况下,加大设施投入,简化地面系统,创新开采技术,全程自动化管理,大幅减少污染排放,杜绝人为干扰湿地。被精心呵护的北大港湿地,有了一幅“落霞与孤鹜齐飞,井场共湿地一色”的美景。

  如今,中国石油已有74家油气生产单位通过了所在省2020年度的绿色矿山遴选。其中令人惊喜的是,开发建设了81年的玉门油田,通过加快老区改造力度,酒东油田和鸭儿峡油田绿色矿山建设遴选进入了甘肃省申报名单,中国石油工业的摇篮焕发出了新颜。

  持续推动绿色矿山建设,只是中国石油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思想和新发展理念,突出抓好生态环境保护的一个缩影。它的所思所想、所盼所愿、所作所为,远远不止于此。

  中国石油全力推进天然气产量的快速增长,有力助推了生态文明建设。2020年,中国石油超过1300亿立方米的天然气产量,相当于替代1.73亿吨煤炭,可减排二氧化碳1.84亿吨。按一棵树每年吸收100千克二氧化碳计算,相当于新植18.4亿棵树。

  中国石油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2060年前努力争取实现碳中和目标。2020年11月11日,中国石油首个碳中和林——大庆油田马鞍山碳中和林揭牌,成为推动绿色转型发展、全面加强森林碳汇业务迈出的重要一步。

  中国石油促进QHSE体系建设更加完善。2020年,对审核发现的问题进行挂牌督办、限期整改、严肃问责,问责率达到100%,领导干部QHSE履职能力评估率92%,基层QHSE标准化建设达标率98.5%。

  中国石油实现了隐患排查与治理常态化。2020年,投入隐患治理资金23.2亿元,开展油气管道、采出水、加热炉常态化治理,未发生较大以上安全生产责任事故。严守井控安全红线,强化重点领域管理,组织西南、塔里木、新疆、青海高风险地区井控专项研讨会,分区修订完善钻井井控实施细则。

  中国石油资源和能源综合利用取得了实效。2020年,积极开展生产系统提效与化石能源替代工程,采取增压进系统、就地橇装回收等措施,全年回收利用伴生气15亿立方米,二氧化硫等四项污染物排放总量比去年下降2%,节能37万吨标煤,节水440万立方米。

  …… ……

  今天,放眼望去,广袤的华夏大地上,一台台红色艳丽的抽油机,一处处白星点点的井场,一条条黄澄澄的采气管线……或与皑皑白雪相互映衬,或与戈壁沙漠相得益彰,或与绿树鲜花和谐共处,形成了一幅幅“景中有井,井在景中”的美丽画卷,彰显着中国石油高质量发展的绿色底色。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伴着这大美景色,一幅幅新的蓝图正在擘画——

  长庆油田提出2025年油气产量当量突破6800万吨,塔里木油田力争到2025年油气产量达到4000万吨,西南油气田开启“上产500亿、奋斗800亿”新征程,新疆油田向着建设2000万吨大油气田的目标继续迈进……

  朝着推进高质量发展、建设世界一流综合性国际能源公司的目标,保持国内原油产量稳中有升、天然气产量较快增长,始终牢牢把握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主动权,中国石油步履自信、铿锵。

  责任编辑:石杏茹

  znshixingru@163.com

(编辑:王星

今日看点
视觉 / 视频更多
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在京闭幕
国务院国资委与辽宁省举行工作会谈
一图速览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
亚洲最长最重导管架钢桩完成装船
我国在大漠腹地打出首口万米深井
第七届中国企业改革发展峰会暨成果发布会召开
融媒体更多

中交房地产变中求存

揭秘 | 中建集团是如何摆脱开发商拖累的

宗庆后之后,娃哈哈面临三大挑战!

时评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