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国资委:“科改示范企业” 有进有退 充实扩容扩围

来源:  企业观察报       作者:钱馨瑶      发布时间:2021-11-25 16:53  |  

11月10日,国务院国有企业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国务院国资委党委委员、副主任翁杰明在“科改示范行动”媒体通气会上透露,“科改示范行动”实施一年多以来,200余户“科改示范企业”通过市场化改革推动改革创新和发展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科改示范企业”通过市场化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克服疫情影响,普遍实现逆势增长。市场化改革在治理机制、经营机制、人才队伍培养和激励机制四个方面为“科改示范企业”科技创新提供了有力支撑。

2020年“科改示范企业”营业收入、利润总额和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12.5%、12.6%、13.7%;净资产收益率达到9.99%,较改革前增长1.1个百分点。

深入推进三项制度改革,“科改示范企业”有效激发了干部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2020年实现全员劳动生产率同比提高7.7%,人工成本利润同比提高26.6%。

截至2020年末,“科改示范企业”科研人员总数超过14万人,同比增长4.3%,累计培养或引进国家级高层次人才1666人;累计拥有国家级创新平台170个,牵头或参与的国家级项目885个。

自2020年4月“科改示范行动”正式实施以来,国务院国有企业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支持引导一批国有科技型企业将深化市场化改革与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有机融合,在改革创新各方面、各环节大胆探索、先行先试,引领带动更多国有企业向改革要红利、以创新促发展,形成以点带面、串点成线的改革态势。

翁杰明表示,下一步国资委将进一步面向广大国有科技型企业扩容扩围,国资委监管部门将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提供更加强有力的指导和支撑,大力复制推广相关经验。

如何借鉴200多户“科改示范企业”通过市场化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果?又有哪些国有科技型企业成 “科改示范企业”关注扩容重点?

市场化改革 多重机制并行

会议当天,国资委改革办、国资委研究中心联合组织编写的《改革创新:“科改示范行动”案例集》正式出版,以案例形式系统总结并展现了71家中央企业和32家地方国企在“科改示范行动”中的改革实践以及取得的成效。

科改示范企业作为国有科技型企业的优秀代表,有的由是科研院所转制而来的“老字号”,有的是从事新能源、互联网等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的“新生代”,还有的是转型升级中的传统制造类企业,尽管规模体量、行业属性、发展历程和改革基础各不相同,但都在市场化改革和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方面找准了突破口,开展了一系列积极主动、富有成效的改革实践。

在强化治理机制方面,“科改示范行动”实施一年来,在已有28户上市公司的基础上,又有一批企业积极稳妥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通过增资扩股、改制上市、并购投资、产权流转等多种方式等引入优质战略投资者,注重发挥积极股东作用,不断完善公司合规内控管理体系,并依托资本市场进一步放大了国有资本功能。

“释放30%股权、引入7.46亿元资金,优化股权结构,推动公司从单一股东行政式管控模式向多元化股东的现代企业治理模式转变,治理水平得到极大提升。”南方电网电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南网科技公司”)总经理姜海龙表示,南网科技公司正是入选“科改示范行动”的受益者。

据了解,南网科技公司于2021年6月10日获科创版IPO受理,并于9月24日通过科创板上市委员会审议,将于近期注册发行。

除南网科技公司以外,青岛云路、江苏通行宝等企业已通过科创板或创业板核准,还有一些企业已进入上市辅导流程。

洛阳LYC轴承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于海波透露,作为“科改示范企业”,公司将引入战略投资者、上下游重要合作伙伴实施混改,开展骨干员工持股。在完成混改的基础上,适时启动上市程序,实现整体上市目标。

在强化经营机制方面,科改示范企业全面推行经理层成员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立下军令状,明确责权利,做实“能上能下”,以上率下带动管理人员竞争上岗、末等调整和不胜任退出。

截至2021年一季度末,有149户“科改示范企业”在本级及所属子企业100%全面实行了经理层成员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或职业经理人制度;管理人员刚性退出比例达5.4%,新聘任管理人员竞争上岗比例达到40.2%,有44户科改示范企业新聘任管理人员100%实现竞争上岗。

同时,“科改示范企业”普遍建立了以劳动合同管理为关键、以岗位管理为基础的市场化用工制度。截至2020年底,“科改示范企业”公开招聘率达到96%,有152户“科改示范企业”实现了100%公开招聘;全员绩效考核覆盖率达到98.1%,有182户“科改示范企业”实现100%全员绩效考核。

“打破‘合同制’就是‘终身制’的传统观念。”中国石化催化剂有限公司(下称“催化剂公司”)董事长陈遵江向《企业观察报》表示,催化剂组织全体员工签订上岗协议,对任职条件、考核指标、退出机制等进行约定。考核“不胜任”的员工进入“资源池”,参加转岗培训并执行待岗薪酬。

作为中国最大的钢结构产业集团、钢结构装配式领域的领军企业,中建科工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中建科工”)是建筑工业化、智能化、绿色化理念的主要倡导者和实践者。

“中建科工将打造国内首个钢结构智能制造工厂。”中建科工党委书记、董事长王宏表示,公司将数字化应用到具体业务管理中心,建成4级大数据管理驾驶舱,将管控指标与业务过程数据进行系统化分析。此外,公司将建设智慧工地平台,实现项目进度动态化垂直管理并形成一套架构完善、自动化与信息化有机融合的工厂智能制造系统。

在强化人才引进队伍方面,“科改示范企业” 对外高标准引入人才做大“增量”,对内盘活人才“存量”。例如,北方夜视制定“一人一策”人才引进计划,依据公司技术和产品体系发展目标,确定人才需求,实施精准“引才”;催化剂公司面向高层次人才实施特别补助、成果提成奖励、就医绿色通道、弹性工作等一系列“引才新政”,为人才“搭平台、强激励、解后忧”。

作为6户标杆“科改示范企业”之一,催化剂公司实施“三个说了算”推动“三能”机制落地颇具特色。陈遵江表示,“三个说了算”实质上还是寻求市场化改革的着力点。公司目前通过契约化管理,将业绩考核结果与薪酬兑现、实施续聘或解聘刚性挂钩,并明确7种退出情形,亮出“双70”退出红线。据了解,目前催化剂公司先后有8名中层管理人员因考核不胜任提前退出现职岗位。

此外,中建科工、中国电子院、四川爱联等企业不断完善科技人员的选用、评价和晋升制度,坚持“破四唯”“立新标”,打破研发人员晋升“天花板”,为科研人员树立了清晰的职业定位和发展方向;中核武汉、中建科技、北矿科技等企业通过“揭榜挂帅”等制度,大胆破格起用善谋实干的青年才俊,让一批勇挑重担、攻坚克难的科研人员脱颖而出。

在强化激励机制方面,科改示范企业把科技创新作为“头号任务”,集中企业优势资源,在科研经费、科技人才激励等多方面对科技创新工作给予全力支持,有效激发科技创新动能。

截至2020年年底,科改示范企业研究总投入为490.3亿元,同比增长23.7%,平均研发投入强度为13.3%,高于中央企业平均值10.5个百分点。

广西路桥工程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广西路桥”)副总经理韩玉表示,公司近年来科研项目达692项;年度科研经费投入占营业收入的3.22%;内部科技成果转化率80%,节约成本近1亿元。

以钢管混凝土拱桥建造技术为集团核心技术,广西路桥集团作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目前已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家发明专利51项,实用新型专利289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51项;国家级工法5项,省部级工法96项;参编4部国家及行业标准,4部团体标准;主编15部广西地方标准;四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国专利优秀奖2项和“广西主席质量奖”等荣誉,综合实力位居全国省级路桥施工企业前列。

截至2021年一季度末,有133户科改示范企业面向关键岗位核心骨干人才,在本级或所属子企业层面灵活开展了多种方式的中长期激励。

航天信息、中国电子院等企业通过工资总额单列、市场化薪酬对标等方式,使薪酬分配优先向科研岗位和高层次科技人才倾斜,确保科技人才的薪酬水平具有吸引力和激励性。航天电器、中电海康、江苏通行宝等企业探索实施了科研项目的跟投机制,项目核心技术成员按照一定比例出资,并按比例分享收益,实现了“风险共担、利益共享”,有力促进了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和转化。

充实扩容 坚持有进有退

会上,《企业观察报》了解到,国资委下一步将在现有“科改示范企业”的基础上,聚焦国有重点工业企业和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组织“科改示范企业”的充实扩围工作,把更多有较强改革代表性、紧迫性和必要性的国有科技型企业纳入“科改示范行动”中来。

哪些企业符合国有重点工业企业和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如何扩充?

据了解,国资委将吸纳肩负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和现代产业链链长重任、承担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重任的国有工业企业,特别是重点工业企业;重点发展前瞻性战略性新兴产业,特别是将 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区块链等创新技术与实体产业融合运用的国有科技型企业;以及能够有力支撑构建高水平创新联合体、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和公共研发平台的国有科技型企业。

“不设个数,只要具备相应条件,就有序推进。”翁杰明强调要有进有退、有增有减,保持“一池活水”。在优选增量企业的基础上,还要进一步提升存量企业的改革质量和效果。在考核评估和督查问效基础上,督促相对滞后的企业主动整改,整改不到位的坚决调出。

通气会前日,国务院国资委已召开强化考核评估、狠抓改革实效专题推进会暨国企改革三年行动2021年第9次例会。相较于改革的完成进度,“质量”显然更为重要。据翁杰明透露,明年一季度,国资委将对中央企业截至2021年底的重点改革任务进展情况进行第一次考核,并对地方进行第二次评估。

此外,国资委将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激励力度,在聚焦完善公司治理机制、用人机制、激励机制、创新机制和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加速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研究出台更多“小切口、接地气”的政策举措。

(编辑:王星

今日看点
视觉 / 视频更多
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在京闭幕
国务院国资委与辽宁省举行工作会谈
一图速览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
亚洲最长最重导管架钢桩完成装船
我国在大漠腹地打出首口万米深井
第七届中国企业改革发展峰会暨成果发布会召开
融媒体更多

中交房地产变中求存

揭秘 | 中建集团是如何摆脱开发商拖累的

宗庆后之后,娃哈哈面临三大挑战!

时评更多